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协会观点 | 关税飓风下的超硬材料产业:中国如何锻造 “材料之王”的韧性

关键词 超硬材料|2025-04-15 10:19:04|来源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
摘要 关税飓风下的超硬材料产业-中国如何锻造“材料之王”的韧性4月2日,美国发布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叠加此前税率,中国输美商品综合关...

       关税飓风下的超硬材料产业- 中国如何锻造“材料之王”的韧性

       4月2日,美国发布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叠加此前税率,中国输美商品综合关税高达54%。

       4月8日,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从34%提升至125%。

       4月10日单方面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对其他国家暂停90天。

       4月11日,对原产中国的20项关税豁免商品不再征收125%的“对等关税”,美国成分占海关申报价20%以上的产品可免除美国加征的附加关税(如对中国、越南电子产品的34%-46%关税)。

image.png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出台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产业飓风,在制造业市场掀起惊涛骇浪,这将对全球供应链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中国和东南亚等制造业国家的出口以及供应链的重构。

       关税政策的底层逻辑与战略意图解码

       产业链逆向重构。行政令本质体现的仍是美国优先的思想,削弱了美国制造业能力、破坏了关键供应链,从而拖累就业,损害美国经济安全。通过差异化税率精准打击中国制造业外溢的承接国,以全世界“去工业化”为代价,强行将制造业回流美国。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制造业GDP增加值占比GDP从2005年的13%下降到2024年的10%,2024年增加值金额大约是2.9万亿美元。2022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17.5%。2022年美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世界比重为15%,中国是30%,中国遥遥领先于美国。

image.png

       进口替代是美国制造衰落的主要原因。201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下降到了1140万的历史低点,在3年半的时间里总共下降了280万。在对等关税榜单前五名的国家中,亚洲制造国位居前列,这些国家是过去十年“中国产能外溢”的主要承接者,通过低成本、高价值的优势,逐渐代替了美国市场,成本劣势是美国制造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关税对我国超硬材料产业的影响

       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超硬材料产业链的影响呈现多维度、深层次的特征,既带来短期成本压力与市场冲击,也倒逼产业加速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

       上游成本增加关税叠加供应链重构的双重挤压

       虽然我国在材料端有巨大优势,但此次关税对原材料进口成本显著上升,超硬材料生产所需的关键原材料依赖进口的企业承压,被动涨价的连锁反应,导致企业为消化关税成本,被迫提高出口报价。此外,转口贸易路径受阻,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对转口中国超硬材料加征关税,打乱了国内超硬材料企业到东南亚建设生产基地的计划,企业被迫放弃美国市场或承受双重关税压力。以用于半导体晶圆切割的金刚石微粉为例,其生产依赖进口高纯石墨,关税增加导致单吨成本可能上涨15%-20%,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再以金刚石刀具为例,原100美元出口单价需额外承担54美元关税,若企业自行消化30%成本,毛利率将从35%压缩至12%,逼近盈亏平衡点。而培育钻石方面,中国对美出口平均税率飙升,导致终端售价上涨,我国的裸钻、首饰OEM出口、跨境电商出口都会停摆,短期内国内产品的价格和出口量都会受到较大冲击。这些产品本已利润微薄且税负无法转嫁。即便是附加值高的产品,也很难通过其他因素抵消其影响。

image.png

       需求端萎缩风险价格上涨与客户流失

       出口导向型企业订单锐减,因成本增加,导致需求端萎缩,大型企业凭借品牌与技术溢价维持客户,而中小企业面临“双重挤压”,缺乏海外布局,客户流失严重。同时,美国通胀加剧抑制消费能力,客户更倾向于采购低价替代品,抑或是可能要求转移生产基地或更换供应商,导致国内企业订单流失。美国作为我国工业金刚石制品(如半导体晶圆切割砂轮、航空航天用涂层刀具)的主要出口市场,加征关税后,终端产品价格竞争力大幅削弱。培育钻石方面,关税导致美国市场培育钻石售价上涨,高端市场订单向印度、俄罗斯转移,中国企业市场份额减少,部分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导致库存积压过大。在金刚石复合片方面,国内企业很有可能会面临没有订单的情况,美国客户大概率会转采本土的产品;在金刚石锯片等超硬材料制品方面,部分美国客户已转购本土和韩国竞争对手的产品。中国对美出口管制涵盖钨丝、镍基合金等超硬材料生产原料,导致美国相关企业供应链中断,倒逼其寻求印度、俄罗斯替代供应商。

