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之都”转型记

关键词 石墨之都 , 郴州市|2012-06-19 09:23:36|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摘要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鲁塘石墨矿区资源整合纪实核心提示有着“石墨之都”美誉的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鲁塘矿区,如今完成了“由乱...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鲁塘石墨矿区资源整合纪实

  核心提示

  有着“石墨之都”美誉的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鲁塘矿区,如今完成了“由乱到治”的美丽嬗变。此前,虽坐拥丰富的石墨资源,但猖獗的乱采滥挖不但破坏了矿业秩序,更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让主政者如坐针毡。经过两年多被称之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整顿整合,鲁塘矿区迎来了新生——从地下开采到地上开发,从黑色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由单一的矿业经济向多元化经济转变。

  初夏的湘南大地,一场风雨之后,蓝天广阔,田畴花开,青山黛色如染。

  这一派勃勃生机,在被誉为“石墨之都”的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鲁塘矿区,更让人备感欣慰:那些曾经满目疮痍的山体,正生长出绿色的希望,近百年开采石墨和煤炭留下的褐色矸石,正被翠绿逐渐“缝合”。整顿整合之路充满荆棘,但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鲁塘矿区开始踏上绿色矿山、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

  如今,整个矿区150个矿井的股东们已经拿到整合补偿款。整合之后,依附于石墨矿的鲁塘镇3万多人的生活方式,将随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继新田岭钨矿区资源整合取得让人兴奋的成功并获得国土资源部的表彰之后,鲁塘的石墨资源整合也就此完美谢幕。

  这场破茧成蝶的整顿整合,诠释了一个矿区“由乱到治”的美丽嬗变,让多年为矿区安全生产如坐针毡的北湖区主政者们尤为自豪。中共北湖区委书记王周把这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整合,称之为鲁塘矿区的新生。中共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欧阳建华说:“我们干了前人想干而没有去干的大事,干成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干成的难事,干好了一件促进鲁塘矿区科学发展的好事。”

  上篇:

  重灾之地

  鲁塘镇是全球最大的土状石墨产地。郴州石墨矿脉属煤系矿脉,从临武县至桂阳城郊,矿脉长达28公里,最好的石墨矿就藏在北湖的鲁塘。

  该矿区盛产的土状石墨,又称微晶石墨,是由煤炭经过挤压等物理作用变成的,所以往往和煤炭伴生。早在1985年,郴州市经过详查,探明的微晶石墨储量就已达3407万吨,占全国已探明微晶石墨总储量的72.5%。实际上,近30年来的新增探明储量,估算就有千万吨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其他产地远远不能望其项背。所以,鲁塘镇便有了“石墨之都”的美称。

  石墨不仅用于锂电池、显示屏生产等高精尖技术领域,还是一些武器必不可少的生产原料,例如石墨炸弹,火箭喷管、原子反应堆等,是极其宝贵的战略性资源。

  物华天宝,鲁塘独领风骚。但是,坐拥如此宝贵的资源,主政者却爱恨交加,如坐针毡。

  北湖区主管矿产资源和安全生产的区委常委、副区长靳卫的一席话让人感同身受。他说:“多年来,鲁塘丰富的煤炭石墨资源一直是北湖人的骄傲,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无序开采、恶性竞争,使矿区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泥沼而无法自拔,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给区委、区政府带来一种无形压力,牵扯了区委、区政府抓发展一半的精力。”

  石墨当煤

  鲁塘镇党委书记邓拾金说起当地的石墨开采,如数家珍又痛心疾首。

  鲁塘矿区的石墨、煤矿开采历史悠久。当地农民从明清时期就开始办矿,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而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公司在原鲁塘石墨矿区进行土法开采石墨、煤炭。1950年~1990年,整个矿区只有湖南省鲁塘石墨矿一家国有企业,开采比较有序,40年消耗石墨资源不到300万吨。但从1991年开始,在“有水快流”、“大干快上”的大背景下,民间资本迅速涌入矿山企业,当地群众一哄而上。到1995年,在鲁塘矿区17平方公里的矿藏带上,竟挤进了690多个矿井。

