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4年,继续在低位徘徊的机床行业显得有些沉闷,但仔细梳理,中国工业报记者发现,其中仍旧有许多亮点,似乎在向社会昭示:机床,这个传统机械产品,并不是夕阳产业。相反,...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4年,继续在低位徘徊的机床行业显得有些沉闷,但仔细梳理,中国工业报记者发现,其中仍旧有许多亮点,似乎在向社会昭示:机床,这个传统机械产品,并不是夕阳产业。相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蓄势后,极大可能创造出比“黄金十年”更为耀眼的业绩。数据并不乐观
尽管全面的行业统计数字尚未曝光,但综合年中统计及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仍旧不难得出结论:2014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低位趋稳”。
虽然从第二季度开始政府加大稳增长和应对经济下行的政策力度,但在国内市场需求结构性调整、国际市场需求复苏缓慢、进口商品竞争加剧、流动资金严重缺乏和财务状况长期恶化等多重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企业经营困难和潜在风险加剧,行业运行压力依然很大。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普遍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换句话说,单从赢利的角度讲,与其投入生产,还不如把钱存银行。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半年数据看,金属切削机床行业亏损最为严重,亏损面近四分之一,其中国有企业亏损更为触目惊心,达到超过半数。而金切机床是机床大行业中最为主流的产品。
从微观面上看,不少小作坊式的机床厂家逐渐关门倒闭,小展会因为招展不顺而取消,也从侧面印证了上述判断。
当然,优胜劣汰未必不是好事,行业将在整合中迎来新生。记者搜索了沈阳机床和秦川发展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沈阳机床实现净利润1685万元,同比增长41%,这一同比数据,此前三年皆为负数。无独有偶,秦川发展上半年机床产品实现毛利润26%,较上一年度提升了10%。
沈阳机床和秦川发展的母公司分别为沈阳机床集团和秦川集团,按规模计算,均位列我国机床行业前三甲。可见,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有关专家判断,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国机床消费市场和产业也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以“总量明显减少,结构加速升级”为特征的市场变化日益明显。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机床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也将趋于稳定。
目前,行业人士对未来走势的看法普遍是,行业市场已经触底,不会再有大的跌幅,但何时能够走出低谷,还需要看宏观经济的走势。
而从机床行业的主流用户群体分析,只有汽车行业增长较为稳定,其他如工程机械、船舶等近年来均呈萧条之势。
创新并未止步
忙时应付市场,闲时苦练内功。这已经成为行业的一种常态,因此,在相对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技术创新仍在如火如荼的开展。
2014年1月14日,由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数控重型曲轴铣车复合加工机床”课题在山东省青岛市青岛海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用户现场)通过了验收。
该机床一次装夹可完成大型船用柴油机组合曲轴的主轴颈、法兰和曲轴颈的精加工,是服务于船舶等行业的高端关键装备。它的研制成功,使以前一根需要加工20天的大型船用曲轴提升到加工只用10天,将生产效率提升一倍;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摆脱了之前大型船用曲轴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了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型船舶柴油机核心部件曲轴的精加工设备需求;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自主生产数控重型曲轴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能力,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德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可以自主生产重型曲轴加工设备的国家。
6月4日,30米长、800吨重的“大家伙”静静地立在青岛扬帆船舶公司的厂房里,它正面临着一场“大考”。来自工信部等部委的专家对头顶几项“世界之最”的“大家伙”进行了验收,其“国际领先”的结论证明了这是世界上首台可加工21米长钢板的卷板设备,其核心指标可靠性和精密度让这台名为“WEF11K-40×21000超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的设备打破了瑞士、英国等为数不多的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
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研制的“WEF11K-40×21000超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用于大型军用、民用舰船制造的关键设备,是世界第一台40×21000mm超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加工能力超大,制件精度高,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填补了世界空白。
7月7日,国际红点设计颁奖晚会在德国埃森阿尔托剧院举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与沈阳梵天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的武重机床WHCQ1600卧式加工中心从全球4662件参评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例装备制造业类工业设计获奖产品。
