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第一个周末,今年的省级“两会”正式拉开帷幕。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规划收官节点,2020年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制定了哪些治污小目标?
北京
2020年,北京将继续以PM2.5治理为重点,聚焦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领域、重点污染物。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海绵城市建设,建成区20%以上面积实现70%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实施城乡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完成200公里污水管线建设,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2亿立方米。
同时,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持续开展雨污合流综合治理,严厉查处河道沿岸超标排污和偷排污水行为,巩固黑臭水体和入河排污口治理成效。实施新修订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因地制宜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体系,在全市90%的街道乡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加强重点地块风险管控,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详查。
重庆
在过去一年里,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6天;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7.6%;主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2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9.7%,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3%。
为进一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2020年重庆仍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包括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打好净土保卫战。通过牢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三大方面,重庆将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甘肃
14个市州所在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3.1%,3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碳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目标。
2020年,甘肃要统筹推进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突出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保护治理,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
广西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1.7%,PM2.5平均浓度下降2.9%。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96.2%,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90.9%,6个设区市断面水环境质量进入全国前十,城市黑臭水体消除率超过9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以上。
未来一年内,完成3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项目和100个行政村清淤疏浚治理试点建设,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强化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稳步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和扬尘治理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强土壤污染源源头控制,全面实施农用地土壤污染分类管理,严格管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
河南
发展短板加快补齐!实施工业企业深度治理项目3.1万个,PM2.5、PM10年均浓度完成年度控制目标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消除黑臭水体35处。
未来河南将确保完成年度空气质量改善达标,全面消除省辖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同时,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坚决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强化风险防范化解。
黑龙江
“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龙江最宝贵的原生态优势,让绿色成为龙江最亮丽的底色。”对此,黑龙江将坚持方向不改、力度不减,加快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其中,开工建设中俄界河治理三期工程和关门嘴子水库。加快三江连通工程论证,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加大水源地污染治理力度,巩固提升剩余7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水平,建立农村饮水安全长效运管机制。完成剩余存量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重点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任务。基本淘汰县级城市建成区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
浙江
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力争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和零填埋。在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方面,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培育美丽乡村示范县10个。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三年行动计划,提升208万农村居民饮用水标准,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85%以上,确保全省农村居民喝上达标饮用水。
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标志性工程,合力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推动衢州、丽水大花园核心区建设。此外,浙江还计划建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500个,新增城镇垃圾日处理能力2万吨。
湖北
2019年湖北省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110家,整治“散乱污”企业2172家,消除城市黑臭水体212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持续安全稳定供水。
未来一年内,湖北将努力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建设美丽宜居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