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几日,有次在小区楼下买东西,付完钱我随口说了句:“你们这东西可不便宜啊”,对方说了一句话,一瞬间翻起了我的好多记忆:“放心吧!我们这里做的都是‘街坊生意’”。好多年没听人说起这个...
前几日,有次在小区楼下买东西,付完钱我随口说了句:“你们这东西可不便宜啊”,对方说了一句话,一瞬间翻起了我的好多记忆:“放心吧!我们这里做的都是‘街坊生意’ ”。好多年没听人说起这个曾经深深嵌在一代代中国人生活记忆中的词语了。
以前的“街坊”
“街坊”是和你住同一条街、同一个胡同、同一个村、同一个家属区的人,有可能你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但大家几乎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
“街坊”是那些来自五湖四海,虽然说着不同方言但下雨了可以帮你收晾晒衣服、床单的人;
“街坊”是你实在周转不开可以开口借钱、借米又不觉着难为情的人;
“街坊”是你放学了可父母还没下班可以先去他家里玩耍、蹭饭的人;
甚至,“老街坊”家是你可以放心托管备用钥匙的地方,是有了憋屈可以倾诉的地方,是谁家有了红白喜事一定要首先登门告知的地方······
因此有华人的地方都懂一个道理:远亲不如近邻,形容空间无法稀释亲密关系也一定要说:天涯若比邻。 现在的“街坊”
当然,随着所谓“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当我们再次提起久违的“街坊”啊、“邻居”啊这些词语时,的确是需要打上双引号甚至感叹号的。
君不见短短十几年时间,现在几乎所有的社区窗户、所有的临街门面恨不得武装到牙齿,里外几层的304不锈钢防盗网、安全门,更为可悲的是:住了三五年都不知道自己对门到底是干嘛的,这种现象在都市里比比皆是。
以前 VS 现在
以前的“街坊”那真叫“鸡犬之声相闻”;现在的“街坊”可以是“老死不相往来”,回到家把门一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小日子。
从这个层面来看,“街坊”其实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概念,它应该具备更强的精神属性。
以前的“街坊”之所以让人觉得温暖,是基于共同区域内人与人之间最朴素单纯的信任感;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各种欲望的不断滋长以及各种不合理现象的大量蔓延,人和人之间最可宝贵的“信任感“却日趋稀薄乃至于消弥怠尽。
这对生意人来讲不啻是最可怕的灾难,无论你做什么生意,这年头最大的生意成本既不是时间成本,也不是金钱成本,而是信任成本!
“你讲什么新概念,消费者都不信了,你请多少明星站台消费者都不信了,你在任何媒体上宣传消费者都不信了!是的,无论生意人怎么折腾,整个世界都TM不信你说的那套东西了!” ——杨晓东
回到“熟人社会”
谢天谢地!移动互联网“Duang”一下来到我们身边了,整个世界重新又变小了,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了微信朋友圈里、QQ群里、QQ空间里。
可这次的“小”和农耕时代的“小”还不一样,那时是因为人身被附着在土地上,人类没法走远,他的生命半径可能就是邻近的几个村庄,就像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初定义的“熟人社会”。
“熟人社会”的核心标志是“守望相助”且犯错成本极高,谁也不会让自己这张脸在左邻右李间臭掉,这点倒是和目前的社交状况极其相似。
朋友圈里的人虽然很多未曾谋面,但在微信群里也是三天两天的相互点赞、互发红包,俨然另一个“熟人社会”,而且每天发的内容基本以“正能量”为主流,“我”不是在参加各种高大上的活动,就是在积极锻炼身体,要不就在晒对这个世界的爱意和善意,最不济也是“我”又在读书学习或和谁正在大快朵頣。
晒这些内容无异于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
“我”过得很好,“我”充满激情和能量,“我”结交的人素质很高、“我”爱这个世界以及身边每一个人······等等,最终无非指向一个方向:“我”值得信赖,值得交往!
对“不社交,毋宁死”的那些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来说,想了解一个人太Easy了,搜一下他在社交媒体上留下的痕迹基本上对这个人的判断就七七八八了,这和农耕时代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到村子里打听一下何其相似!
结语:重返“街坊时代”!
我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的理解是:“品牌就是基于人格魅力带来的信任与爱!像“街坊”一样的信任与爱!”
适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时代,每一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初都应该清晰的确认:无论你做哪一行,说到底做的都是“街坊生意”。
在公开透明的互联网世界,我们的起心动念,坐卧起行都将无所遁形。走上创业舞台的那天,就是你“真人秀”拉开帷幕的时刻。
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都可以是创业家,你能为这个世界提供的第一个产品,就是打造一个更具魅力的自己,让你周围的“街坊”愿意用人民币为你投票!
如果你愿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街坊”可以遍及天涯海角,谁说“街坊生意”,只能是小本生意?!
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重返“街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