WHCQ1600卧式加工中心为武重集团自主研发设计的具有高转速、高效率、高精度的大型卧式加工中心,该机床主要规格参数和性能技术指标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新的WHCQ1600卧式加工中心外防护设计,通过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将产品形象定位于高智能、高科技,最终体现在产品的功能、结构、工艺、视觉传递、市场关系等方面,将企业文化和识别系统相互融合,使其成为“国字号”机床企业有力的形象传播平台。
10月,北京第二机床厂(北二机床)研发的曲轴磨削装备荣获2014年度国家机械工业最高科技大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曲轴是活塞式内燃机的关键部件,曲轴的旋转是整个机械系统的动力源。上述成果意味着,我国成为继英、德、日本之后,第四个掌握随动式磨削技术及装备的国家,北二机床也成为目前国际上惟一能够提供曲轴磨削抛光完整精加工装备的机床制造商。
同样是10月,由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中传重型机床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加工直径七轴六联动螺旋桨加工机床,在用户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现场组装完成,性能指标达到并超越了用户预期要求。这种机床用于加工航天航空和船舶工业中一些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螺旋桨类零件,未来中国的大型军、民用船舶用螺旋桨可能由该机床加工而成。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赵万生教授带领的团队经过8年的科研攻关,在2014年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六轴联动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并开发了配套的CAD/CAM软件和加工工艺,为制造火箭发动机需要的闭式整体涡轮叶盘提供了一套全面技术解决方案。这项技术在11月举行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亮相。
据统计,国内外火箭发射失败的案例中,有大约45%是由火箭发动机使用的涡轮叶盘类零件失效所造成的。这种零件是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核心关键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动机的可靠性、性能和成本,但在过去,这种零件我国一般采取进口方式购买。
12月,由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德国哈格(HAGEL)公司合作开发的高端重型2500kN多工位自动冲压生产线宣布研制成功,并在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投入使用,同时交付用户的还有800吨落料自动化生产线,另3200kN多工位自动冲压生产线正在调试中。
这条安装在广东福迪汽车公司的25000kN冲压线,与同等吨位多工位压力机相比,工作台面更大、冲压范围更广、功能更加齐全,集成了当代数控、通讯、传感、液压与气动等诸多高端技术。
该类多工位压力机因设计复杂、制造难度大、造价高,前期仅有德国、日本少数压力机专业制造厂商技术较成熟,所以国内大的汽车企业都是花大价钱进口。目前齐二机床已经具备了提供此类产品的能力。对于打破国外垄断、促进国内汽车制造行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内多工位压力机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本运作加速
两家浙江企业乘国际机床市场低迷之际,出手海外并购,在2014年赚足了眼球。
5月7日,日发精机收购意大利MCM公司,依托其在铝、钛等高温合金材料零部件加工领域的优势,开始全面布局航空航天市场。
地处温岭的台州北平机床有限公司则与德国施耐压机床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北平机床出资30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这家近百年的机床企业,完成了当地机床企业首次海外并购。
好事成双。11月份,机床行业又有两家企业成功上市。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于2014年11月7日在上证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4500万股。11月11日,宁波精达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上交所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000万股。
这两家公司的股票都在二级市场受到追捧,合锻股份甚至创造出连续19个涨停的“股市神话”。
资本运作不仅限于行业内,赫赫有名的富士康2014年也加入到机床大战的战团。11月12日,富士康在安庆收购了以生产数控机床、精密机械见长的鸿庆精机公司80%股份,有人士分析称,这预示着富士康正从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变,安徽则成为富士康的战略转型起跑地。
据了解,鸿庆精机是中外合资企业,位于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专业生产数控机床、精密机械及其自动化系统的高科技公司。而赐福科技为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创立于2007年9月,总部设立于台湾台中,目前在中国大陆有众多分部,其中较具规模的营运中心为深圳、郑州及成都,专利申请已超过350项。公司开发产品如CNC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系统等都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有关人士分析,富士康下一步将在安庆扩大生产机器人伺服系统、自动化关键零部件,这标志着富士康正从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