image.png

       倒逼产业升级内外替代压力下的生存博弈

       在外部贸易政策压力下,中国企业在高端制造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推动国内新材料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此类技术突破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加速涌现,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升国内新材料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8%,专利申请量增长12%。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速度加快,利用高附加值产品获得更多利润。例如,我国金刚石半导体产业链正快速崛起,涌现出一批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涵盖了从金刚石单晶生长、晶圆制备到器件制造的完整生态。国机金刚石、中南钻石、黄河旋风、郑州华晶、力量钻石等企业在金刚石材料制备方面持续创新,特思迪、华海清科、中电科装备等公司在半导体加工设备和应用端发挥重要作用。在培育钻石方面,美国是最大的钻石消费国,此次关税加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培育钻石机遇,长期来讲,天然钻石价格劣势会更明显,培育钻石取代天然钻石趋势会进一步加速。

image.png

       应对策略:多维突围与生态重构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4月4日宣布,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与美国对华关税形成“对称反制”。4月10日起将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并同步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

       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与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中国超硬材料产业正面临双重挤压。一方面,欧美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设置技术出口管制与关税壁垒;另一方面,日本等传统强国依托其在精密加工设备与高端工具链的先发优势,持续强化产业链壁垒。在此背景下,我国超硬材料产业亟需以在危机中开辟新赛道。

image.png

       技术升级与高端制造突围

       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增长18%,核心技术自给率提升至60%。面对美国对华半导体等领域的技术封锁加剧,中国企业却在多维领域的技术创新有所突破,但高端制品仍依赖进口。产业升级关键靠国产替代、技术创新,拉长战线打持久战。因此,面对量子计算、半导体、深空探测等未来产业需求,超硬材料未来技术升级与高端制造发展的核心在于功能化金刚石应用、智能化制造与跨领域融合创新。我国超硬材料企业需加强自主创新以提升产品附加值,继续坚持技术和知识产权溢价路径,降低对价格敏感型市场的依赖,通过突破传统材料性能极限,构建技术壁垒来推动超硬材料从 “工业耗材” 向 “战略元器件” 跃迁,更在半导体制造、航空航天发动机涂层、深地探测装备等领域构建起 “材料-装备-应用” 的全链条技术优势,从规模主导转向技术定义未来的 “钻石时代”。

image.png

       市场多元化与区域供应链重构

       谋求“进”,多地因地制宜,落子布局。中国市场的不可替代性越发凸显,尽管美国加征关税,但中国仍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和制造业中心。2024年中国进口额达2.4万亿美元,占全球11.3%,东盟、“一带一路”国家对华贸易占比持续提升。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硬材料直接出口美国产品包含13类,总出口量7391吨,向21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64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含中国本身)。依赖单一制造基地的出口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想找个一劳永逸的“避风港”根本不可能。我国超硬材料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在面对这样的变化得随时准备调整,在这样的国际环境和美国贸易政策框架下,不断出海、贴近全球客户的需求,通过“双循环”战略分散风险,加速布局一带一路、拉美等新兴市场,构建海外市场网络,推动中国制造向高附加值领域跃迁,去迎接新的供应链规则;或尝试采取措施降低出口价格,继续转口南美低税率国家或地区,抵消高关税影响,继续对美出口。

image.png

       借助政策优势推动行业发展

       超硬材料企业应积极利用政府政策红利,缓解经营压力。首先通过财税激励与专项扶持,降低创新成本,加速技术转化。例如,国家商务部、工信部发布的产业相关研发专项补贴、产业基金、出台相关出口退税政策、组织相关行业展会,推动超硬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其次在产业政策引导方面,构建集群生态,强化协同创新。通过集群化与差异化布局构建起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抗风险体系,形成产业韧性生态。例如,各区域应因地制宜的聚焦功能金刚石与高端制品、培育钻石全链条、超硬磨料与设备配件等不同领域的研发,这种差异化定位能使各区域在关税冲击下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随着中央政府推动关键部门实现更多自给自足,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行业开始回流,这将减轻一些贸易相关的损失,展现出“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战略纵深。

       结语

       不可胜在己,若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稳中求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今年3月制造业PMI升至50.5%,景气水平继续回升。这一数据表明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的优化正在取得积极成效,不仅稳定了供应链,还促进了供应商的生产活动,推动了整个制造业的良性循环。

       在百年变局中,唯有以硬核科技突破为锚,方能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制造业作为经济的核心产业,其扩张态势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推动经济的全面复苏。而超硬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支柱,在支撑国家高端制造升级、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驱动全球产业链重构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中国超硬材料产业的突围之路,本质是一场材料科学的 “长征”。这场关税飓风是产业危机,更是中国超硬材料产业“价值跃升”转型的历史契机。唯有将“卡脖子”清单转化为“攻坚路线图”,方能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定义规则”的质变。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