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培育钻石产业未来之路

关键词 培育钻石 , 金刚石|2019-08-23 09:52:32|来源 中国超硬材料网
摘要 前言从2018年戴比尔斯在珠宝行业突然推出培育钻石产品,一下在整个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相关话题热度一直讨论到现在仍未下降,其深远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中,添加了一个未...

       前言

       从2018年戴比尔斯在珠宝行业突然推出培育钻石产品,一下在整个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相关话题热度一直讨论到现在仍未下降,其深远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中,添加了一个未知重量的砝码,而砝码的真实重量完全是由商业的运作、人们的认知和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定。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没有人能说清楚会发生什么事情。

       要剖析一个类似潘多拉魔盒似的产业,目前没有哪个机构能完全说明白,对其未来更无法准确预测,笔者也是根据多年的行业经验,以本篇文章做为其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正向的方向做一个探讨,抛砖引玉来吸引更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从各方面将产业推向一个健康发展的道路。

       背景分析

       为什么培育钻石产业能在珠宝行业造成如此从高的热度呢,其关键的原因就是该品种的最大原料生产国在中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培育钻石毛坯的生产国,等于拥有了比全球所有天然钻石矿总储备还要大上几十倍的资源,在这个品类上一举打破了国外机构在天然钻石产业链源头的高度垄断格局,培育钻石市场的逐步成熟将改变世界珠宝市场的格局已经成为国内外一些知名预测机构的共识。

       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产业起源,培育钻石产业的基础——超硬材料工业产业。自美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次人工合成出单晶金刚石原料后,我国也于1963年合成出相同的产品。由于合成金刚石在航空航天、公路铁路、电子电力、石材建筑、机械能源、光学医药等国家基础行业内有重要的应用,所以各实力强国国都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和生产。

       我国合成金刚石产业主要集中在河南,主要归功于超硬材料行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河南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业内俗称“三磨研究所”)。该研究所的技术先后发展了黄河旋风、中南钻石、郑州华晶这世界最大的三大合成金刚石粉体材料生产企业,产量及产值都是在全球产业中绝对的领先。但是这个行业虽然看起来十分庞大,但由于产业较为单一、利润率较低导致进一步研发投入不足,新产品研发周期较长等问题,一直没有诞生成功突破转型的企业。

       超硬材料工业金刚石领域在高端应用,例如微颗粒筛选、光伏产业的晶圆线锯、教加工制造业的超精密刀具、军工产业的光学、雷达、陀螺仪等切削刀具等领域,中国一直处于落后,由于配套产业基础仍旧薄弱,追赶尚需时日,所以产业一直期待有一个快速切入高端应用的新突破口。直到去年戴比尔斯宣布进军合成钻石,打造培育钻石珠宝饰品新市场,这也撬开了中国培育钻石做为工业级超硬材料产业的一个新突破口。以低端合成金刚石产能为基础,利用新一代合成技术,延伸出合成大颗粒、高品质的合成钻石向高端珠宝产业进军,成为行业巨头的又一主攻方向。

       (专业背景知识补充:合成金刚石一般是指工业级金刚石粉料,可以直接在工业用途使用;合成钻石一般指大颗粒、单晶的人工钻石;培育钻石指净度、颜色都达到宝石级标准的合成钻石,专门为了与合成钻石大类细分而行业内达成共识的一种新称谓。这里用合成而不用人造,是延续了珠宝鉴定行业的一项国家命名标准,即对自然界没有产出的宝石用人造,例如人造钇铝榴石、人造钛酸锶,而自然界有对应产出的用合成,例如合成红宝石、合成祖母绿等。只有极少数例外情况,例如玻璃绝大多数都是人工生产,所以简单以玻璃称呼,而自然界产出的则需要冠以天然玻璃,珍珠也同样,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养殖,而非养殖珍珠则要单独加上天然来区分。)

       培育钻石这个全新珠宝品类的诞生,意味着从源头毛坯的制造设备、生产加工,到成品的加工、销售,都需要有产业链各环节及配套服务来支撑。但不同于以往珠宝行业新品类在行业生长的路径,因为有天然钻石这个巨大体量的成熟产业链运作体系摆在眼前,从本质上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又是几乎完全一样的产品,要走出从自己的珠宝产业发展之路,在行业乃至社会完全给予其明确的定位之前,都存在相当大的变数。这也正是很多珠宝企业高度关注培育钻石,但鲜有企业大量投入的原因之一。

       破局

       培育钻石作为全新珠宝品类走向消费市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取决于经济环境、消费人群、消费意愿,通俗的说,就是如何满足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