  乱采滥挖,使宝贵的石墨资源遭到极大浪费和破坏。据统计,1991年~2005年的15年间,石墨资源消耗达2000多万吨。在这期间,原来一直起主导作用的国企鲁塘石墨矿由于多种原因破产关闭,60多个井口移交给区、镇管理。截至2009年9月,全镇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约有85%的人口直接从事煤炭石墨开采、加工和运输业,75%以上户头持有矿山股份。依托着矿产资源的优势,许多村民都成为了腰包鼓鼓的矿老板。

  这样的情势使石墨开采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例如,2005年市场只需要60万吨石墨,而产量居然达到了200万吨。市场无法消化的部分,就当做煤炭卖掉、烧掉。这样的景象,当地群众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但许多专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触目惊心

  从郴州市区向西南方向68公里,即到达鲁塘。一路上,青山逶迤,翠色如屏。穿过桂阳县城后,景色突变,路边不断闪现出高大而又空荡荡的黑棚子,这些黑乎乎的东西让人感到十分压抑。郴州市国土资源局北湖分局局长何政介绍,这些顶部呈弧状的棚子就是当年鲁塘煤炭和石墨矿产的转运站。一路数来,足有近百座,可见当年全民采矿之兴盛。

  从1991到2002年,鲁塘的矿业秩序极度混乱,不仅矿井密度大,而且巷道上下重叠,左右交叉,“楼中楼”、“洞中洞”普遍,井下巷道纵横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超深越界开采比比皆是,让人眼花缭乱。一些矿主恶意争抢资源,造成纠纷不断。

  疯狂的采挖,还使矿区环境急剧恶化,导致民生问题非常突出。

  首先是地质灾害频发,有的地段下沉,危及群众安全;地下水枯竭,河流受污染,许多村组饮用水资源严重匮乏;许多农田受污染,因毁损严重而无法耕作,造成大面积荒芜,失地农民无以为生。一位当地村民这样描述:“那时候,煤矸石堆积如山,部分山体下陷,甚至村里有的房屋已经开裂。”

  此外,安全隐患也十分突出。在资源基本采完的地方,所有废弃巷道和采矿区停止排水,也没有采取任何充填措施,积水严重,一旦穿透,将殃及所有联通矿井。“那时候,火工市场混乱,非法私制、私运、私交火工用品现象屡禁不止,水火夹攻,防不胜防。”当地政府的一名官员这样说。

  “癌症晚期”

  除了这些,郴州市国土资源局一位负责人说,疯狂采挖造成的后果中,尤其可怕的是矿山事故频频发生,动辄夺人性命。“这个地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发生事故才是正常的,而恶性事故往往直接影响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

  2009至2010两年间,在紧锣密鼓的整顿整合中,就先后发生多次大的事故:2009年8月28日,一矿井突发毒性气体致人死亡事故,15人被夺去生命;2010年3月7日,鲁塘石墨矿三工区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造成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78.9万元;3个月后的6月27日,积财石墨矿矿井突发透水事故,9人被困井下,经120多小时的紧急抢救,仅有2人生还。

  一时间,鲁塘矿区风声鹤唳。在国土资源部公布和湖南省政府重点挂牌督办的矿区名单中,鲁塘石墨矿整合区赫然在列。为此,郴州市政府和北湖区政府的主管领导先后受到有关部门的约谈。

  省里有专家建言:鲁塘如晚期癌症病人,几乎无药可救,吃药是死,打针也是死,就看有没有决心动一次大手术把它救活。

  下篇:

  破蛹成蝶

  “仁者不优,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鲁塘矿区有其特殊的历史和情况,不仅仅是简单的开矿问题。它既关系到地下,更关系到地上;既关系到鲁塘现实的民生大计,更关系到今后的长远发展。北湖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科学谋划,为鲁塘矿区的长治久安奋然前行。

  “三大战役”

