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关键词 安泰 , 上市公司 , 科研院 , 新材料产业|2006-08-15 00:00:00|来源 新浪投资中国
摘要 材料是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材料工业在我国整个工业体系中占较大比重。高技术新材料已成为现代工业、国防和高技术发展的共性基础,是当前最重要、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

  材料是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材料工业在我国整个工业体系中占较大比重。高技术新材料已成为现代工业、国防和高技术发展的共性基础,是当前最重要、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之一。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科研院所转制的上市公司,致力于新材料产业。以技术创新体系为支撑,利用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不断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力度,以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为基础的科技产业已达到一定规模。
  
  科研院所改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决定指出,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要尽快实行企业化转制。在此之前,钢铁研究总院就已经率先将部分优良经营性资产单独划拨出来,于1998年组建成立了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继承了钢铁研究总院大量的科研成果、良好的实验条件、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等科技资源,也继承了钢铁研究总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转制使科技人员贴近了市场,及时感受市场需求及产品与技术的发展趋势。2000年股票发行上市,更使公司具备了科技实力与产业化能力的双重优势。转制企业的这一特性注定使安泰科技的技术创新体系既不同于研究院所,也不同于一般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安泰科技建立起真正以企业为主体、打破研发与产业化“两张皮”的创新格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泰科技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创誉、创利”--“三创”指导思想。并从战略高度对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活动进行规划布局,建立了由决策层、规划层、管理层和实施层四个层面构成的比较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项目市场化、目标国际化、成果商品化”是研发项目的立项原则。“开放与合作,流动与竞争,自由与有序”是技术创新体系倡导采取的运行模式。
  
  其中的实施层又分为相对独立的两部分,一部分是保留在各分公司的产品开发部,主要解决现有生产技术问题,包括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以及基于现有技术的新产品开发等。另外一部分是新组建的公司研发中心,作为集中、开放、共享的研发平台,主要开展前瞻性的新技术研究、重大产业化技术的联合攻关,以及提供外部合作的接口。公司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均占到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为产业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育出不少新的产业增长点,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91项。
  
  作为新材料领域国内重要的研发基地之一,不断推出新的科研成果,带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下游发展,也是公司需要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今年初,公司被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之一,目前承担着几十项政府委托的科研课题。公司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2004年与国内外十二家大学、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新材料研发战略合作伙伴联盟”。按照“面向企业、面向园区、面向社会”的指导方针,积极承接区域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任务,向社会提供分析测试、专业专利数据库检索、国际间材料标准与转换、中试试验和专家咨询等服务,使公司的研发中心逐步发展成为科技成果的经营与孵化机构,科技资源共享、集成与辐射的通道。
  
  安泰科技继承了钢铁研究总院五十多年的科研实践形成的研究成果,装备手段和人才队伍,延续和发展了严谨务实,求新探索的精神,使历史的文化和技术沉淀绽放出新的火花来;转制后迅速转换观念,调整角色,准确定位,得以在市场经济和企业化运行的环境中,始终注重研发,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事业发展;审视度势,及时做出的结构性再造和制度安排,使分层次的研发体系逐渐显形,并且保证了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始终站在各领域发展的潮头;以自主创新为主,并以此作为高技术产业建设的基础,使安泰科技的四个产业基地,十一条生产线无一失误,顺利建成并达产增效,成为事业良性健康发展助推力。
  
  公司在近几年的产业项目建设和研发活动中,始终注重调动组织优势力量,协同攻关、集成创新;注重正确处理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注重以技术创新体系为支撑,利用科研院所转制企业的综合优势,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外引内联,积极进行原始创新。
  
  1、集成创新为产业发展助力
  
  公司通过上市募集了近9亿资金,在产业化建设过程中,安泰科技以国际知名新材料企业为标杆,在项目选择上不盲目引进国外的产品和技术,而是在细致分析积累形成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基础上,从数千项成果中筛选出既有技术档次,又有市场需求,既有超前相对独占性,又经过中试考验的十一个项目,实施产业化建设。在项目建设中大量采用自主开发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线装备,十一条生产线无一失误,成功实现了从实验室技术到规模产品的转化,现已全部建成并达产。科技产业的建立使公司从1998年成立之初产业收入一个多亿,迅速扩大到2005年近17亿元。七年间,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53.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4亿元,累计向股东现金分配红利2.6亿元,转送红股1.9亿股,上缴税金1.6亿元,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股东和社会带来了丰厚回报。
  
