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一文读懂改革为何停滞不前

关键词 改革|2016-01-18 16:33:39|来源 新浪专栏
摘要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交流,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题目。最近大家看到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预测是不是都非常的悲观?我个人的感觉,好像是不论是对全球经济,还是对中国经济...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交流,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题目。最近大家看到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预测是不是都非常的悲观?我个人的感觉,好像是不论是对全球经济,还是对中国经济,都是弥漫着一片悲观的预期。这个悲观的预期到底对还是不对?

  觉得经济没希望的时候差不多就到底了
  从滞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确实让人忧虑。比如就业率、失业率这些指标还不好。从同步指标来看也不好,什么叫同步指标?比如说用电量,比如说铁路的运量,等等这些同步指标。中国经济也没有什么好转的迹象。但是从领先指标来看,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很多领先指标已经有触底回稳的迹象。
  哪些领先指标呢?我这里介绍四个指标:第一,新CPI和PPI,它们是消费的领衔指标。什么叫核心CPI,就是剔除掉食品和石油,原材料的物价指数就叫核心CPI。在目前来看,中国的核心CPI已经连续三四个月没有再往下走。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商品零售总额,就是总的消费可能在往下滑的趋势已经被扼住住了。它不一定向上反弹复苏,但是会在相对的百分之十一、十二的位置启平。
  去年11月9号我去国务院给克强总理,给一些副总理和三十多位部长做报告时我告诉领导,说中国经济虽然滞后指标还不行,虽然同步指标还不行,但是领先指标已经有企稳的迹象。那时候我预测消费可能不会往下走了。
  第二,PPI,这是生产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大家通常看它高或者低,或者连续46个往下行,这个有意义吗?有意义。但是有一点重要的是,PPI是投资的领先指标。如果PPI一直往下走,是负的,企业投资一定没有信心。在2013年底的时候,在2014年初的时候我发表了很多文章,对中国的经济作出了非常悲观的预测,也给上面领导提出建议。
  但是这时候主流经济学家告诉领导人的声音不是这样的,说这是新常态,虽然经济下滑一点,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在好转;虽然投资下滑的很快,大家消费占比,拉动经济的比重在好转。记得2013年听的最多的就是这三个字:新常态。后来新常态在国际上被叫做新平庸。
  今天这个题目是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家为什么愿意把新常态加上呢,这是中国的习惯。领导一说新常态,都跟着说新常态。这就是2013年、2014年做的至少不正确的判断,该采取措施的时候不采取措施,所以我们的预测哪有什么前瞻性。
  2013年就开始稳增长,把利率搞的那么高,把很多企业搞死了。2014年应该尽快降息,降准。我不是第一次跟他们不一样,他们那时候说新常态,我说经济完蛋了,赶紧采取措施,现在他们慌了,说还得三五年,我说就这样,到底了。
  这个在2009年2月份的时候也曾经有一次类似的经历,经过08年的金融海啸,全球金融风暴以后,全世界一片恐慌,当时温总理到处问什么时候见底?没有人敢说话。那时候可以看看我的文章,我说中国经济已经见底。2009年2月份,那是上一轮经济周期我不小心预测的底部。这次我看到同样的指标,所以我说中国经济增长最悲观的时候,有可能已经触底了。因为那次成功的触底,所以上级总理也请我到国务院给他们做汇报。
  第三,M1是价格领先的指标。什么叫M1?M1就是货币里最活跃的那一块,现金加国际生产。你如果想买房子,先把定期变成活期;想买股票把定期变成活期。否则没法儿买。所以M1就是经济里面最活跃的那部分货币。M1增速反弹意味着资产价格即将企稳。所以中国M1价格实际上从九月份就开始触底反弹。
  从六点几一直到十三、十五。M1反弹意味着消费复苏,意味着房地产价格跌不下去了,哪怕部分的中小城市的库存比较多,但是核心城市房子在涨,中心城市稳住了,所以房地产价格再往下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这些钱没地去。M1货币条件的改善就意味着资产价格就企稳的条件。
  第四,PMI指标。有的经济学家经常说库存线,就是PMI低于50就叫库存线,高于50就好。如果这么看的话,咱们大家都可以做经济学家了。PMI要分结构来看,比如它有新订单指数,有库存指数,还有原材料指数,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你想一想你在什么情况下是企业最差的时候?比如你突然发现订单没有了,东西卖不出去了,你会不会立马把厂子关门?