  从2002年起,北湖区党委、政府痛下决心医治顽症,接连打了“三大战役”。

  第一次,从2002到2007年,建立矿山综合执法队,对采矿行为进行规范。长达五年的整顿,使井口从690多个下降到343个,共办理了114个采矿许可证,初步遏制了乱采滥挖的势头,实现了依法办矿。

  第二次,从2008年到2009年,按新的矿业开采准入条件进行整合。新条件规定,从生产规模来说,煤矿必须达到年产6万吨,石墨矿必须达到年产1万吨;矿井长度必须达到1000米以上;井田面积必须达到0.3平方公里以上。达不到标准的,必须整合。经过这一轮整合,井口从343个减少到168个,采矿权从114个减少为36个。

  第三次,从2009年底到2010年7月,进一步对矿区开采科学规划,全矿区只保留了17个采矿权。

  尽管下了很大力气,但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严峻的现实让北湖区党委、政府认识到,必须寻求更好的治本之策。

  壮士断腕

  北湖区党委书记王周在区委常委扩大会上疾呼:解决鲁塘问题,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彻底进行关闭整顿和兼并重组!

  的确,由于矿业独大,群众对此依赖严重,利益攸关,整顿的阻力极大。就是区财政,也不能不考虑鲁塘的重要贡献。鲁塘矿区每年向政府上交矿业收入2亿多元,整顿后,政府不仅会失去这笔可观的收入,每年还要倒贴1亿多元来改善全镇的民生。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整顿整合是办不到的。

  区委书记振臂一呼,一场更深入、更彻底的资源整合就此拉开序幕。

  2010年8月,就在太源透水事故之后,北湖区党委、政府举全区之力,拉开了新一轮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的大幕。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15名区级领导分任正副组长,一支由860人组成的整顿队伍,浩浩荡荡进驻鲁塘,全体工作队员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每个矿井4个人,一名负责干部,两名治安巡逻员,一名驻矿安全员,自带行李,每天24小时,吃住均在矿山,盯死看牢,不离一步。镇里为前线的工作人员准备了24辆送餐车,一日三餐,送饭到现场,一直驻守了6个月。北湖区区长欧阳建华,连中秋节都在矿区度过,身先士卒蹲守矿山。主管该项工作的副区长靳卫,更是3个月没回过一次家。

  与此同时,全矿区实行“休克疗法”,封井断电。当年年底,所有井口全部用1.5米厚的混凝土墙封死,确保没有任何生产活动。50多人的打非行动组,昼夜在矿区巡逻,对非法生产露头就打,并在主要路口设置8个卡点,封堵运输车辆,清缴非法火工用品。对执意违法者,决不手软。一个月中,治安拘留9人,刑事拘留8人,有力震慑了非法生产的气焰,矿区一时肃然。除此之外,126人组成的整合组按17个采矿权分工,每个小组对一个合法矿山,宣讲政策,做通工作,讨论制定整合方案。

  针对鲁塘矿区的实际情况,北湖区还探索出“分类定价”评估模式。区政府遴选出30名专家,组成分类定价工作组,展开充分调研,对各家矿山的资产摸底造册。为了确保公平公正,分类定价工作组收掉通信工具,实行异地全封闭讨论评估,区纪委和公检法机关现场全程监督。

  经过一周的紧张工作,确定把现有矿山分为9个类别进行补偿:一类矿1400万元;二类矿1230万元;三类矿1060万元;四类矿890万元……最小的九类矿300万元。张榜公示后,99%的矿主表示同意,只有极个别的提出不同意见,经说明后也表示认可。

  在内部整合方案无人领军时,北湖区党委、政府毅然决定引进战略投资者。2011年1月30日,历经3个月的艰苦谈判,鲁塘的资源整合终于尘埃落定:由中国建材集团按11.539亿元的价格进行补偿,原来的矿主全部退出,由中国建材控股经营。但预留个人股权3亿元,由原投资者自愿认购。

  2011年2月2日,首批补偿款10%到位。5月初,第二批补偿款50%到位。8月,所余40%补偿款到位。补偿过程中,由于思想工作细致,化解了1700个各类纠纷,150个矿井原投资人领取了补偿金,保证了整合工作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保驾护航