  比如,在计算机磁盘驱动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通讯和磁力机械等领域广泛应用的稀土钕铁硼永磁体。1983年,由钢铁研究总院将国外最新的研究发现及时通报国内。1984年1月在国内率先开发出最大磁能积为36MGOe的钕铁硼永磁体,3个月后达到40.3MGOe。1989年3月又率先制得了最大磁能积为49MGOe的钕铁硼永磁体。自此,掀起了我国NdFeB永磁材料研究和生产的高潮。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在安泰科技启动NdFeB磁体产业时,研究发现铸锭组织是制约磁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速凝鳞片浇铸(SC)工艺是目前国际上制备高性能NdFeB合金的最先进工艺。公司在产业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站在国际最新技术前沿,摒弃传统的铸锭破碎粉末原料制备工艺,在项目开始阶段就决定自行研发制造500kg级工业SC合金炉,并提出不仅仅是要完成一项科研课题,而是要造出国际一流的规模生产设备。
  
  该技术一方面依赖于真空冶炼装备技术,另一方面更依赖于核心的快淬浇铸技术。该设备若采用从国外进口,需花费数百万美元。直接引进的好处是技术相对成熟,投产风险较小,但因为没有知识产权,不能升级改造,投产多台则投资数额巨大。钢铁研究总院自50年代就开始从事真空冶金技术的研究,公司拥有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真空冶金设备的专业人才,同时公司在快速凝固工艺制备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是国内最大的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公司发挥在真空冶炼和快速凝固等方面的综合技术优势,在仅了解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分工协作。经过短短的一年时间,在真空冶炼和快速凝固两项已有技术的集成创新上狠下功夫,一台完全自主研发的功能齐全、结构全新、精密控制的500kg级SC炉,率先在国内开发成功。通过该设备生产的SC合金,性能达到并部分超过了国外同类设备水平。该设备的成功研制也必将为推动公司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生产和市场拓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又如,在高品级金刚石单晶和专业级金刚石工具领域,高温高压人工合成金刚石技术出现以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金刚石单晶为核心原料的超硬材料金刚石工具得到了飞速发展,可专门用于传统工具难以胜任的特殊材料的加工,比如:钢筋混凝土、花岗石、大理石、陶瓷、耐火材料、玻璃等的切割、钻采和抛磨加工。应用行业包括了石油地质勘探、建筑施工 公路和市政工程、大型水利改造工程和家庭装修等广泛领域。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人工合成金刚石产量和石材等产品加工生产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但高温高压合成技术是发达国家向国外限制输出的技术,限于我国超高压高温合成金刚石单晶技术和装备的制约,二十多年来国产的金刚石单晶以及下游的金刚石工具,一直处于国际中、低端水平。
  
  在触媒(催化剂)的作用下,石墨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人工转化金刚石单晶磨料。传统触媒材料采用镍埚薄片状合金。钢铁研究总院所生产的NiMnCo片状触媒曾占据了国内50%的市场份额。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近几年来安泰科技充分发挥在触媒材料、金刚石单晶/聚晶合成、以及金刚石工具制造三方面的综合优势,集成推动下游整体技术发展。一方面,完全自主建成了国内第一台100Mpa超高压水雾化规模生产设备,制备出Fe基粉末状触媒,替代传统的Ni基片状触媒;另一方面,通过粉状触媒与粉状石墨构成的“合成柱”的系统研究,利用国产六面顶高温高压合成压机,替代国外普遍采用的两面顶合成压机,不仅使单位金刚石单晶产品产出的触媒消耗量降低4/5,单次合成产量提高了20%,同时使金刚石单晶的等级达到了美国GE磨料公司和英国Deerbebs的中高档产品水平;再一方面,作为国内最大的金刚石工具出口产品生产基地,控股公司安泰超硬金刚石制品公司,积极采用高品级金刚石单晶制作的大功率、高效率专业金刚石系列工具,打破了我国仅能生产低档DIY工具,不能生产专业级工具的历史,为促进我国金刚石单晶、工具以及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2、引进消化再创新,大幅降低投资成本
  