  我想你不会,你得先把原材料弄完。弄完后就不生产了,之后才是裁员等等的问题。所以经济什么时候降低,就是把原材料用完,存活都甩的差不多了,新订单开始起来了,那个时候就是底部,就是经济最差的时候。
  所以我们看到PMI这三个指数,在十月份、十一月份的时候,原材料到了历史新低,新产品在往上反转。从这方面中国经济其实已经用不着太悲观。最新的数据,在持续的改善。在十一月份我做了那样的判断以后,十二月份公布的十一月份的数据,商品零售总额实际上已经开始好转,十二月份数据也在好转,工业增加值也在好转,固定资产投资也不怎么下滑。实际上无论你预测消费还是预测出口,你再往低了预测,你2016年还有什么低的预测。
  现在房地产掉到个位数,快到零了,出口都变成负增长了,你还指望它烂到什么程度啊,所以它就往上走了。不要太悲观,黎明前的黑暗是最会的,觉得没希望的时候差不多到底了。
  这个到底有可能几个原因,待会儿我们再看。比如说看钢铁快不行的时候,看到煤炭快不行的时候,看到汽车、房地产快不行的时候,你有没有想一想为什么深圳的华为今年卖了一亿台手机?为什么它们快赶上三星了?我十二月份去深圳给它们市委市政府和整个市领导做汇报的时候,他们告诉我2015年财政收入增长超过30%。为什么超过30%?因为他有华为,因为他有腾讯,因为他有大疆无人机。不要看老的经济不行,新的再起啊。

  不要管市场说什么,政府觉得正确的就去干
  这就是接下来谈到为什么会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在经济连续下行五年以后会出来这么一个词?基本原理就在这儿。2010年以后美国经济连续五年向上反弹复苏,中国经济连续五年向下。在2010年1季度的时候季度GDP增速是正的13%。现在看到的数据是不到7,六点几。即便这个七也好,六点几也好,可能很多人还有水分,不一定是真的。到底是真的假的,我在这儿不做评论。反正我觉得这个东西对不上。
  用电量是负的,铁路运量也不行,最后居然也达到七了,到底七是怎么弄出来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懂。总之2010年以后我们经济很差。但是为什么美国很好,我们很差?有一个短期原因,有一个长期原因。短期就是美国连续量化宽松,2010年后降准、降息,还拼命发票子,经济好了。
  2010年中国在搞紧缩,2010年-2011年搞了一年紧缩,因为通货膨胀起来了,中国领导特别怕通货膨胀。2010年我给温总理做汇报的时候,我说要理性应对通胀,不要害怕通胀。96年以前中国叫短缺经济,所以在座的各位,包括总理,凡是上点年纪的,小学都读过通货膨胀怎么把国民党害死了,乱发钞票,所以政府倒台了。
  八十年代的通货膨胀又跟六四等等混在一块,所以领导一听到通货膨胀就吓的不得了。所以通货膨胀我讲了一同之后,温总理跟我说滕泰你讲的很对。当时我让他关心核心CPI,不要看紧缩。他说作为总理,既要关注核心CPI也要关注CPI,因为这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
  有两个东西可以让政府倒台:一个是官员腐败,一个是通货膨胀。这是通货膨胀在他们脑子里留下的极大的阴影。1996年以后基本没有通货膨胀了,物价起来好几轮了,你们家囤积过大米吗?短缺的时代早就过去了,但是物价为什么还有波动呢?因为供给侧。
  1996年以后物价波动主要是肉价格波动了粮食价格波动,而这个跟经济没有什么关系。母猪生不下来小猪,你给它发货币有什么用?粮食也是一样的,人工成本也是一样的,你们作为企业家看看人工成本涨了多少?中国工人工资平均每年长15%的话,对CPI推动是1.98,前几年大宗原材料涨的时候带动多少物价上涨?物流成本带来多少成本上涨?
