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价格松动后,光伏上游产能过剩的靴子终于落下。
5月29日,隆基绿能发布最新的硅片价格,相比4月27日,其两款硅片的价格降幅都达到了30%。中环也在6月1日公布硅片价格,最大降幅达到24%。
早在公布价格前一周,在接受36碳采访时,一位光伏龙头公司创始人就警告:“(产能过剩)可能是下个月,可能是下个季度,也可能是下半年。当然也有可能是到明年才会发生,但越发生得晚,可能下一轮过剩的程度就会越强。”
硅片价格下降似乎预示着,供需失衡的临界点已经到来。 正如上述光伏龙头企业当家人所说,发生越晚,过剩程度可能就越强。从去年年末硅料降价时,业界已经有产能过剩的预期,但因为石英坩埚辅料不足等原因,硅片的价格没有太大的波动。然而,硅片价格最终无法坚挺,产能过剩终于成为近在咫尺的残酷现实。
对于硅片降价,行业人士并不意外。
在持续扩张两年后,业内都在等待新一轮洗牌的到来。这场产能消化或许会持续一段时间。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统计,到五月中旬,硅片环节滞销的库存已经超过9GW,库存时间超过5天。而厂商仓库里的货物还在持续堆积。
这一个盛夏对很多厂商来说将寒冷刺骨。 过去几年盲目扩张或冒险“跨界”的厂商,会成为最早被冲击的对象。
产能为什么过剩?
从“双碳”提出后,光伏赛道变得拥挤。可以说,产能过剩的结果在公司们一拥而上时已经埋下伏笔。
如果梳理供需关系变化,位于最上游的硅料是最重要的瓶颈。硅料建设投产周期在供应链中最长,从建产线到产能爬坡最少要15个月,多则24个月。而硅片、电池建设爬坡周期为6-9个月,更下游的组件只需要3-6个月。
硅料一旦供应不足,会带动整个链条供需失衡。
2020年,因为新疆疫情停工等原因,硅料供应并没有太大增长。但因为碳中和政策红利,中国国内光伏装机量逆势上升,在那一年增速达到24%。硅料价格在下半年节节攀升,硅料价格到2020末时已经比年中翻了一倍。
硅料行业主要看几大龙头,即通威、大全、保利协鑫和新特能源的供应情况,这几家公司在2021年都只有少量新产能释放。
2022年9月7日,通威三期项目,为年产8GW晶硅电池片
需求端则热情高涨。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整个2021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了54.88GW,为历年以来年投产最多的一年。
下游大公司早已先知先觉地锁定硅料。2020年底到2021年,隆基、天合、晶澳、中环等几家龙头锁定了大全和新特近20万吨硅料,亚洲硅业2021年的2.5万吨硅料直接全部供给了隆基。
如果只是龙头们用长单锁定原料还不至于让供需波动太大。红利之下,不断涌入的新公司给整个市场加了把火。不少业绩平平的公司都想蹭光伏的热度,如过去做拖鞋的宝峰时尚和做汽车零部件的钧达股份都做起了电池。行业中还出现高景太阳能、华晟太阳能这样资本+行业专家+地方政府扶持的创业公司。
下游拥挤,硅料成为哄抢的资源,买到等于赚到。一时间,硅料产线成了印钞机,根据财报,通威的归母净利润在2021年翻了1倍,大全能源归母净利润翻了4倍。
头部硅料厂商纷纷扩产。眼热高收益的公司也“跨界”进入这个门槛极高的行业。如原本做玻璃制品的南玻A和信义光能也斥巨资建硅料产线。
不管是老牌龙头扩产还是新入局者,之所以争先恐后上马新项目,无非还是要争夺供需紧张的窗口期。一般来说,硅料成本在3-4万元/吨,最高时涨到30万元/吨,即便价格腰斩也收益可观。只要赶在硅料价格暴跌前卖货,就能获得超额回报。
产能过剩在行业大扩产的狂热之下终究无法避免。
大浪淘沙
对产能过剩的担忧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今年以内,隆基绿能的股价已经下跌40%。
即便如此,产能过剩后,龙头并不会伤筋动骨。
一般来说,和跨界新人匆忙入场不同,龙头有自己的投产规划,也有资金和资源支持,会尽量提前布局。以通威为例,它在前两年硅料价格处于低位时就开始扩产,新产能释放时正好赶上上涨周期。
制造行业中,越新的技术成本越低。对这些公司来说,扩产也是出清落后产能的过程。当硅料价格快速攀升时,它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入场,快速抢占份额。
更何况,在这样一个规模效应极其明显的行业,只会强者愈强。后入场的新人可以在行业极端缺货时获得订单,一旦供应短缺环节,将很难和成本低、政府资源深厚的通威、协鑫、大全竞争。
而处于更下游的硅片、组件行业,分化会更明显。隆基和TCL中环两家龙头降价后,其余公司只能跟随,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出清硅片库存。
显然隆基早就做好了抗冲击的准备。在接受36碳等媒体采访时,李振国表示隆基现金已经储备了约500亿元的现金,这是很多后入局者难以企及的数字。
寒意很快就传导至组件环节,根据业内人士告诉36氪,组件价格已经跌破1.5元/GW。价格战一触即发。
可以预想未来一两年,行业震荡会是常态。产能过剩最受伤的都是根基不稳的中小型公司。
残酷的洗牌时刻来临后,没能做一体化布局的“跨界”者和没有太高技术含量的下游厂商很难躲开巨浪。
2012年,光伏行业遭遇寒冬。根据咨询公司易恩孚的数据,那一次冲击中,光伏行业生产链重要环节的生产商数从901家锐减至704家。
同样的故事可能很快上演。光伏行业高速增长暂时告一段落。正如李振国所说,过去几年50-60%的暴增不可复制,也再难持续,行业必须适应自己适应10-20%的正常增速。行业进入常态后,过去几年投机、狂热的痕迹也会逐渐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