  引进消化再创新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的方式,也是利用后发优势降低时间成本、赢得快速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装备,但对引进装备的消化吸收不够,造成了企业不能自主地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安泰科技在引进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同时,非常注重及时组织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收效十分显著。
  
  比如,药芯焊丝生的设备的引进。药芯焊丝是国际先进的第四代焊接材料,具有焊接效率高、工艺性能好、焊接质量高、易实现自动化等突出优点,广泛用于船舶、大型钢结构和石油管线等领域的自动焊接。安泰科技在药芯焊丝项目建设过程中,首条不锈钢药芯焊丝的成形与拔丝线,以及首条碳钢药芯焊丝的成形线,采取从国外引进,投入近两千万资金,产能2000吨。随着产品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市场快速拓展,产品供不应求。在后续的规模扩产过程中,利用在轧钢领域的装备设计技术优势,结合超硬难熔领域的材料技术优势,对引进的装备进行了消化吸收后的二次自主开发,成功扩产新建了4条生产线。自主设计建造的新生产线,在工艺流程、电控水平、运行速度、配料精度、易磨损轧辊和聚晶拉丝模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进创新。不仅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而且每条生产线的制造费用仅为引进的1/4,产品性能、单条线的产能和设备使用寿命均达到或超过了原进口设备水平。2005年实现产、销药芯焊丝11000吨,产量和质量均居国内前列。
  
  再比如,单次产量达到3吨的真空感应熔炼脱气浇铸炉(VIDP)是高温合金冶炼所需的关键设备。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制造此类大型真空感应熔炼设备的能力。整套引进虽然没有风险,但不仅增加了上千万元投资,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学习国外先进装备设计制造的机会,失去了自主二次开发的能力。在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安泰科技没有采取全套引进的方案。在充分分析自身实力的基础上,项目组勇于实践,积极走与国外厂商合作研制、合作制造之路。经过多次谈判协商、说服外方,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发挥各自优势,对真空冶炼、自动控制、加料和结构主体等系统分工制造,合并安装调试。这样不仅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引进成本,同时经测试和运行考验,性能完全达到了原设计标准,得到了外方的高度认可。合作建造的设备还被编印到外方最新发布的产品样本中,成功实现了“引进+自制”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同时锻炼了队伍,掌握了相关技术,为今后的进一步改造和升级换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瞄准战略高技术,合作开展原始创新
  
  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安泰科技以金属新材料为主业,同时积极关注洁净能源、可再生新能源技术的发展。2005年,公司与德国一家企业签署了合作研发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协议。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创新企业,区别于单晶、多晶和非晶硅等传统光伏发电材料,采用基于CuInS薄膜材料的光伏发电技术。安泰科技利用自主的非晶纳米晶薄膜制备技术与其拥有的光伏发电技术相结合,旨在联合开发新一代低成本、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
  
  另外,05年公司还与TCL金能电池公司就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合金负极材料,与浙江大学就冠状动脉微创手术用带药介入支架,与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中心”以及英国瑞而公司就风能等领域应用的大型稀土永磁直驱电机的磁体研发等达成了具有原始创新性质的研发合作。
  
  通过这些国际、国内合作,公司积极迈向新的战略高技术领域,探索出了一条合作开展原始创新的新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的根本目标。面对未来,安泰科技作为新材料、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型企业,将始终注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科研院所的转制企业,将继续培养高技术人才,继续发挥研发与产业的综合优势,继续利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条件平台,集中突破,实现核心技术跨越,促进企业发展,带动行业技术进步。
  
  但一个企业的资源和实力有限。入世以后,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对国际贸易中更多的技术壁垒、专利壁垒和绿色壁垒等非关税贸易壁垒,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迫切需要外部的环境支持。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在产业政策、法制和信用、科技投入,重大工程攻关组织,以及对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加大保护力度等方面,加强环境建设,加快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应是政府技术创新投入与激励的主体。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也需要各级政府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发挥风险投入、组织推动、协调与监督等主导作用。促进企业与高校分工协作,避免重复研究,促进技术转移,实现利益共享,构建资源相互补充,承接关系清晰、运行高效和谐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中国新材料产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