  所以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粮食价格和猪肉价格的供给的波动,造成的物价的上涨,用总量的货币政策紧缩管什么用啊?所以过去十年我们每次物价上涨的时候上来就掐货币。在过剩的时代任何东西都不敢随便涨价,石油涨价它也不涨价,人工涨价它也不涨价。
  2010年我出了一本书《滕泰透视通胀》。发改委领导让我去讲课,给他们讲价格复杂问题。不能听忽悠,也不能骗老百姓,物价一上涨就骂多发货币等等的。所以2010年我们有两次紧缩。2010、2011年搞了一次紧缩,2013年搞了一次钱荒,把利率干到10%、20%、30%,经济可不完蛋了。
  人家在搞量化宽松,你在勒着脖子往死里掐,你的经济能好吗?全世界都在发钞票,美国、日本、欧洲,欧洲都负利率了,你怎么不骂骂美国人乱发钞票。所以中国经济学原理,环境很复杂。如果十亿老百姓认为钞票发多了,就搞紧缩,经济就完蛋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正确吗?所以决策一定要像朱熔基总理那时候,不管市场说什么,我只要认为正确的我就这么干,最后经济好了,老百姓还不是说你好。经济这么差,连续五年下行还搞紧缩,2010、2011年紧缩,2013年搞钱荒,所以经济下滑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这个。
  第二个,供给结构老化。2010年以苹果为代表的产业链进入扩张阶段,这个就是一个单位的供给层次刺激多个需求,所以迅速拉动美国复苏。光苹果一个公司贡献美国GDP的0.5%。中国太多的产业处于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阶段。
  供给成熟的产业比如房地产和汽车,供给老化的产业比如钢铁、煤炭,建筑等等。有效供给成熟的产业,一个单位的供给大体能刺激一个单位的需求,它能形成一个循环。那些供给老化的企业,一个单位的有效供给最多能够创造N分之一的有效需求。
  所以越多的资源往供给老化的资源投,中国经济运行效率就越低。所以除了货币紧缩政策以外,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经济颓势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转动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供给侧的结构性老化。
  供给结构老化是中国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所以改变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供给侧结构改革。所以到这儿我给大家介绍清楚了,为什么会有供给侧结果性改革就是这么来的。去年11月9号我去给克强总理做汇报,题目就是从供给侧改革出发,全面降低企业成本,开启经济增长新周期。会后我还强调,总理,一定组织新供给。人家苹果就一个企业。他说是是是。

  高层改革意愿绝对没问题,也没有利益集团阻挠改革
  除了扭转经济颓势之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共识,十八大的时候,回忆回忆2012年八九月份的时候,你们作为企业家你们在想什么?你们一定在猜测判断,新的领导人会怎么干?这个国家会往哪儿走?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当时都在猜测这个事情。但是新的领导在没有正式接任他又不好发布说什么东西。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看到上海的《文汇报》出现了这么三篇文章,在2012年8月份出了整版文章《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012年9月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动摇》。2012年10月份《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三个整版文章出来之后外行是不看的,你们估计也不看,不是说你们外行,不懂中国小圈子怎么传播,一般不会看《文汇报》这样的东西,这个理论本身也比较枯燥。
  这个文章的作者是我们中欧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十一月份十八大召开,十二月份我跟刘老散步,他跟我说了一下这个文章的背景。这是在习总书记在新的领导交替之前,刘老来了一趟北京跟他们做的交流,回去之后发表了这三篇东西。
