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常态下,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郑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提出把稳增长、保态势、增后劲摆在工作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转型要活力,以转型促...
新常态下,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郑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提出把稳增长、保态势、增后劲摆在工作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转型要活力,以转型促发展,不断提升郑州经济发展综合实力。9月15日,记者从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2014年以来,郑州工业经济工作紧紧围绕“三大一中”战略定位,积极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拉高坐标、克难攻坚,着力做大优质增量,调整优化存量,工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结构调整显现成效。2014年,郑州市四大战略性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47%,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比重下降到42%,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一升一降”幅度达到6个百分点。战略性产业比重首次超过高耗能产业,标志着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年上半年,战略性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比重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在去年的基础上,“一升一降”幅度再达6个百分点,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之大,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35个大中城市中位于前列。
增速位次大幅前移。2014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增速分别居27个省会城市第9位、35个大中城市第10位,较2013年分别前移8位和10位。今年上半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高出全国3.8个百分点,高出全省1.6个百分点。增速在18个省辖市中居第3位,同比前移15位;在27个省会城市中居第3位,同比前移11位;在35个大中城市中居第4位,同比前移13位。
总量跃居全国前列。2014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94亿元,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居第5位,在35个大中城市中居第11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5万亿元,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首位,超出第二位的武汉1773亿元,在27个省会城市中跃升至第3位,在35个大中城市中跃升至第9位。今年上半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501亿元,总量在27个省会城市中跃升至第4位,在35个大中城市中跃升至第10位。
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郑州市市级以上研发中心达到1909家,其中省级564家,国家级34家;郑州市市级技术创新示范试点企业736家,其中省级351家,国家级33家。有效提升了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2014年,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3%,高出郑州市工业增速9.1个百分点。宇通公司研发的近百款新能源客车,在上海、杭州、青岛等城市推广应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5%以上。中铁装备公司研发生产的大型盾构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盾构机企业。欧帕公司研发的码垛机器人占有国内市场份额70%以上。郑州市超硬材料制品及装备占全球市场份额的近60%、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
两化融合跨入先进行列。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郑州市两化融合指数平均每年提高3.5,今年上半年达到75,居全国先进水平。成功入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推进。2014年,郑州市信息消费规模达到360亿元,今年上半年达到230亿元,同比增长25%,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郑州市把工业作为稳增长、保态势、增后劲的主阵地,加压鼓劲、求实求效,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政策措施,提高战略性产业增加值占比,积极引导高耗能产业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全省产业加快向中高端升级作出表率。
优化区域布局,强化产业支撑。一是明确产业定位。科学确立了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医药,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家居和品牌服装制造七大工业主导产业,解决了郑州市“发展什么产业”的问题。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一区一主业”原则,郑州市委、市政府支持每个县(市、区)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每个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1个主导产业,解决了“产业在哪里发展”的问题。三是加快主导产业发展。研究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着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战略支撑产业为主体、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的现代工业体系,解决了今后郑州工业如何转型升级的长远问题。上半年,七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高于郑州市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为郑州市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
培内引外并举,蓄足发展后劲。一是大力培育战略性企业。围绕23家工业战略性企业,建立领导分包机制,成立了23个推进小组,研究制定“一企一策”专案,完善企业问题台账,协调解决企业难题,加快推进战略性企业做大做强。上半年,郑州市23家工业战略性企业完成产值1625亿元,同比增长15%。二是强化产业集群招商。按照“补链、延链、强链”的原则,围绕工业七大主导产业,持续开展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大招商和汽车及零部件、千亿级家居、产业转移对接等系列活动,2014年签约金额超过2000亿元。
今年以来,成功签约了海格通信、中铁通号、东方嘉盛、光一科技等一批战略性产业项目,在2015豫沪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中,郑州市签约金额745.6亿元,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位居全省第一。上半年,签约金额达到1086亿元,预计全年超过2000亿元。三是加快工业项目建设。2014年,郑州市新开工项目126个,开工率达126%;新竣工项目122个,竣工率达122%。今年上半年,工业投资完成760.1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在27个省会城市中居第4位。四维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裕港国际医疗科技园等36个项目开工建设,上半年开工率106%;东风日产30万台整车、安图生物体外诊断产业园等112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华润雪花啤酒、旭丰汽车零部件等27个项目实现竣工,上半年竣工率108%。2014年以来,新开工、竣工项目中,七大主导产业项目数量占95%以上,战略性产业项目数量近80%,投资结构明显优化,投资效益显著提升,为郑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两化融合,推进信息消费。一是推进两化融合实验区建设。制订并组织实施《郑州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和《郑州市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方案》,郑州市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综合评价名列全国第五位,得到国家工信部等四部委的高度认可。二是实施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向心力等3家企业获批国家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云和软件等一批企业获批省级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以示范工程为带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企业推广应用,在泵阀、纺织服装等6个行业建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共认定68个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三是加快信息消费城市建设。制订并组织实施《郑州市建设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加快宽带郑州建设,市区光缆覆盖率达100%。推进郑州市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20万户。郑州作为首批4G网络建设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4G商用,领跑全国。
优化产能结构,促进绿色发展。一是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强化目标管理,突出部门联动,严控“两高一低”行业增长,加快淘汰造纸、水泥、铁合金、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先后淘汰落后产能267.2万吨。二是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努力化解氧化铝过剩产能,支持电解铝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高精度铝箔、高硬度铝合金等铝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引导钢铁企业生产超薄板材、高速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三是狠抓工业节能降耗。近年来先后实施了177个节能技改项目,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68家,年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各种废渣400余万吨。2014年,27个产品评为河南省节能产品,18个产品列入省工业节能产品推广目录,天瑞集团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河南省清洁生产示范企业,郑州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2%,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创新能力。一是完善创新体系。修订郑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开展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试点企业申报工作,推动工业公共技术研发与设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二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组织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东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对接,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针对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2014年以来,郑州市共有23个项目获得省科技成果奖,宇通公司“深度混合动力客车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支持,成立了郑州市快速制造(3D打印)应用示范中心。三是推动品牌培育。鼓励创建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宇通客车、新大方重工等一批企业被评为国家级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马寨产业集聚区、郑州高新区被评为省级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区域。
突出规划引导,加强政策扶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加强引导扶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2014年,制定出台了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2个产业提升规划和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他关键零部件、超硬材料、新型耐材4个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国内率先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专案。今年上半年,制定实施了千亿级信息软件和制造产业集群、千亿级物联网产业集群、千亿级非晶产业集群等10个规划和专案。目前,正在组织编制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进一步加快郑州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下一步,郑州市将围绕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接落实《中国制造2025》,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郑州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4万亿元;郑州市战略性产业的比重提升到70%以上,六大高耗能产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当好河南工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为建设河南先进制造业大省、实现中原崛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