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Advanced Materials:纳米尺度的“钻戒”为超导量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法 , 超导量子器件|2023-03-01 10:54:01|来源 学术头条
摘要 近日,丹麦高等研究院与北京工业大学、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南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合作,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及微纳加工技术制备了纳米尺度的“钻戒...

       近日,丹麦高等研究院与北京工业大学、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南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合作,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及微纳加工技术制备了纳米尺度的 “钻戒”,并在这些 “钻戒” 中发现了金属-玻色半导体相变与非常规 “巨磁阻” 效应。这些发现为超导量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微信截图_20230301105230.png

       相关研究论文成果以 Unconventional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in Bosonic Semiconducting Diamond Nanorings 为题,已发表在科学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上。
       材料按其电学性质可粗略地分为绝缘体、半导体、导体和超导体。当温度降低时,因其非零的禁带宽度,绝缘体与半导体的电阻往往升高。金属作为良导体,其电阻通常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超导体在较高的温度下一般呈现类似金属的电学性质。在低温下,当超导体中的自由电子结合为库珀对且发生量子凝聚时,其电阻突降至零。当前,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超导磁悬浮列车,超导体也被用于开发先进的量子器件,如单光子探测器和量子计算机等。
       长期困扰物理与材料学界的一个问题是:库珀对的形成是否必然导致材料从金属态到超导态的相变?此问题在上述国际研究团队的合作下得到了解答。该团队选取硼掺杂的人造金刚石钻石)为原材料,利用先进的微纳加工技术,制备出了纳米尺度的金刚石环状结构(“钻戒”)。这些纳米“钻戒”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表现出类金属的电学性质,当温度降至其原材料的超导相变温度时,它们的电阻显著飙升而非突降。该反常相变的发生是由纳米“钻戒”对库珀对的拘禁造成的。库珀对的形成以自由单电子的消耗为代价,当纳米“钻戒”有效充当了库珀对的量子阱时,体系将“无电可导”,故而电阻飙升。因为这种相变与库珀对(玻色子)的形成以及动态息息相关,所以团队将之定义为金属-玻色半导体相变。该发现与传统的金属-绝缘体相变有本质的区别,后者往往由单电子(费米子)的局域化造成。
       伴随着金属-玻色半导体相变的发生,纳米“钻戒”展现了非常规“巨磁阻”效应。常规巨磁阻效应是由自旋相关的电子散射造成的,现今被广泛应用于电脑硬盘数据的读取。由磁性与非磁性材料组成的多层膜结构是硬盘读取磁头的关键组件,当该结构处于硬盘磁畴产生的磁场中时,自旋相关的电子散射会被抑制,导致结构电阻的大幅降低,从而实现对数据的识别和读取。与常规巨磁阻效应不同,纳米“钻戒”中的“巨磁阻”效应是库珀对的湮灭导致的。在外加磁场中,纳米“钻戒”中的库珀对被拆分成单电子,这些单电子的释放使得体系变得“有电可导”,从而电阻骤降。
       该研究揭示了一系列新颖的量子现象,拓展了对材料传统分类的认识,为超导量子器件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物理基础、材料平台和设计思路。丹麦高等研究院张固非教授发起了该项研究,并和北京工业大学柯小行教授、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廖梅勇主席研究员、比利时鲁汶大学刘立旺博士、中南大学李业军教授等人担纲了主要研究工作。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