  所以2013年以后大家清楚了,这届政府基本就这三个: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经济改革不动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因为这些行动,2012年的时候,人们对改革的预期一片憧憬。2013年的时候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提出来,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等等的。所以2013年的时候三中全会公报一发布,全中国对改革的预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两年以后,尤其是在去年六月份股票市场崩盘以后,整个中国的投资者、企业家和老百姓对改革的良好的预期降到了一个很低的低点。股票崩盘一是浇灭了很多预期,二是还有哪些方面有改善?当然有二胎政策放开,教育、医疗等等方面还没有改,改革的进程、速度和力度远远低于市场的预期。
  有人说是不是高层的改革意愿降低了,利益集团阻挠?我个人的看法,最高层的改革意愿绝对没有问题,第二,也没有任何利益集团敢于阻挠改革。没有改革完我觉得有两个原因,这就是2015年我发的一个报告,叫做扭转经济颓势,重聚代表共识。
  那篇报告的大概意思是,高层改革意愿没有问题,也没有利益集团阻挠,但是进行的预期,首先是顶层设计能力出了问题。我们有一个深改组,这有二十多人,除了兼职的,专职干部十几个人。
  古代我们知道,春秋有一个叫孟尝君养食客三千。人家一个孟尝君还养三千个专家。你推动这么大的改革,你怎么也得养三万专家吧?你弄十几个人就能设计全中国的改革方案?所以顶层的设计能力实际上是不够的。电力体制改革怎么改?你猜都不用猜,肯定是电监会牵头,那它就让国网参加,这样报上去,来来回回,来回出来一个方案,耽误工夫不说,你说能出来什么方案?所有的改革都是这样。所以我说顶层设计能力出了问题。
  第二个,发动基层。八十年代改革为什么搞的好?不是顶层设计出来的,基层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发表的这篇文章,很快看到了上层的回应,十月份五中全会前后,总书记召开深改组,我说建立高端智库,让云山接见25个单位,我看还是那些人,还是干那些活。这个事出来后很高兴,一是人家重视这个高端智库还挺好,第二,是这个做法,我给了两个评论,第一,端着架子,第二,没找对路子。后来也看总书记召开深改组的会,改革要发动基层。看了以后一半也是高兴,一半高兴不起来。你发动基层跟那十几个人讲有啥用?跑到深圳去说发动基层,这个就干起来了。
  总之,改革走到今天,因为低于市场预期,所以五需要一个新的东西来重新凝聚人们对改革的信心,重新形成改革共识。找来找去找什么呀?新自由主义不行吧,计划经济不行吧,凯恩斯主义也不行,最后只能供给侧改革。
  所以供给侧改革不但抓住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同时也是重聚改革共识的必然的选择。从实践效果来看的话,大家看到过去一两个月热,总书记提了后,一两个月全是供给侧改革,虽然大家不知道啥意思。我从各省给省里领导做报告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讲完之后知道了。但是这个的确起到了重聚改革共识的作用。中央经济工作就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方也讲,所以这起到了凝聚共识的作用,但是怎么改呢?
  我先介绍一下从我们三年前呼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怎么理解?2012年11月份的时候我发表了三篇文章,叫新供给主义宣言上中下。大致意思,经济如果继续沿着老的路,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执行的话已经不行了。投资也没有什么潜力了,消费也不行了,出口也不行了,但是如果看到这三个东西不行了,就认为中国经济完蛋了,那是错误的看法,因为那三架马车根本就不是财富的源泉,根本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那个只是价值体现的条件。就是没有出口、投资、消费的话生产了东西有可能卖不出去,所以才会影响经济增长。
  真正财富的源泉是什么呢?第一,人口和劳动。我们是财富的源泉,你们都是财富的源泉,大家创造财富的人是劳动,还有土地资源,第三,资本金融,没有钱投入哪来财富。第四,管理和制度,制度也是财富的源泉。第五,技术和创新,这些都是财富的源泉。当看到三架马车走不动的时候,发现这五大财富源泉还可以极大程度的挖掘。所以2012年11月份发表的这个。之后贾康他们也发表了一些,意思跟我不一样,他叫八双五并重,但是是哪个八双,他们找我合作好几年了,也没记住。在2013年又发表了这些文章,新供给主义的呼吁,就是从供给侧推动改革。
  为什么2012年发布这个东西呢?实际上在2005出版的《新财富论》也是对供给侧改革。08年发表《财富觉醒》也是推动供给侧改革。但是遗憾的是在上一届政府讲这些东西的时候没人听,他们只对经济运行的拐点感兴趣,对物价拐点感兴趣,他们热衷于搞经济的宏观调控。为什么选择在2012年11月9号发表文章,那是十八大召开以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第二天,召开之前也给他们递上去了。
