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已明确无误地要求我国装备制造业尽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不能在近十年中实现转型升级,将错失极好的战略机遇期。转型升级的核心在于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和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业的效率和效益,提升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将产业的发展建筑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转型升级是未来十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旋律,而实现转型升级必须找准着力点。转型升级涉及很多方面、很多问题,从宏观层面讲,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都是应有之意。当前,以下10个方面应是产业和企业的着力之处。
一、从生产型制造转向服务型制造
我国制造业是以加工、生产、装配及组装为主体的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亦如此。这种形态的产业,资源消耗高、环境影响大、效率效益低,而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是以产品制造与增值服务相融合的产业形态,即服务型制造。因此,我国装备制造业应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向加工、生产、组装环节的两头延伸,提升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为用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从高耗多污转向绿色制造
我国装备制造业虽不是高耗能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比起有些产业来,要小得多。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装备制造业是向各产业部门提供装备的产业,装备的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的节能降耗水平。装备制造业自身的生产过程同样要实现节能降耗,因此必须发展绿色技术、绿色工艺。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着眼,从设计、加工到包装、回收的各个制造环节都实现绿色化。
三、从注重量的扩张转向注重质的提高
在产业高速发展时期,往往注重量的扩张,注重市场订单的获得,而容易忽略质的提高,忽略内在能力的提升。量的扩张必然消耗过多的资源,实际上是难以为继的。当量的扩张、铺摊子的思路遭遇市场突变的情况时,更是处于危险境地。当前市场环境比较严峻,企业应着力于产品质量的提高,着力于企业素质的增强,着力于企业能力的提升,唯有如此,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应对环境和市场的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从重主机、轻基础转向主辅配协调发展
过去若干年的发展中,为了尽快获得市场份额,可以说是走了一条“逆向发展”的路,即先考虑满足市场需要、制造出主机交用户、关键零部件从国外进口。这条路使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但关键部件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约日益显现。近年来,主辅配协调发展的舆论和氛围逐渐形成,重视基础、重视关键部件的发展渐成共识。产业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应该说从“逆向发展”思路回归到重基础、发展关键零部件已经具备了条件。有条件的企业则应从主机发展延伸到关键部件的生产。
五、从类比学习转向自主创新
以往,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看同行”,一旦市场出来某种产品,很多企业立即跟上,马上同类产品充斥市场。这些企业的类比学习能力不能说是不强,但非长久之计。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市场终究青睐创新。类比始终在“红海”中拼杀,创新才能在“蓝海”中遨游。自主创新需要技术能力的积聚。加大科技投入、激励科技人员、注重技术能力积聚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基础。
六、从重硬轻软转向软硬兼施
硬件是有形的、易见的,软件却很重要但往往被人们忽视。技术改造时,盖厂房、添设备固然重要,但工艺、流程、管理及技艺更重要。同样的设备,不同的企业可以生产出品质不同的产品,关键在工艺、流程、管理及技艺的掌握。企业间的竞争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软实力的强弱,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软环境的好坏。软硬兼施,无论对于地区、对于产业、对于企业,都是提升自己的重要措施。
七、从偏重通用型转向发展专用型
通用型产品是装备制造业的大路货,也是多数企业所熟悉和擅长的,但也是竞争最激烈的。用户的需求不仅不断变化,而且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日益突出,通用型的产品已经难于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要求。
专用型产品针对用户工艺和工况,效率高、效益好、操作简便、功能精化,更受用户欢迎。相对于通用型产品而言,专用型产品也是一种资源的节约。企业需要不断开发适应市场、满足用户要求的各种专用型产品,既实现了差异化竞争,也调整了产品结构。
八、从熟悉传统产业转向致力新兴产业
装备制造业传统的用户是钢电煤化油,通用的产品是泵阀机釜器,主要对应重化工业部门的需求。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结构的演进,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的要求,一批新的产业正在孕育成长。新一代通信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及电动汽车等领域所需要的高端装备,有些刚起步,有些水平还很低,有些则很生疏。这些新兴产业所需的装备,前景诱人,将是装备制造业新的增长点,也是产品升级的重要方面。
九、从关注机械技术转向融入信息技术
机械工程技术是一门通用性强的基础性技术,是传统的技术。技术变革的日新月异,也给机械工程技术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活力,其中与信息通信技术的结合和融合,最为广泛、最为有效。机械产品中融入信息技术,从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到企业管理应用信息技术,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现实。如今,装备制造企业离开信息技术恐怕寸步难行。装备制造业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正在向深度和广度进发,仅仅关注机械技术的发展已远远不够了。主动积极地将信息通信技术与机械制造技术融合在一起,必将使装备制造业发生深刻的变化,装备制造业将跃上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十、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益管理
我国装备制造业就总量和规模而言,已进入世界前列,但产业的水平、效率和效益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不小差距。不少装备制造企业依然是粗放式管理、外延式增长,有些甚至还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精益管理就是把企业视作一个系统,寻求系统中各个环节、各个部分间的协调、通畅、精化,去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从而使系统高效运转。
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提升的过程。一个产业,也同样存在精益的问题,产业内部构成的协调、企业生产过程内外部环节的无缝连接、产能与需求的匹配等,都是一个产业能否高效运转的关键,也是广义上的产业的精益管理。我国装备制造业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益管理,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任务十分艰巨,还有一段漫长的路。
近几年,我在对很多地区和很多装备制造企业进行的考察中,深感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之必要和紧迫,深知当前战略转型期之难得和稍纵即逝。转型升级,只有每一个装备制造企业切切实实在以上10个方面不懈努力,才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