       结合未来珠宝行业相关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

       1)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在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背景下,仍有财富的积累效应;全球经济在中国一带一路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带动下缓慢复苏,欧美市场反弹强劲,都是产业机会;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从内向型产业为主转向全球化经营,是能否跨上新台阶的重要门槛;

       2)消费人群:消费人群及地区的分化日益明显;除了传统人群追求珠宝代表的爱情、平安、财富三大类需求外,随着90后新消费人群的崛起,个性化、特征化的小众珠宝也在快速发展;另外大品牌珠宝下沉三、四、五线城市,也会带动新一轮珠宝消费;

       3)消费意愿:消费意愿与消费人群结构、目的密切相关,未来珠宝消费动机的分化将导致低端珠宝饰品化,高端珠宝金融化;中、低端珠宝满足普通消费者日常佩戴的文化精神追求,高端珠宝将拥有更多的金融属性,来满足高端消费的资产配置需要;

       所以通过以上条件看,最适合培育钻石产业发展的定位就是:以新消费人群为目标,满足千禧一代小而精的个性化配饰需求为导向,进行全球化输出,才能准确抓住产业契机,做大做强。

       笔者根据一年的行业跟踪及调研,分析培育钻石产业大致会经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就是原始积累及产业扩张阶段;第二个就是品牌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阶段。

       先说第一个阶段,其特征就是市场混沌型竞争及供应链资源配置调整。目前培育钻石市场刚刚兴起,各路实力派生力军的杀入,呈现出一派浓浓的商机。培育钻石作为有别于天然钻石的全新品类,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会在未来行业里占据一席,各路高手也必然会有一部分转移到这条全新的赛道上再次挑战巅峰。其中最容易也最直接的变现途径,就是利用现有钻石市场来完成行业原始资本的积累。毕竟天然钻石已经是极为成熟的一个巨大的市场,简单的说,就是先利用培育钻石绝对的成本优势,先切一部分天然钻石市场。这种做法简单、粗暴但有效,因为培育钻石无论在外观、组成成分、基础属性上,都与天然钻石完全一致,目前除了极少数专业检测机构凭借多种大型光学仪器才能准确区分,单凭传统的肉眼+放大镜模式,两者的有效区分率不到20% ,以后随着合成技术的不断提升,这个比率将会持续下降。这种针对的消费人群也很明确,满足以更低价格得到更大、更优钻石的虚荣心,所以这个阶段培育钻石市场将会鱼龙混杂,利用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及其相似的特性,混淆二者边界,在终端市场上快速获利,称之为市场混沌型竞争。对生产方、加工方、销售方都不会刻意严格区分,市场认知教育主要突出钻石属性,产品展现大部分以消费终端所熟悉的天然钻石相同的套路来进行,就连培育钻石名称也还没有完全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体系所正式认可,仍处在市场监管的空白。所以现阶段供应链资源配置只会向快速、稳定、低成本的渠道倾斜,例如HPHT(高温超高压)设备的供应还是远大于CVD(化学气相沉淀)设备,种晶及毛坯的切磨等等,这些并不能带来产业升级,但可以为下一阶段逐步积累资金、技术和产业协作集群。

       第一阶段持续时间不会持续太长,毕竟切天然钻石的蛋糕只会遭到传统产业巨头的全力反击,而且市场定位的不明确不利于产业推广、做大,甚至引来市场监管部门严厉的监管和对不规范行为的查处和打击,等给培育钻石造成深刻负面影响时,再纠正消费认知就非常困难了。所以有识之士已经在规范行业发展方向上开始了统一行动,加上国内外经济逐步回暖和新一代消费理念的培养,结合国外巨头的战略部署以及行业资源的动向,这个时间应该在1-3年之间,之后将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即品牌化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阶段,才是中国培育钻石产业腾飞的阶段,下面重点分析一下这条未来之路究竟该如何把握,又该通向何方。

       其实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原始形态上就存在巨大差异,通过外观就能简单区分出来(见下图),而决定两者差异化市场定位的核心就是稀缺性。

微信截图_20190823094456.png

       在培育钻石诞生之前,天然钻石因其极端苛刻的产生环境、高昂的开采成本、高度的垄断机制,都造就了其市场极度稀缺的供应,加上国际巨头强大的营销力量和雄厚的资金实力,钻石成为珠宝行业一段时间内最赚钱的生意。钻石产品的形态、大小、价值都围绕着其稀缺性做足了文章。根据天然钻石最大量的八面体产出形态以及解理方向(即劈钻方向),最大限度的保留重量,人们不断研究了上百年,在这个基础上以现代五十六个面切割来展示钻石的闪耀与火彩,使稀缺的天然钻石资源与美观达到了最佳的平衡。

