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环、协鑫、京运通等部分企业上调硅片报价。以166mm的单晶硅片为例,最新报价达到2.7元至2.75元,较低点调涨约0.3元/片。
东吴证券认为,硅料价格大幅上涨和下游需求回升,推动了此次硅片价格集体调涨。新疆硅料厂日前因闪爆事故加剧供给紧张,一线硅料厂商已将致密料价格上调至70元/kg,复投料上调至72元/kg,平均涨幅近15%。下游需求方面,国内平价项目推动,以及海外市场需求回升,将大幅提升光伏市场装机量,预计四季度需求非常强劲。
从全球光伏产业链视角来看,中国已经牢牢占据光伏产业链龙头地位。2019年,中国硅片产量134.6GW,同比增长25.7%。
在硅片制造工艺流程中,核心设备主要包括长晶炉、截断机、滚磨机、切片机及分选机,其中单晶炉价值占比最大。目前,非210硅片单GW主设备投资成本约为2.4~2.7亿元,210硅片由于尺寸扩大及设备产能提升,单GW投资成本降低至约1.7~1.8亿元。
光伏单晶炉市场格局方面,晶盛机电优势明显。晶盛机电是全球光伏单晶炉龙头,供应了市场上除隆基外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2018年公司单晶炉收入19.4亿元,约是连城数控的3.5倍,且毛利率亦高于连城数控。
切片设备市场格局三分天下,光伏切片设备企业包括连城数控、上机数控和青岛高测,三者市场份额接近,合计占据了国内光伏切片设备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为实现组件功率持续提升,行业目前主要采用大尺寸硅片、技术更替提升电池效率两种模式。目前看,大尺寸硅片由于技术相对更成熟,产业龙头准备更充分,推广的速度更快。未来一段时间内,166、182、210等尺寸组件将会并行,但整体往大尺寸演化的趋势基本确定。
硅片尺寸不断变大背后的推动因素在于大硅片能够摊薄从硅片-电池组件生产过程中的设备、人工等成本,以及节约组件的边框、焊带等相关辅材成本,实现更低的每瓦成本。具体而言,国产设备在加工效率、加工效果等方面与进口设备不相上下,且相比进口设备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此外,与海外厂商相比,国产厂商还有贴近国内市场、售后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的优势。
总体来看,我国硅片设备国产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单晶炉、截断机、切片机等环节设备,国产厂商已具备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