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公布了再次修订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年版)》。2018年版《目录》在2015年版基础上作了73处修改。这份更细更实、有“松”有“紧”的《目录》进一步明确了首都高质量发展路径。
此次修订考虑到便民服务,对东城区、西城区汽车清洗服务,以及中心城区五金家具室内装饰材料零售不再禁限。
北京:修订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
2014年7月份,北京市政府印发实施《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从源头上对非首都功能增量实行清单式严格管理。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该《目录》在2015年首次修订。截至2018年8月底,北京全市不予新设立或办理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达2.03万件。从严调控使采矿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比《目录》实施前的2013年减少近一半。
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 崔松光:《目录》实施后,新设市场主体逐步从在城六区聚集转向城市发展新区聚集。各区产业投资与功能定位更趋匹配。总体看,第三产业投资趋向海淀、朝阳、东城、西城区,第二产业投资趋向昌平、大兴、顺义区。
崔松光表示,本次修订突出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疏解的控增量、疏存量政策意见,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不放松。同时,将进一步细化管理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的高端制造业配套类产业、生活性服务业及城市运行服务类产业。
此次公布的2018年版《目录》按照“1+4”实行分区域、差别化禁限管理。“1”指适用于全市范围;“4”指在执行全市层面措施基础上,分别适用于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外的平原地区和生态涵养区。其中,首次将北京城市副中心单列,对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业等行业提出了禁限管理措施。
在“高精尖”结构方面,北京市经信委结构调整处处长唐建国表示,近年来北京陆续出台了高精尖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本次《目录》修订,与之紧密衔接,注重从产业链条、综合竞争力角度把握,区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链条环节,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精尖产业和环节予以细分支持,避免“一刀切”。
在制造业方面,除东城区、西城区外,全市范围内对研发、中试、设计、技术服务等非生产制造环节均予以支持,不再列入禁限;对新能源车整车、新能源专用关键零部件、工业机器人制造等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不予禁限;在化学纤维制造等7个大类的禁限管理措施中,对涉及国家和北京鼓励发展的新材料产品,为航空航天、军工和国家重大专项等配套项目不予禁限;对符合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在申办建筑业相关资质时予以支持,不予禁限。
针对房地产业发展,2018年版《目录》重申,东城区、西城区禁止新建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住宅类项目(棚户区改造、危房及老旧小区改造、文物保护区改造除外);禁止新建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公建项目。东、西、北五环路和南四环路以内的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禁止新建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公建项目。
此外,新版《目录》对保障城市运行和群众日常生活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予以细化修订。
北京市商务委规划建设处处长 张志刚:充分考虑民生保障和城市运行,对符合区域布局要求的城市运行服务保障产业,保留适当发展空间;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予以细化修订。
例如,在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业中,对保障城市运行的食品制造不予禁限。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中,对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等保障城市运行项目不予禁限。三环路内禁止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并将规划的城市物流配送节点、服务居民生活的末端配送网点等除外。考虑到便民服务,对东城区、西城区汽车清洗服务,以及中心城区五金家具室内装饰材料零售不再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