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的迪拜培育钻石研讨会就像一剂强心针,给目前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前景带来了希望。除去官方的报道外,我们收集了一些来自民间参与者和企业的观点和感想,其中有些内容十分独特。本文就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和解读,希望对业内朋友有参考作用。
1、天然钻石行业的上游具备寡头格局的特征,加上之前人类科技水平的限制,从而形成了长达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对于培育钻石而言,这段发展史是值得参考的,但培育钻石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系统。
相比天然钻石“上游-中游-下游”(相对)泾渭分明的格局,培育钻石应当更注重纵向整合,尤其是下游零售商如何“向上整合”。这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市场的扩张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2、在培育钻石出现之前,“钻石”这种商品本身已经通过长期的营销成为了某种“品牌”,并且在消费市场建立了自己的声誉。但培育钻石出现之后,这个格局被打破了。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钻石不仅仅有天然形成的,还可以在实验室/工厂里制造出来。
因此,“钻石”这个产品能否保持其一贯的“品牌”地位,是一个值得商榷(和争议)的话题。也许对于培育钻石行业来说,需要通过更多的创意、设计和品牌运营,将钻石这种材料变成“产品的一部分”,从而让消费者更注重产品本身,而非用哪种材料制作。
3、毋庸置疑,科技是引领培育钻石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从上游生产商的角度来看,不能将培育钻石仅仅视作某种“珠宝材料”,而要放眼更广阔的市场,如现代工业应用。M. S. Ramachandra Rao教授(印度理工学院)在其演讲中表示,珠宝只是培育钻石/人造金刚石的“六大应用之一”,预计未来20年内该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规模可以高达3000亿美元。因此,上游企业只有不断革新技术、制造品质更高的产品,才是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战略。
至于消费市场,科技的发展将不断促进前面说过的“纵向整合”格局。科技进步不但会引发下游营销方式的改变,更能促进下游对上游和中游的渗透(⚠️我们觉得此处或许应表述为“促进供应链三个环节之间的相互渗透”)。因此,未来在培育钻石行业里,上游、中游、下游的分界线还会那么清晰吗?很难说。
4、现在国际舆论都在讨论“可持续发展”,以及“培育钻石是否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的问题。比如天然钻石的坚定拥护者——Rapaport曾经在5月份发文,认为中国和印度的毛坯厂采用的能源大都为“化石能源”,因此培育钻石毛坯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其实是很严重的。
此次研讨会的第三场圆桌重点讨论了这个方面。参会者表示,现在许多运营商只关注“气候影响”,而忽视了可持续发展更广泛的概念、忽视了联合国的“17项支柱内容”。所以,本身就具备很多独特优势的培育钻石行业需要更关注清洁能源、需要披露更多信息,并通过第三方审核保证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培育钻石才能进一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信任。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