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回流水头的石材人为市场方带来了大量商户资源,但过热的行业发展态势究竟是虚火还是重新洗牌?当客户变成同行,本已竞争激烈的石材市场又将面临怎样严酷的考验?
恐怕没有一个如中国人这般重视地域属性的国家,既可从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为南方北方,又可从物流平台划分为包邮与非包邮地区,甚至为豆腐脑应该吃甜还是吃咸这种地区生活习俗都可以掀起网络口水战。
然而在石材行业中,是否能够从该地区的地质资源、区位优势、消费辐射范围获利才是关键,至于豆腐脑该吃甜还是咸,迎合客户口味才最重要。这样精准的商业眼光与不拘一格的个性,使得在近二三十年,中国石材人的足迹遍布国内乃至世界的每个角落,甚至可以说:有需要建设的地方就有中国石材人的存在。
如此火热的行业发展态势,却在近两年因国内环保政策影响而急遽降温。
仅2017年中旬,便不断传来山东莱州全面关停,平邑95%关停,荣成全面整治;湖北矿企全面整治;上海、重庆城区产业全面退出;天津无限期关停的消息。曾经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再建设贡献发展力量的石材行业,就这样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地步。数十万行业从业人员受直接影响,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本期特别报道将目光聚焦到这群特别的石材人身上,试图还原他们如今的发展轨迹,并探究石材人回流对于水头大板市场的深层次影响。
惊弓之鸟的保守路线
今年24岁的阿易是南安水头人,但从小就跟着做石材生意的父母在上海生活,跟他聊天时,有些闽南语方言他都已经忘了,只能转化为普通话表达。2016年大学毕业之时,正值上海石材产业遭遇清退前期,父亲便没有再把他带在身边,而是下放部分经营权,让他回到家乡水头宣传自有的新疆矿山石材品种——咖啡钻。
缺乏商场上的实战经验,以及新疆与水头之间跨越东西的物流距离,使咖啡钻的宣传之路变得有些坎坷。第二年,阿易便被将生意从上海撤离的父亲带到山东的另一座自有矿山上。“本以为是个新的开始,没想到成为了大趋势之下的‘草芥’。”微信视频中再看到阿易时,原先古铜色皮肤的他变得更加黝黑,他戏谑道自己现在的生活就是每天上矿山种树。
根据政府对于石材行业环保要求的相关规定,各辖区都会有因地制宜的行政举措,例如阿易父亲所经营的矿山就被勒令为:退山还林。但多数在外的水头石材人并没有这样的重资产规模,当环保铁腕政策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同样是扎根上海石材产业多年的陈伯并没有放弃,而是一路“退守”到奉贤区,继续经营小作坊。“一方面是放不下耕耘多年的资源,另一方面是小女儿还在上学,这里的教育资源当然比老家好。”当家里的亲戚不忍看到陈伯每年搬一次家劝他回去时,陈伯总是这样回应。
而更多的石材人在经历多次迁移之后,早已疲于应付。当环保政策大面积地铺盖开后,石材产业无论迁移到哪里,每经过一段适应期,便会如同宿命般迎来清退行动,成为大环境下的惊弓之鸟。到哪去?成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卖板相较于动辄投入上百万的石材加工厂,成本和风险较低,一旦发现品种不畅销就可以收手。而且作为水头镇的支柱产业,在这里做石材还是比较保险的,因此吸引了多数回流的石材人涌入大板市场。”盛达石业副总经理吕联煌分析道,在外的石材人大多会选择轻资产的经营模式,手上拥有一定现金流,回归水头之后如何选择投资方向就成为了重要的命题。从2017年中旬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寻求架子位转租信息的人就开始多了起来。尽管盛达石材城一期、二期的招商、续签工作已经结束,还是有许多回流的石材人想通过其他渠道进场入驻,目前水头大板市场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这样的观点得到了资深市场策划人吴家和的认同,“从外地回流的石材人都想求稳,也想找捷径,选择几个相对稳定的石材品种去经营成为了他们的一致选择。”
当客户变成同行
2017年不仅成为水头大板市场的春天,连国外的矿山上也变得热闹非凡。诸多生面孔的出现让原本已经略显疲软的矿山重新焕发活力,因为这些生面孔不仅有资金实力,采购方式也相对激进。
“国外采购荒料的渠道和信息都很透明,回流后的石材人很可能通过熟人介绍,买张机票就飞到土耳其去了,而且他们刚过去的时候,很多品种觉得只要价格便宜就是合适的,但其实做大板销售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年末刚从土耳其和越南两地出差回国的吕联煌分享了他这次在矿山上的见闻,“前两年生意还比较好做,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多石材人回流,矿山一度很消沉,采购方既可以要求品质,又可以讲价。但现在一拥而上的人多了就变成卖方市场,一组料里面不再以A货居多,而是BC等级的料都被掺杂进去了,导致很多熟手就没点料,但不懂行情的新人可能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常态。”
当从前回水头采购原料的在外石材人与大板销售方在矿山上相见时,就意味着双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客户逐渐回流变成同行,让本已竞争激烈的石材市场面对着更加严酷的考验。
“阿富汗黑金花85元/平。”
“奥特曼168元/平。”
“白玉兰198元/平。”
跌破眼镜的价格均来自大板市场上的商户清仓信息,这样的优惠对于消费者尤其是采购需求大的工程方而言无疑是个重大利好,却也使石材市场的价格战争更加混乱,而这些制造低价抛售现象的幕后操作者,大多是前文提到的:出现在国外矿山上的生面孔。
“比如一家专注做路易十三这个石材品种的企业,他会把价格调到底限吗?不会,因为这个石种是他们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但如果换成一个刚从外地回流、刚接触大板销售不久的石材人,发现自己从矿山上买回来的路易十三不好卖,他可能就轻易地调转船头,把这个品种低价清仓处理,再换其他的。”作为大板市场的经营方,吕联煌对这类市场乱象已经 总结出经验,“只有一家商户在打折的话,对于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如果多家商户同时抛售,那对这个品种的所有持有者都会造成冲击。”
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越多的同行涌入就意味着一起分蛋糕的人越多,从矿山到大板市场及终端消费者,石材人回流水头大板市场的影响如同多米诺骨牌般从头到尾地辐射着这个行业。
是虚火,还是深度洗牌?
