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则发现巨型钻石矿的消息让业内惶恐不安,钻石质量的高低与产量的多少,对世界钻石供需有直接影响,如果大量的宝石级钻石涌入市场,钻石现行的价格体系必然受到冲击,钻石的稀有与珍贵也将随之而去。《中国黄金报》记者就这一消息的始末缘由进行了深入追踪,调查发现,所谓“万亿克拉钻石矿”疑点重重:储量不明、命名有误、概念含糊……这其中究竟是故弄玄虚?还是人为炒作?
■事件直击: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了一则消息称,俄罗斯日前公布了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个名为珀匹盖(Popigai)的陨石坑,下有钻石矿。该矿位于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的一个直径超过100公里(60英里)的陨石坑内,储量估计超过万亿克拉,能满足全球宝石市场3000年的需求。
该消息一经曝出,就被众多媒体纷纷转载,引发了珠宝业尤其是钻石业的轩然大波。许多人开始担心,如果这一消息属实,势必会对钻石业带来巨大冲击。加之世界毛坯钻石市场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直走低,此消息一经传播,对钻石行业无异于雪上加霜。为了传达正确的行业信息,记者采访了一些专业人士,同时更正了信息传播中出现的种种误读。
配图引歧义: 未说明有大粒钻石
《每日邮报》的文章中配了一个图片,图中一只手捧着几颗大颗粒钻石,不少人误解这个珀匹盖钻石矿中出产大颗粒钻石。但事实上,仔细观察图片说明,不难分辨,这些每个超过50克拉的钻石属于雅库特地区,图片说明只是指出,雅库特钻石矿的规模无法与此次公布的珀匹盖钻石矿相媲美。
安特卫普钻石高阶议会 (HRD Antwerp)中国区首席代表刘厚祥认为, “陨石冲击”形成的钻石矿不太可能有大颗粒钻石,都应该是“微粒”。他解释,之前也有在陨石坑中发现过微粒的钻石,不曾发现过大颗粒钻石,而且按照钻石形成的规律,受到陨石冲击后不可能存在大颗粒钻石。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化矿检验鉴定处梁伟章告诉记者,在他掌握的资料里,珀匹盖陨石坑里的钻石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就已被发现,只是大规模的研究是从70年代开始的,最初吸引地质学家们的,仅仅是因为这是一个3500万年前因陨石撞击地球导致的陨石坑。随后在对陨石样品切片处理的过程中,才发现了很多很硬的颗粒——钻石。
梁伟章认为,陨石坑里出现钻石是可能的,陨石冲击带来的巨大压力和高温能将石墨转化成钻石,但是要转换成宝石级钻石,还需要其他条件。梁伟章告诉记者,他所掌握的资料里记载,珀匹盖陨石坑里的钻石都是小颗粒钻石,直径大多不到10mm,厚度0.5mm~2mm,大部分有黑色或者灰色外观,无论是大小还是外观,都不适合做首饰。
储量未探明: “解密”一说遭质疑
与此同时,刘厚祥还怀疑,珀匹盖储量是否真的如报道的那么多。《每日邮报》的原文翻译如下:“科学家们估计,有万亿克拉躺在西伯利亚一个3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的陨石坑下,是目前全球储备的10倍以上。”不难看出,所谓储量也只是科学家们的估计,并未得到确认。
刘厚祥也认为,真实的储量还“有待进一步的勘探”。 他还提醒业内,针对俄罗斯公布钻石矿的新闻,有一点值得注意,目前俄罗斯最大的国有钻石矿业公司埃罗莎(Alrosa)正在计划私有化、进入资本市场,要考虑到埃罗莎用此新闻进行炒作的可能性。
一位珠宝从业者也表示,“每日邮报的这篇报道是为了配合埃罗莎在创业板上市的一篇软新闻,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们中国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
值得人玩味的是,《每日邮报》特意提到,“前苏联人也一直在生产各种合成钻石,该行业被证明利润丰厚”, 这一小段的上文是,“克里姆林宫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知道这个陨石坑内可能有巨大的钻石储存量,但是当时因为钻石已经是一个高利润行业,钻石市场被严格控制,为了避免影响到整个行业,因而对这一发现保密至今。”下文是,“政府终于通过上周末的一次记者会,给了新西伯利亚研究所的地质学和矿物学权限,将此信息公布于众。”
但是刘厚祥却对保密“钻石”矿的理由嗤之以鼻,认为俄罗斯对“钻石”矿保密这么久不合常理。
梁伟章面对这个问题更为谨慎,在看他来,是否存在新闻炒作,还要看珀匹盖矿的矿权归属,而目前珀匹盖钻石矿的矿权归属尚无定论。倘若真的是炒作,后续肯定还会有一连串的操作,会有新的相关新闻出现,业内人士不妨积极关注,仔细分辨。
