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50万片金刚石衬底产线,签约!

关键词 金刚石衬底|2025-04-09 09:26:30|来源 Carbontech
摘要 4月1日,新疆碳基芯材科技有限公司与新疆中田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建设50万片金刚石衬底产线,共建量子钻石原子钟创新联盟,并推动建立面向中亚市场的超硬材料交易中心。...

       4月1日,新疆碳基芯材科技有限公司与新疆中田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建设50万片金刚石衬底产线,共建量子钻石原子钟创新联盟,并推动建立面向中亚市场的超硬材料交易中心。

image.png

       金刚石具有极高的硬度、出色的热导率、电绝缘性和宽禁带等特性,是理想的下一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器件散热、大功率器件载体以及量子传感等前沿方向,材料性能优势日益凸显。相较于目前广泛应用的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金刚石在热导率(高达2000W/m·K)、禁带宽度(5.5eV)等指标上表现更为优越,在特定场景下具备更长远的替代潜力。

       本次合作的建设年产50万片金刚石衬底产线,这一产能指标在当前国内市场上属于极具挑战性的设定。根据行业公开数据,具备批量CVD单晶金刚石衬底制备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其中,晶体尺寸仍以2英寸为主,少量企业开始布局4英寸产品的中试工艺。相比之下,年产50万片的规划无论从设备投入、原材料配套还是工艺成熟度来看,均需要相当稳健的技术体系支撑。

image.png

       从技术路径上看,实现年产50万片CVD金刚石衬底需跨越三大门槛:一是晶体尺寸与质量的稳定性,二是生长效率与良率控制,三是后续切割、抛光等关键加工设备的产业化匹配。目前CVD工艺在厚度控制与生长速率之间仍存在权衡关系,特别是在满足半导体应用标准(高结晶完整性、低缺陷密度、低应力)的条件下,工艺窗口更窄,设备精度与生长参数控制水平要求极高。

       从应用需求看,尽管金刚石衬底在大功率电子器件中的需求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电力电子、5G高频器件、车规芯片等领域已有初步验证样品。以美、日为代表的国际厂商正在加速验证基于金刚石的射频功率器件原型;国内在宽禁带器件热管理和射频微波封装方面也有逐步试点。若能率先建立具备自主工艺的中试至量产体系,不仅可填补国内供应空白,也可能在特定高端应用(如航天电子、军工通信)中取得率先布局优势。

       本次签约中的另一个关键内容,是推动“量子钻石原子钟创新联盟”的建设。其背后对应的是一个明确的前沿研究方向——基于氮-空位中心(NV center)的金刚石量子器件开发。金刚石中引入的NV色心具备长相干时间、可光学读写、常温工作等优势,是构建高精度原子钟、磁场传感器、量子通信节点的重要物理平台。当前,包括MIT、东京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机构均在相关方向上展开持续研究。

image.png

       但金刚石量子器件的产业化面临极高技术壁垒,关键在于对单晶质量、掺杂精度、色心分布与稳定性的精准调控。这决定了任何从“材料”向“器件”的转化路径,都无法绕开高端制造体系的长期积累与验证。

       将大规模金刚石材料产业化项目落地新疆,并计划建立面向中亚的超硬材料交易中心,并非偶然。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及西部资源加工能力外溢的背景下,新疆作为能源、资源、地缘节点的复合平台,其区位价值正被重新评估。

       首先,从能源供给角度看,CVD法金刚石的生长过程对高纯气体、等离子体激发与稳定电源系统有较高要求,新疆本地稳定的电力资源(包括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建设中试与量产线提供了良好基础。其次,新疆在碳材料上已有一定基础,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相关产业链近年也在该区域有所集聚,为未来潜在的工艺耦合与材料创新提供可能。

       另一方面,设想建立“中亚超硬材料交易中心”,中亚国家在基础建设、能源开采等领域对超硬材料具备实际需求,同时对高附加值材料加工能力仍相对薄弱,新疆具备作为“转口加工+产品出海”的枢纽潜力。

image.png

       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与量子材料的竞赛正日趋激烈,金刚石材料作为同时具备两个属性的核心平台,有望成为下一个高势能技术焦点。新疆碳基芯材与中田集团的战略合作,体现出地方资源与高科技产业的联合尝试,兼具技术突破与区域布局的双重逻辑。

       然而,真正决定其成败的,仍是技术体系能否持续演进、产业链是否真正协同、市场机制是否有效激活。在基础科学尚未完全固化、应用市场尚不成熟的背景下,任何产业化尝试都必须避免“政策先行、资本助推、技术落后”的老路。唯有以扎实的工艺积累、清晰的产品策略和理性的市场节奏为基础,才能真正将“硬科技”的潜力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竞争力。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