多年前,吴家和决定协助策划鹏翔石材城时,正是水头大板市场行情回落的时候,架子位的租金价格不断走低,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情况。彼时的他并没有预料到大板市场会重新回温到如今架子位一位难求的地步,只想着先把鹏翔石材城按照前卫理念规划好,如适当放宽过道及架子位的距离,及注重购物环境体验等,这与当时拥挤不堪的老牌大板市场相比,可谓一股清流。
而近两年,随着水头本地石材企业的转型需求及石材人回流影响,水头镇滨海片区——水头西高速出入口沿线的企业纷纷掀起大板市场改造热潮,如万隆互联网大板市场、盛达石材城、麦石国际精品馆、康利大板市场、新成信大板市场等,尽管名称不一,但它们的相同点都在于:为原本已经被认为饱和的水头大板市场提供了更大的销售空间。
仅盛达石材城一期、二期的架子位便有11000多个;康利大板市场一期架子位更是高达17000多个,且两者都还在陆续扩建当中。近3万的新兴架子位体量还未将其他大板市场计入在内,但商户对入驻市场的需求却似乎永不餍足。
2016年9月10日,盛达石材城一期招商计划启动两天便鸣金收官,凯旋而归;康利大板市场自一期发布对外招商信息以来,已将近招满,二期预招商现如今也已提上日程。不断回流水头的石材人为市场方带来了大量商户资源,但过热的行业发展态势究竟是虚火还是重新洗牌?吴家和认为:明年秋季是个槛。
“现在大板市场还很活跃,因为需求在。但到明年秋季,该回流的石材人也差不多都回来了,市场会开始进入调整期,有一些地段优势不明显的市场,入驻率就会逐渐下滑,前几年就是这样,历史总是滚动前进。”吴家和预判,随着回流石材人找准方向定位后,市场将迎来新一波的自我调节,“秋收的时候,就看谁割谁的麦子了。”
市场秩序该如何规范
而在面临如吴家和预测的洗牌期前,市场方当下需要解决的不只是架子位供不应求的情况,还有随之而来的转租乱象。
尽管新市场不断兴起,但在正式开放入驻之前,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面对架子位每年一签、或者两三年一签的情况,想要入驻如澳盛、盛达、中闽、鹏翔这类热门市场,变得难上加难。除了等待之外,似乎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私下转租架子位。
“以最热门的澳盛市场为例,架子位转租的事情已经是屡见不鲜,甚至有的转过两三手。”一位不愿具名的商户说道,连环转租势必导致商户的租金成本上涨,对于已经进入微利时代的石材行业而言,这无疑是石材人身上被迫薅下的另一撮羊毛。
“即使大板市场的架子位越来越火,但我们也不会就地起价、上调租金。因为目前的价格已经是趋于合理的了,竞争这么激烈,商户的日子也很难过。”吕联煌认为,市场方需要为入驻商户换位思考,尽管盛达石材城因为初期制度规划合理,不存在转租现象,但行业自发对这类乱象进行限制还是很有必要的。
吕联煌的想法代表了目前大部分市场经营者的观点。“我们不希望鹏翔石材城是商户流动性大的市场,所以自开始以来便重视商户稳定问题,之前就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今年回流转租恰逢市场三期开启,为避免转租炒位现象发生,鹏翔决定实行合同三年一签政策。而且我们会定期召开商户会议,收集商户问题对应解决,意在更好地引导商户静心经营。”鹏翔石材城总经理姚昌贵如是说道。
溪石大板市场则通过重拳整治,从源头上杜绝转租现象。除了明令禁止之外,还严把出入库关口,对于未经过市场官方签约的商户,一律不允许进行出入库操作,而且通过对市场业务室数量管控,户室对位,双重手段共同遏制转租。
利与弊
“总体而言,石材人回流水头大板市场究竟是利还是弊?”随机采访了十位水头当地石材从业者,他们的身份包括市场经营者、策划人、工程商,也包括加工厂主及普通的劳务人员。
“当然是利大于弊,尽管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资金的回流却是实实在在的,许多加工资源随着云浮石材产业的关停也分流到了水头,年底订单反而更多了。”尽管对于明年的价格竞争、场地租金、劳务成本等有一定的顾虑,但石材人回流对于水头本土石材产业而言,无疑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而更多的人一直奔跑在路上,甚至从未细想过其中的利与弊,“入行了,就没想过离开,也没想过除了石材,自己还能做什么。”说这句话时,石二代小吴放下手边的计算器,又点燃了一根香烟。
文中提到的不具名人物都是真实存在于笔者生活中的鲜活角色,出于他们对于个人隐私的考虑,故隐去真实姓名。时代的洪流却是真切地影响着生活中每个具体的人,石材人回流影响的不仅是大板市场,还有与行业相关的每个家庭。对于他们而言,石材工作不仅是生存的饭碗,更蕴含着多年投入的心血和情感,无论这碗饭好不好吃,都不忍轻易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