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6日16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715例,累计死亡病例3045例,累计治愈出院53924例,现有疑似病例482例。而疫情发展至今,我们的注意力也逐渐从“何时复工?”、“我想上班”,“我离被裁还有多远?”、“工作挺住!”……转移到制造业企业呼吁“来上班,我管饭!我发补贴!口罩消毒一条龙服务包您满意!” 现在有工作的职场人都已经这么焦虑了,而那些年前就已经空档的求职者,年后希望快速换工作的求职者,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又该何去何从呢?在这之中制造企业HR们面对大批量诸如工人、高学历研究人员、外贸人员等应聘者,又该如何做出选择?公司人员配置的合理之道又在何方?
一、现如今的招聘市场形势
1、行业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有43%的企业预判业务受到一定冲击,劳动密集型、需要面对面交付的受的影响比较大,比如零售/消费、制造业、地产等行业影响严重。而反馈业务逆势上扬的企业主要集中在IT软件、生物医药、互联网/电商、在线教育等行业。
当然其中不乏有不少“重灾行业”的企业因为掉头足够快,也在本次疫情中降低了损失,找到了增长点,比如恒大、融创等房企的在线卖房营销。Top房企们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他们都在积极储备人才,迎接报复性增长。
2、职位分析
中高端候选人市场受影响不大,企业的用人需求依然比较强烈,特别是能够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实现增长的优质人才。复工以来企业手头都有不少优质项目(职位)。
在调研中,42%的受访企业表示,疫情对于当前招聘节奏影响不大,按照原有招聘进程推进,甚至有12%受访企业希望加速推进,主要以业务逆势上扬以及业务受疫情冲击不大的企业为主;另有三成企业表示会暂缓推进,其中43%表示恢复时间需要进一步看疫情进展及公司业务情况,30%表示要在2月底各项工作平稳后。
而面对接下来“金三银四”的招聘旺季,仅有10%的企业表示预期招聘数量比原计划减少,超过4成企业表示需要进一步看疫情进展及公司业务情况,目前尚不能确定;34%企业表示没有显著变化。
3、从职位方向来看 很多职位需求更强调跨界,比如你做市场的,新增新媒体、短视频、社群等线上营销经验;比如做线下教育的,现在强调线上教育项目经验。经此一役,所有职场人都应该重视学习技能,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性。
二、职场人求职动态
1、拒掉Offer,由多种因素综合决策,多为“不想将就”
在调研中从行业属性、工作职位、地理位置、工资薪酬四个方向进行了数据统计,发现近7成的拒绝Offer求职者并不是止步于工资薪酬。随着国家城市化的发展,求职者,尤其是95后的求职者,考虑“工作性质自己是否喜欢”以及“通勤时间长短”的比例更高,超7成拒掉offer的求职者对于自己的工作选择并不茫然,反而非常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大量数据背后展现的是对于职场的坚定而不愿意将就!
也有些拿到offer准备年后入职的求职者,由于新的工作地点正处于疫情爆发期,行业、企业发展也存在不确定性,出于家庭和环境考虑选择在本地求职,也拒掉了年前拿到的offer。
90后的职场现象为:“不是有工作就好,比起工作本身,更看重——我跟谁工作!和谁一起工作!是不是开心地工作!”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要求背后,实际上隐藏着的是对新工作的渴望和期待。
2、疫情期间职场人对工作流动的看法
笔者根据网络真实数据,总结客户目前的求职状态如下:现在可以看到在职的求职者大部分不急于求职,但是离职的求职者相对焦虑一些,希望早一点找到工作。不管怎样,大家都在为疫情过后的找工作做好了准备,对未来工作变动的信心犹在,面对职场的选择相对冷静。
三、企业需要关注的新趋势
1、远程办公
如果说17年前的非典让人们接受了网购,那这次疫情会让大家(特别是民营企业)接受并习惯远程办公。这也意味着未来职位候选人受到地域限制越来越小,企业HR在优秀人才招聘上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高效远程办公成为大家必备的一项硬性技能。
2、视频面试
这次疫情让视频面试成了标配。在调研中,78%受访企业利用线上面试及数字化管理工具等将原有线下流程场景转移到线上;44%的企业未雨绸缪,利用此段时间积极盘点招聘模式和渠道资源,为疫情结束后需求激增做好准备。但我们也要意识到线上面试和线下面试的差异性,线上容易造成面试双方信息差,给求职者或招聘者带来不稳定因素。
3、共享用工
在疫情期间,“西贝1000名员工去盒马上班”的共享用工被大众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考虑使用灵活用工方式,并期待通过调整部分岗位雇佣模式,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降低雇佣风险和雇佣成本。去年讲副业,今年说“共享用工”,这无不体现着共享经济时代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未来,人才将不再为一家公司服务,而是在回归市场上通过个人提供的技术和价值获取报酬。
丘吉尔说:“不要浪费每一场危机。”而在疫情期间,有的人在坐以待毙,而有的人却在自我救赎,在反思的同时,也在为未来大胆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