  所以自古以来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所以新供给主义在特定的背景下才会引起时代决策者的关注。2013年为什么连续发表这么多文章,因为提出来之后得到了回应。2013年之后政府就开始沿着这个路走。到2013年7月份出版了《名富论,新供给主义百年强国路》。四个月之后三中全会内容跟这本书大部分内容吻合,像放松户籍制度等等的。为什么重合我不知道,因为我的书在三中全会之前,这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
  实际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的提出来,是今年十一月份。但实际上在2013年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是供给侧改革了。它没有讲让三架马车拼命跑,让五大财富源泉充分涌入。11月9好我应邀给总理们做了一个报告,从供给侧改革,全面降低成本,开展经济增长新周期。之后看到供给侧改革一点点热起来了,一直到在座的各位都对这个玩意儿充满了兴趣,但是又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
  接下来谈谈什么叫供给侧结构改革。新供给主义的一个理论就是供给能不能产生需求。古典的供给学派,萨伊那个时候认为供给能够自动的创造自身的需求,比如说一个企业卖了一千万货物,这是供给。这一千万货物会变成企业家收入、工人收入等等的。总之一千万的供给会变成一千万的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拿了这一千万不存在银行的话全拿来消费或者投资,存银行储蓄也会赚到投资。
  总之一千万的供给会自动创造一千万的需求。在这下来,经济不需要政府干预。这就是古典的供给学派。而新供给主义,认为供给不能创造等量的需求,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能创造。所以在供给老化阶段的时候就不能创造等量的需求。在供给约束的情况下也不能创造等量需求。比如大量的行政审批,行政管制,高融资成本,高税收,有这些约束的时候供给就不能创造需求。有抑制的时候,资金成本有抑制,管理等等抑制的时候也不能创造需求。
  所以从经济学原理讲,新供给主义认为供给不能创造等量的需求。新供给主义任务应该创造条件让供给创造需求。你通过改革减少供给老化,让引导新供给创造新需求,通过改革减少供给约束,取消行政审批,让供给创造需求,通过五大财富源泉改革,让供给创造需求。所以新供给主义是改革现有条件,让经济回复均衡。只要恢复了均衡,增长也就恢复了。
  什么叫新供给?我们老是讲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就是刚才讲的苹果手机,华为手机,这些新供给。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组织管理模式,新的业态,都算新供给。新供给才能创造新需求。
  我们主张未来经济增长在五点上,这个不是人类资源,而是人类的思维。像我今天在这儿做资源,我消耗什么地球资源了吗,但是它也是财富,因为你们得到了效用。所有的知识财富,所有的艺术品,其实都是一样的,它的财富的源泉不是艺术资源,主要不是地球资源,而是人劳动和人的思维。
  这五大软财富在美国经济里占了70%,在中国只占了49%。不要再生产那么多钢铁了,不要再生产那么多污染环境的消耗资源赔钱的东西了。未来我们的需求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而是精神需求。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才是最重要的,满足精神需求就靠这五大软财富。
  文化经济、信息经济等拼命往前走的时候,做传统产业就等死吗?当然不是。传统产业怎么办?全美国人都开着底特律的汽车,但是底特律的经济一片萧条。为什么全美国人开着它的车而它的经济一片萧条?在它一片萧条的时候汽车广告可赚钱了,汽车金融也赚钱,所以跟汽车相关的都赚钱,就是造汽车不赚钱,这就是硬财富的未来。
  硬财富的未来就是底特律,就是农业。小时候在农村,老人说没有农民种地我们吃什么,所以都觉得是农民在养活着我们。我告诉大家,全世界的农民都不交税,都是大家在补贴他们。我们吃农民的粮食,是我们在养活他们,还是他们在养活我们?
  这个从财富源泉角度一定要想清楚。如果一个村子里有一千亩地,按照现在的农业技术十个人耕种就可以耕种很好,产出达到一个最高的效率。为了社会公平和稳定,非得让一千个人在那儿干活,除了那十个人,剩下的990个人都在浪费社会资源。农民在养活我们,但是需要那么多人种地吗?你造汽车,谁不会造汽车啊?
