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来自大江南北的专家学者聚会南京高新区,他们讨论的话题是《科学发展观与南京高新区的新定位新发展》,与会的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集约化”三个字。
集约化符合科学发展观
今年以来,三星(中国)研发中心、光宝研发中心、中华网研发中心陆续进驻南京高新区,再加上原有的工程中心、研发中心等,南京高新区形成了特有的研发“风景线”,而且南京高新区正在与南京大学及东南大学商谈,再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家实验室,同时积极鼓励区内生产企业加大研发力度,通过兴办研发中心、工程中心乃至博士后流动站等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带动产业发展,争取到2005年底,高新区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国家实验室等研发机构达到100家。
这是南京高新区“依靠做优促进做大,通过做特带动做强”的一项举措——要在已有一定基础的研发上入手,以研发带产业、促产业,形成研发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也是南京高新区实现集约化经营目标的重要一步。
目前,南京高新区开发面积13平方公里,以面积而论,在全国的53个高新区中,南京高新区只能算个“小弟”。建在一片荒山丘陵上的南京高新区虽然是不占一分耕地,但与老城区有天堑相隔,因不占区位优势,建区之初曾受到不少人士质疑。十年来,南京高新区独辟蹊径,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力求投入产出最大化,如今,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平方米大约投入770元,而产出达到16170元。南京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施卫国表示,国家级高新区应有别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诸多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区,走一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速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应是高新区努力的方向,集孵化、研发、产业为一体,着力打造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产业链的高新区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施卫国说,南京高新区走的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的集约化道路。坚持高新区的办区宗旨、进一步强化高新区的建区特色就是在新形势下对于科学发展观最好的注释。
集约化不是制造业
据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院日前对高新区内企业所做的一份调查表明,企业进入高新区的目的:第一是享受税收优惠;第二是享受更好的人文环境,包括科研、教育、医疗等;第三是享受更好的基础设施,可以减轻企业创业负担。企业是为了享受税收优惠,而许多开发区则只求区内摆满项目,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引入的有一大部分不是高新技术产业,是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实际上,真正意义的高科技园区,其土地效率利用是非常高的,很多创新企业基本上都是研发。
地处长三角这一全国著名的制造业高地,南京高新区却培育出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佼佼者如国电南瑞、振中生物、威孚金宁等有近20家高科技企业成长壮大成了销售过亿、利润过千万的小巨人。更有南大软件学院、南大模式动物研究中心以及航空机电液压工程中心、南瑞工艺装备与设备制造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落户区内。
但南京高新区在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上还有发展的空间。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沈立人指出,一般开发区,追求招商引资,往往偏于数量和规模。高新区应当不落俗套,贵在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促使其产业化,这就要有自己的科技后盾。因此,高新区的基本条件是学研产结合,靠大学和科研机构来吸纳和开创先进产业。南京高新区依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从建区之初就走了这样的道路。南京高新区属于国家级高新区,务必以开发高新技术为职责,弘扬自己特色,逐步创出品牌。东南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徐康宁教授也表示,南京高新区应当坚持走集约型的正确发展道路,坚持走与普通开发区错位发展的道路。高新区不应发展成制造业产业基地。
集约经营贵在最优
如果说高新区一次创业是画了个圈,在这个圈内开始招商引资、孵育企业和发展产业,那只是做到了“形似”,二次创业使高新区从形似走向“神似”。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其文说:“现在发展阶段和第一个阶段不太一样,第一个阶段的任务是建立,没有先例可遵循,而现在已经摸索出经验了。”
经济规模不求最大,但求最优最好,这就是南京高新区总结的经验。施卫国表示,未来3至5年,南京高新区发展的目标是,打造主导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以研发为先导来带动产业集聚,依靠做优促进做大。同时,本土化和国际化并重,确立内生型经济增长方式,继续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通过做特带动做强。
思路决定出路。无论高新区发展空间多大,发展规模多大,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根本宗旨未变。徐康宁教授说,南京高新区应当在坚持原有正确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有更加明确的发展定位。首先,应当成为高新技术研发的集聚区,成为承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转移的重要载体。其次,应当成为高技术产业的集群区,尤其是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区,如软件产业、医药产业、机密仪器产业等。第三,应当成为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的集中区,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服务业体系等。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张志宏表示:高新区“二次创业”必须因地制宜,从外延式发展向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处理好招商引资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关系,建成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这样的“二次创业”才是快速、健康、协调的。
上海开埠之初,就以“冒险者的乐园”驰名中外,颇有号召力。沈立人说,“高新区的本质是创业区、孵化区,也是风险区。南京高新区应当集中力量,把创业放在首位,为创业者提供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