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宝石之王”称誉的钻石,作为目前宝石中最珍贵的宝石品种,销售量居世界各类宝石之首一直以来对其人工合成的研究从未停止过。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人工合成钻石...
有“宝石之王”称誉的钻石,作为目前宝石中最珍贵的宝石品种,销售量居世界各类宝石之首一直以来对其人工合成的研究从未停止过。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人工合成钻石的技术就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且陆续生产出工业级的合成钻石,但由于大多采用的HTHP(高温高压)合成钻石工艺,所生产出的合成钻石或由于粒度太小或由于成本昂贵,一直未具有商业价值。与之相对应的是,工业及日常消费的需要却在日益增长,天然钻石的储量及开采均的难度却在不断增加,这样的需求矛盾成就了合成钻石技术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期,改进后的化学气相法(CVD)终于突破只能生产小颗粒合成钻石的瓶颈,商业级合成钻石就这样悄悄地进入了钻石首饰消费市场。与上世纪珠宝市场合成钻石的命运不一,那时合成钻石的成本远远高于天然钻石,当不小心以天然钻石的价格购得一粒合成钻石饰品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买赚了的感觉。而现今合成钻石的制造成本在大幅降低,中国本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金刚石生产国,随着合成技术的进步与成熟,每年生产的大量工业级钻石产品中,达到宝石级合成钻石的量亦越来越大。自2012年国内第一次发现首饰级合成钻石,合成钻石具备商业价值的事实已毋庸置疑。也正是从那时起,合成钻石饰品以深圳为源头辐射到全国各地,被冠以天然钻石在市场上招摇,再以等同于天然钻石的价格买到一粒合成钻石,那就不是买赚了而是被骗了。也正因为如此,国家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于2012年9月向国内65家重点珠宝检测实验室推出了CVD合成钻石排查检测方案,为我国的钻石消费市场全面提供技术支撑,为消费者的明白消费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鉴于天然钻石及合成钻石在形成条件上的不同,合成钻石中很多宝石学特征同天然钻石是不同的,这也是全面排查合成与天然钻石的主要基础。消费者在购买钻石饰品时,不妨重点关注一下所购钻石的内部特征,或许不需要送专业的鉴定机构也能得到些重要的信息提示。
一是钻石中的包裹体,天然钻石中的包体多为有色或无色的天然矿物的微小晶体,而合成钻石中的包体要么为金属(HTHP法合成)、要么是一些沿一个平面分布或杂乱分布的小针点;
二是生长残留,天然钻石饰品为了保重,往往会在腰梭的位置留下些三角形的凹坑(即天然钻石的原始晶面),而合成钻石则是类似于树枝状、橛叶状或密集排列的斜纹等生长纹理;
三是生长色带,在散射光照射下,天然钻石可见的色带一般表现为平行排列,而合成钻石则呈沙漏状或色带分层的现象。当然,这些只是消费者在临时应急的手段,要可靠的排查,还需要红外、紫外可见,拉曼光谱以及光致发光、阴极发光等专业的检测手段才能完成。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发掘了国人对钻石的消费热情,在合成钻石已经普遍进入消费市场的当下,合成钻石在继承了“恒久远”的属于同时,“璀璨”可能也是必然的趋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