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浅谈优品级金刚石微粉的技术指标

关键词 优品级金刚石微粉 , 超精细金刚石微粉|2025-02-14 22:52:31|技术信息|来源 SK
摘要 金刚石微粉的技术指标涉及粒度分布、颗粒形状、纯度、物理性能等多个维度,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其在不同工业场景中的应用效果(如抛光、研磨、切削等)

     优品质金刚石微粉的技术指标涉及粒度分布、颗粒形状、纯度、物理性能等多个维度,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其在不同工业场景中的应用效果(如抛光、研磨、切削等)。以下是综合搜索结果整理的关键技术指标及要求:


一、粒度分布与表征参数

  1. 粒度范围
    金刚石微粉的粒径通常为0.1–50微米,不同应用场景对粒度要求差异显著:

    • 抛光:选用0–0.5微米至6–12微米的微粉,以减少划痕并提升表面光洁度5

    • 研磨:5–10微米至12–22微米的微粉更适用,兼顾效率与表面质量5

    • 精磨:20–30微米微粉可提高磨削效率5

  2. 粒度分布表征

    • D10:累计分布10%对应的粒径,反映细颗粒占比,需控制细颗粒比例以避免磨削效率降低112

    • D50(中位径):表示平均粒径,是粒度分布的核心参数,直接影响加工效率与精度112

    • D95:累计分布95%对应的粒径,控制粗颗粒含量(如D95超标易导致工件划伤)112

    • Mv(体积平均粒径):受大颗粒影响较大,用于评估粗端分布112

  3. 标准体系

    • 国际常用标准包括ANSI(如D50、D100)和ISO(如ISO 6106:2016)6


二、颗粒形状与表面特性

  1. 形状参数

    • 圆度:圆度越接近1,颗粒越接近球形,抛光效果越好;圆度低(多棱角)的颗粒更适合电镀线锯等需要锋利刃口的场景7

    • 片状颗粒:透光率>90%的颗粒视为片状,占比需<10%;过量片状颗粒会导致粒度检测偏差和应用效果不稳定7

    • 针棒状颗粒:长宽比>3:1的颗粒需严格控制,占比不超过3%7

  2. 形状检测方法

    • 光学显微镜:适用于2微米以上颗粒的形状观测7

    • 扫描电镜(SEM):用于纳米级超细颗粒的形貌分析7


三、纯度与杂质控制

  1. 杂质含量

    • 金刚石纯度需>99%,金属杂质(如铁、铜)及有害物质(硫、氯)需严格控制在1%以下25

    • 磁性杂质需低,避免因聚团影响精密抛光效果59

  2. 磁化率

    • 高纯度金刚石应接近无磁性,磁化率过高表明金属杂质残留,需通过电磁感应法等检测9


四、物理性能指标

  1. 冲击韧性

    • 表征颗粒抗破碎能力,通过冲击试验后未破碎率(或半破碎次数)评估,直接影响研磨工具的耐用性9

  2. 热稳定性

    • 微粉需在高温(如750–1000℃)下保持稳定性,避免石墨化或氧化导致强度下降;常用热重分析法(TGA)检测9

  3. 显微硬度

    • 金刚石微粉的显微硬度高达10000 kg/mm²,需确保颗粒强度高以维持切削效率58


五、应用适配性要求 238

  1. 粒度分布与加工效果的平衡

    • 粗颗粒(如D95偏高)提升磨削效率但降低表面光洁度;细颗粒(D10偏小)则相反。需根据需求调整分布范围。

  2. 形状适配

    • 块状多刃颗粒适合树脂砂轮;球形颗粒适合精密抛光。


六、检测方法与标准

  1. 粒度检测

    • 激光衍射法:广泛用于微米/亚微米级颗粒,操作简便且数据可靠9

    • 筛分法:仅适用于40微米以上颗粒9

  2. 形状检测

    • 颗粒图像分析仪可量化球形度等参数,减少人工观测误差7


总结

高品质金刚石微粉需综合控制粒度分布(D10/D50/D95)、颗粒形状(圆度、片状/针状含量)、纯度(杂质、磁性)及物理性能(强度、热稳定性)。生产企业需根据应用场景优化参数,并通过激光衍射、电镜等检测手段确保质量稳定。用户选择时应结合具体加工需求(如效率、光洁度)匹配指标,例如精密抛光需优先控制D95和圆度,而粗磨可放宽形状要求以提升效率157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延伸推荐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