  都会造汽车所以你不挣钱,但是有人挣钱,奔驰的前总设计师说,我们卖的不是汽车,我们卖的是艺术品,只是碰巧它会跑。所这的制造商挣钱。特斯拉也挣钱,它卖的是汽车吗,你买这个车是为了跑的开还是为了拉的人多,你是为了拉风,你是为了时尚,环保嘛。
  茅台你喝的是茅台,是好喝,是虚荣,还是社会品位,你们认为是好喝,我告诉你好喝值十块,剩下的900多块钱买的是什么。所以中国的制造业的未来在哪里?软价值。我们能吃饱饭了,也能穿衣服了,买西装的目的不是为了遮风挡雨,为什么花几千块钱买它?所以人们的精神需求怎么满足,这个才是未来。
  所以中国经济怎么转型,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我给总理作汇报的时候他理解的很快,克强总理说以前我们创造财富主要靠自然资源,现在更多靠人的资源,以前靠劳动,现在更多的靠智慧。很多人跑到日本买马桶盖,人家卖的不是马桶盖,卖的是健康。他简单的几句话就指明了中国的经济转型的未来。
  所以不管我们做培训行业,还是做制造业,都得知道未来转型的方向一定不是再用资源、环境、低廉的劳动去制造5%、10%毛利率的东西,而是怎么给它附加上更多软价值,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增厚你的利润。一个苹果手机在中国制造的硬件只有5%、10%,但是它卖的全是软件。
  宏观上来看一个经济的周期我们分四个阶段,这是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宏观基础,就是它有新供给形成阶段,新供给扩张阶段,供给成熟阶段和供给老化阶段。总之的话,一个经济的周期有这四个阶段。如果老是处在这个阶段,像美国2010年经济是好的,如果处在这个阶段就有问题。政府能干的为新供给侧创造条件,不是说把这个企业关掉,而是第一个给要素转移创造条件,第二个,怎么向社会政策托底,一个是放手要博,一个是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提出诉求有长期和短期。
  一是放松供给管制。像出租车牌照管理这样的行业在中国到底是几百个还是几千个、几万个不知道。所以每取消一批行政管制就会解放一批生产力,经济就好了。
  第二个,降低融资成本。中国的企业,中国的钱最多,但是中国的钱最贵。假设中国的融资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的话,中国经济增长会增长多少?中国企业会增加7千亿。降低两个百分点融资成本,企业利润增加一万四千亿。2013年就应该降低融资成本,他们搞钱慌。当然这个时间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利率在过去两年还是降了一点,上面这个是短期的,三月份才降。2014年11月份降息降准,2015年长期融资成本才降下来。降到现在我们还是全世界最高的,所以中国的企业仍然承受着高的融资成本。
  第三,减税。在美国82年季度GDP有十个点的上涨,就是里根政府减税。减税后经济有起来了。总之我们经济这么差了,中国综合税费40%,比发展中国家贵一倍。很多人说减税没空间,我看有空间。宏观税负37%,所以为什么不能降一点呢?所以在会上我提出来减税3万亿,减税,发债,助力未来,一箭三雕。
  第二天晚上国务院的文章用了我们的话,合理扩大规模。我们的财政赤字只有2.4%,欧洲和美国都很高。但是减税了以后政府得花钱,要么精兵简政裁公务员,如果短期减不掉,政府花钱怎么办呢?就发债,发三万亿债就完了。减税有利于刺激消费,发债可以吸纳社会闲置资本,过三五年经济又过热,又通胀了,开始还债,所以减税,发债,助力未来一箭三雕。总之我们有能力减的,不像有的专家说不能减。
  有专家到我们这儿里说要做供给侧调研,问我怎么调研?我说减税的问题不要问政府,问企业,把企业的呼声反映给领导。问政府,说钱不够花,哪行,它们永远不够花。最近高税收成本约束,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怎么办呢?要释放五大财富源泉才能开启经济增长新周期。怎么释放?一个是人口和劳动。减少人口的供给抑制,提高劳动供给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我们的人工成本过去十年涨了多少,我们家保姆现在都一万块钱。所以人工成本让我们丧失了很多优势。户籍制度也很重要,一个人在农村的人均GDP跟城市的相差5倍。相差5倍意味着什么?假设这个人从农村跑到城市找到工作,他对经济的贡献增长4倍。所以人口从低效率部门到高效率部门流动都是财富的源泉。你让不让他流动?如果他跑过来不给户口,不让孩子上学,档案乱七八糟一堆事,怎么流动?所以放开二胎是累计长期财富源泉。
  土地资源也有问题,老觉得中国没地,谁说中国没地,这么大国家没地?18亿亩红线,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现在开放的社会里,对粮食的安全观都需要改变,假设明天打仗了,那些国家会不会通过粮食禁运饿死你的老百姓?我相信现在没人干这个事了,现在人道主义了嘛。