  鲁塘矿区整合工作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指定由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牵头,负责对鲁塘矿区进行重点督导。

  为了解决鲁塘矿区资源整合中遇到的问题,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多次召开厅务会,并邀请专家共同会诊,听取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关于鲁塘矿区煤与石墨资源整合总体思路、规划布局,解决采矿权设置工作中许多非常棘手的难题,从政策法规和可操作层面上掌舵,协调指导整合工作。副厅长尹学朗、总工程师彭悦、总经济师孙敏、执法总队队长范荣华等领导多次带领矿管处、地环处、执法总队等处室负责人,深入鲁塘矿区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整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市、区国土资源部门一直把鲁塘矿区整合规划和整合办证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多次向省厅汇报整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全力支持,在鲁塘矿区资源整合工作中同样功不可没。

  2011年8月,整合方案编制送审及采矿许办证办理工作正式启动,省国土资源厅及市、区国土资源部门为鲁塘矿区保留矿山的变更、延续办证审查工作开辟绿色通道,随到随办。为解决整合方案制定及采矿许可证办理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多次往返于郴州与长沙,以致坐武广高铁被郴州市国土资源局北湖分局副局长田贤益戏称为“打高的”。通过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共同努力,2011年11月,根据批复的整合方案,国土资源部门为中国建材南方石墨有限公司办理了全矿区保留的10个采矿许可权。

  如今,中国建材公司组建的南方石墨已进驻矿区进行重新规划,开展抽排水、技改扩能工作,即将恢复生产。整合取得了预期的成功。

  鲁塘的整合获得了上上下下的高度肯定。尹学朗说:“全省最不放心的矿区变成了最放心的矿区。”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豪迈地展望:“结束鲁塘时代,开创‘高铁时代’!”

  华丽转身

  随着民间采矿业的退出,鲁塘镇近年来正在谋求“华丽转身”,转变发展方式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从地下开采到地上开发,从黑色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由单一的矿业经济向多元化经济转变。

  鲁塘矿区整顿重组以后,省、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对鲁塘的地质环境治理高度重视,在下鲁塘、水车洞、碧潭、冷水、天堂5个行政村实施鲁水河流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以解决鲁水河流域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使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将鲁水河流域农村建设成生态村。同时,省、市国土资源部门下拨2424万元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用于处于塌陷区的太洞村搬迁及其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现在,曾经的矿老板何赞波和镇上的其他矿老板一道改行,由他牵头成立的碧香源油茶专业合作社目前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万亩。“我的近期目标是1.5万亩。去年第一批茶籽挂果出油500多公斤,平均80元/公斤。茶林全部成熟后,预计每年利润可达700多万元。我们现在推出了‘郴香源’品牌精炼茶籽油,很受市场欢迎。”何赞波对“弃矿从种”走油茶种植这条路充满信心。

  如何更好地引导镇内众多矿老板改行?鲁塘镇党委、政府在镇、村、组党员干部和矿老板中广泛开展“思想求解放、难题求突破、方式求转变、发展求科学”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种养殖业。

  镇里先后扶持兴建了陂副黄金梨基地、碧潭油茶基地、前进金银花基地、太山里养牛基地、新屋背养鱼基地等一大批精品农业项目。目前,全镇形成了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瓜果种植、药材种植和优质烤烟种植五大农业产业格局。

  鲁塘镇党委、政府还鼓励“二次创业”。鲁塘矿区重组整合后,闲散的民间资金达5亿多元,镇政府组建鲁塘股权投资中心,已融资7000万元,参股南方石墨有限公司,共同参与鲁塘矿区的煤炭石墨生产开发。下鲁塘、天堂、蕉塘、村头等村党员干部,牵头设立了七家公司,融资2亿多元,寻找门路,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市、区建设,投资办厂,有的甚至已经移师省外发展。

  此外,鲁塘镇狠抓劳务经济,千方百计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全镇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05人,2011年实现劳务经济4660万元。

  鲁塘,一定会驶入“高铁时代”。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