梁伟章分析,科学家们对珀匹盖的研究集中在上世纪70年~90年代,而这么长的时间内,相关信息一直不为人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金刚石颗粒和色泽净度都不尽如人意,所以一直以来,俄罗斯可能认为,对该地区的地质研究比对金刚石矿的研究更重要。虽然曾经有学术的研究资料伴随着其它的研究资料一起发布过,但并未通过官方正式发布,因此知道的人也比较少。
另一方面,也因为开采难度大,导致开采的投入产出比难以预计,因此也一直未受到重视。
梁伟章介绍,珀匹盖金刚石即使作为工业用的磨料,其成本优势尚难以同现在已经相当成熟的合成工业钻石作准确的比较。加之,珀匹盖位于极寒的西伯利亚地区,金刚石散布在广阔的100公里内,颗粒却比芝麻还小,开采难度可想而知,故而在庞大的开采成本下,采出的金刚石质量却并不高,投入产出比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可能也是造成俄罗斯没有进行公开和开采珀匹盖的一个原因。
命名不准确: 实为工业金刚石
《每日邮报》的原文中提到这些估计超过万亿克拉的钻石储量,能满足全球市场3000年的需求,但是在有些转载的过程中,却被误传为能满足全球宝石市场3000年的需求。实际上,俄罗斯公布的珀匹盖钻石矿中所产钻石只是工业用钻石, 主要用于高精密科学和工业市场,非宝石级钻石。
钻石的原石为毛坯钻石,也被称作金刚石,分为工业用和非工业用(一般是指宝石级的)。宝石级的一般才是我们消费者通常所说的钻石,净度普遍较高;而工业用钻石又称为工业用金刚石,它和宝石级钻石主要成分一样,都是碳的结晶体,工业用钻石通常质量较差。消费者看到中文报道的钻石,很自然就联想到宝石级的钻石,故而造成一定的行业恐慌。
同时,刘厚祥也提出,假如这则报道属实,且最终珀匹盖钻石矿真的探明有如此大的储量,对珠宝首饰市场还是会造成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也是间接的,并非是直接的。
他分析,大的工业金刚石储量一旦经过开采,势必会压低工业金刚石的价格,从而影响到工业金刚石合成生产商,促使他们转向合成宝石级钻石,进而对珠宝首饰市场带来影响。但是这种间接的影响,显然远远逊色于发现了能供应3000年的宝石级钻石矿的直接影响,因此珠宝行业无需恐慌。
专业发布钻石价格和市场信息权威行业媒体雷朋博(Rapaport)在最近一篇报道中引述埃罗莎相关人士观点时指出,现在要谈论珀匹盖的钻石地位还为时尚早,目前发现的撞击产物是不适合用于制作珠宝首饰的,因此也无从讨论其对世界钻石市场以及价格的影响。
概念含糊: 故弄玄虚,还是“硬度更高”?
《每日邮报》的译文中提到,位于西伯利亚的珀匹盖金刚石硬度是普通金刚石的两倍,因此在高精科学仪器和工业应用上更为理想。针对这个提法,刘厚祥说,目前为止,钻石的硬度为10,还未发现过比钻石还硬的物质,所以对两倍于普通钻石的硬度这个说法保持一定的怀疑。
而在《每日邮报》的英文原稿上,只是提到是普通“gemstone”的两倍硬度,而“gemstone”的真实含义是宝石,并非钻石,这一含糊的说法也一度令业内人士疑惑:钻石硬度是其它种类宝石两倍很正常,这是《每日邮报》故弄玄虚?抑或真是钻石硬度的两倍?
针对这一问题,梁伟章向记者提供了更直接的资料:《每日邮报》的文章来源于塔斯社在9月16日中午发布的新闻稿,新闻稿里针对钻石硬度一事有更明确的说明:前苏联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了第一粒珀匹盖出产的超硬“钻石”,其拥有不同寻常的结构和两倍于普通钻石的硬度,而且储量很大。证实了珀匹盖出产的金刚石硬度确实是普通钻石的两倍,至于为何如此,梁伟章认为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目前尚无法作出评价。
对于为什么一直没有说这件事,塔斯社的稿件中说,这是“解密”,亦即过去进行了“保密”。原因是当时前苏联正研发合成钻石技术,因此对珀匹盖的研究资料进行了保密。在塔斯社的新闻稿件里还提到:专家们声称俄罗斯拥有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外太空来源的超硬材料的唯一资源。
虽然珀匹盖矿目前公布发现的金刚石大小和美观度都不看好,开采也有难度,但梁伟章也承认,随着对珀匹盖的进一步研究,能否发现更有价值的金刚石,尚不确定。如果官方信息公布出更有开采价值的工业用钻石,也可能会对工业钻石市场产生不小的影响。至于珀匹盖出产金刚石是普通钻石硬度的两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但不可忽视的现状是,目前普通钻石已经足够满足无论是切割还是钻探的所需硬度,如果真有两倍于普通钻石硬度的珀匹盖钻石,其应用价值则是更深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