       而培育钻石从诞生之初,就是具有与天然钻石完全不同外观的,可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非稀缺材料。HPHT毛坯是规则的八面体与立方体的叠加形状(专业术语叫聚形),CVD毛坯就是简单的片状,生长特点分明,所以只有改变以往对天然钻石稀缺性的认知,才能真正突破稀缺性产生的形制限制,让培育钻石插上想象的翅膀。

       这个翅膀就是设计,在新零售、新消费来临时代,颜值将成为获得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利器,设计将突破以往的框架,以全新方式展现在消费者眼前,好的设计可以使产品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形象,也更能代表新一代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当下珠宝行业的工业4.0升级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培育钻石结合升级后的3D打印技术将给行业带来巨大的能量,使得培育钻石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款式等都会有别于传统珠宝的陈旧模式,将会更加贴近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珠宝行业未来的发展中展现耀眼的光芒。

       一旦脱离了天然钻石保重这个基本原则,我们可以将培育钻石生产、加工成任何我们想要的形状,比如国外Diamond Foundry公司生产的培育钻石毛坯整体直接加工而成的“Red”戒指,也有中国某厂家生产加工的培育钻石小猪,见下图:

微信截图_20190823094818.png微信截图_20190823095107.png  

       上面都是利用培育钻石非稀缺属性以及毛坯外观的特点直接加工而成,所以一旦把紧缚设计师们的稀缺魔咒打破,想象的翅膀才能绚烂多彩。目前新型合成方式已经成熟,把培育钻石生长的种晶(或称籽晶)用精密激光或水刀直接加工成想要的形状,在培育钻石后期生长中就能按照预定的形状成型,而加工种晶的难度将大大低于加工毛坯的难度,配合日新月异的钻石自动切磨技术,使培育钻石整个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直至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同时根据不同的IP,例如中国的十二生肖、美国的迪士尼卡通形象等,再结合优秀的传统工艺,例如珐琅工艺、古法金工艺等,做出与天然钻石完全不同的产品,对国内打“中国钻•中国造”的民族牌,国际市场利用一带一路形成的产业带打“当地IP+命运共同体”牌,去满足更广泛的全球化消费需求,这样才会真正迎来属于中国培育钻石产业的春天。

       挑战

       培育钻石产业的未来还取决于与之配套的第三方服务以及如何与珠宝产业升级相融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首先就是行业监管方对培育钻石市场地位的确认,这份确认代表着消费端能凭借强大的政府信用背书,更快的接受培育钻石这一新生事物。要监管就必先有规矩,即相关标准和行业协会,但行业协会平台还在筹备,而培育钻石的相关标准到目前仅仅还停留在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层面,要提升到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的层面,还需产业各方尤其是承担具体操作的各个国有珠宝检测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做出不懈而积极的努力;

       其次是培育钻石的毛坯切磨、加工,大部分还是控制在印度公司手里,国内已经有企业在研发更加智能、简便的钻石自动切磨技术,来有效降低加工成本,但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研发。所以当下最可行的办法就是生产方、加工方、设计方组成联合经济体(合伙制企业),共同投入,根据市场需要展开研发,研发成果申请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专利,然后共享专利、共同获益。同时向高新科技企业靠拢,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做大做强,彻底打破国外利用国内行业短板从中大肆渔利的如意算盘;

       第三点还有资本不得不提,金融时代如果没有资本意识,恐怕都很难走得迅速、走得长久。在产业发展初期,需要学会吸引资本、引导资本、善用资本,利用好资本背后的资源,尤其是一些已经上市的大型国企,资本已经成为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主导力量,借助资本的力量完成产业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才能在国际化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四点是培育钻石产业发展如何与整个珠宝产业的升级相融合,在以需代供、智能制造、协同生产、大数据营销的未来趋势中,产业的大数据、需求匹配如何更智能的服务于行业,则需要借助更多高科技的手段,产销供验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将会逐渐显现,在行业普遍缺乏高科技人才的情况下,如何吸引高科技人才进行信息化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结语

       培育钻石产业是刚刚加入珠宝行业中的一个新兴分支,从事人群大多是从原超硬材料工业金刚石产业跨界进入珠宝行业的“外行”,而原本珠宝行业从事天然钻石的人群对培育钻石的认知也还仅仅停留在“CVD”或“假货”上。随着国际培育钻石产业的频频发力,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牌也相继开辟培育钻石系列作为第二战场,很快将会迎来第一阶段的发展高峰期,中国培育钻石产业只要能抓住这一波机会,就能积累足够的资金、技术、人才,实现从跟随到引领角色的转变,在通往全球化的未来之路上迎来真正的光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