  农业技术提高到这个程度,粮食不是问题了。老是几十年前的粮食安全观,几十年的通货膨胀观点。所以中国的土地不少,但是供给有问题。房地产拿到的地那么贵,连工业用地都那么贵,商业难道贵,企业怎么干?到底供给效率高不高,供给成本能不能降下来?跑到欧洲旅游,很多城市都在山上,我们现在城市都是平原占地,能不能改一下?好多农民已经进城了,村里的第还占着,能不能变成耕地?很多类似的问题不展开了。
  印度的钱贵有道理,因为它没有储蓄,中国有三四万亿的外汇储备,怎么我们的钱最贵,美国的钱应该最贵啊。我们的金融机构,我们的金融制度,我们的宏观的金融政策都干了什么。他们应该干的任务就是在居民,有钱人储蓄的部门和企业之间,用最低的成本架起一座桥梁,这就是金融意义。一句话概之。但是中国的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政策干了啥事?它们在二者之间挖了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
  所以这就是供给侧改革提出的减少金融抑制。制度也是,制度也是财富源泉,人民公社为什么吃不饱饭,联产承包责任制怎么就可以?因为人的积极性提高了,因为制度变了,所以制度就是财富的源泉。
  很多国有企业人到底在里面用30%的力气工作,还是用了50%?如果好好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把30%、50%的积极性变成100%,200%,谁说中国经济不行。所以从总需求分析框架的人,一说投资不行了,消费不行了,出口不行了,中国经济完蛋了。房地产不行了,汽车不行了,中国经济完蛋了。
  我告诉你们中国没有完蛋,取消一千个行业的管制,经济就回到8%、9%了。所以放松管制,降低融资成本,减税,中国经济短期立马能干好。有没有魄力干,五大财富源泉:土地、制度管理、资本、资源,这些东西,五大财富源泉都可以降低10%的供给成本。如果这五大方面都降低10%供给成本的话,你是经济增长能不能起来?所以这是我给总理讲的只有从供给侧改革,全面降低成本,才能开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周期。

  供给侧改革需要真抓实干
  供给侧改革需要真抓实干,不能陷入这几个误区,停留在概念炒作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中国很多人在干这个事。我干了十几年的供给侧财富论研究,三年来一直呼吁供给侧改革,但是没有动静。但是总书记一说全国人民一下热起来了。我不能在很浅的概念炒概念了,炒概念不能救中国,你得考虑供给侧改革怎么干。
  所以我们为什么出版这本书,这本书不是讨论理论,前面一篇是理论,后面是讲五个方面怎么改。我的前沿是写的如何把供给侧改革落到实处。所以不要炒理论了,应该真抓实干。不能让供给侧改革回到计划经济或者产业政策道路上来。一听供给侧改革很多部门就要伸手了,这就变成计划经济了。
  1996年的时候,我们1997年的时候,我们上上届总理还曾经限制过电力企业发展。03、04年的时候在拉闸限电的同时其在限制五大行业,谁生产钢铁好像犯了政治错误一样的。到了07年发现钢铁、水泥不够用了。
  我们限制五大产业的时候支持光伏产业发展,过几年发现光伏过剩了。凡是曾经限制过的后来都不够了,凡是支持的后来都过剩了,你说你干预的啥劲?所以新供给经济学不是让政府之手乱摸,不是让它放手。
  还有就是不能把供给侧结构管理和需求对立起来。在2012年我发表新供给侧改革宣言的时候,上来就是凯恩斯主义和货币改革误导中国。这个就是批评他们,为什么批评,因为我们是少数派,全中国都是三架马车,所以我们不批评一下,不撕开一道口子,没有痛点让他们感到难受的话,这个理论就得不到市场的关注。
  现在我们变成主流了,全都是供给侧改革了,人家需求侧都很难受了,都跑过来骂三架马车,这时候再去骂就是小人了。需求侧有没有用?当然有用了。在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政府投资还得扩大,在民生工程方面,政府还得扩大,货币政策方面还需要它降低融资成本,所以不能把供给侧就全是供给侧,一窝蜂。
  总之,再回顾一下刚才的东西。供给性结构改革,这次我觉得是玩真的了。你们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个口号,又是一个呼吁。供给侧改革不是把凯恩斯主义全面否了,而是让政府全面放手,要要素流动,降低成本还会继续,等等的,但是这个过程确实要克服方方面面的阻力。
  但是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供给这一侧可以挖掘的潜力非常大。供给侧改革能够得到深入改进的话,我本人对中国经济未来充满信心。五年前、十年前你不知道用苹果手机,三年前你甚至不你会用腾讯微信,五年以后的新需求是啥,新供给是啥,什么东西拉动中国经济我们也不知道。但是谁来创造这些东西,就是企业家。
  (整理自作者在2016北清大总裁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