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未来的减排能力被现行的建设和生产模式“碳锁定”,并可能延续数十年,这将严重限制减排努力和技术的推广。
这份报告出自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下称“国合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途径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的三位核心中外专家为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英国国际发展部首席科学家戈登·康威(Gordon Conway)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主席斯迪格森(Bjorn Stigson)。
刘世锦介绍,“碳锁定”的含义是,工业活动和经济规模具有巨大惯性,通过建设寿命长达50至100年的基础设施,一个国家的技术和制度结构共同朝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系统演进。
分析表明,中国目前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在接下来的20年里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运营。在大规模投资的背景下,如果不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发展理念,一旦建成,在其整个寿命周期内就被锁定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路径上。
此间也有专家担心,在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一些以各种理由“死灰复燃”的高能耗、高污染排放的项目,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碳锁定”的状况。
报告称,中国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复杂,但在诸多因素中,已经被“碳锁定”的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利用效率低下等是重要原因。
“传统的建设和生产模式是粗放和低效的,导致了高强度的污染物排放。”报告称,尽管在过去20多年中,中国在能源效率提高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年平均节能率达到4%左右,但综合能耗仍只有30%左右,较发达国家低10%左右。
从能耗强度看,2007年中国单位GDP能耗由2005年的11.9标准煤吨/万美元,下降到10.48标准煤吨/万美元,但仍是发达国家能耗的5至7倍。
“所以,应尽早开始发展低碳经济,在发展中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合理的城市化模式和节约型的消费方式,走上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刘世锦称。
课题组的情景分析表明,如果中国不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到2030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8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80%。而如果中国走低碳发展道路,中国可以将2030年的能源消耗降低20%,达到44.7亿吨,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为5.9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