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苗圩: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体系

关键词 苗圩 , 智能制造 , 制造体系|2015-12-03 10:37:05|来源 中国超硬材料网
摘要 工信部部长苗圩12月2日在《人民日报》撰写署名文章提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
       工信部部长苗圩12月2日在《人民日报》撰写署名文章提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是党中央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文章表示,“十三五”时期建设制造强国,要重点完成以下几项任务: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体系;着力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制造业质量品牌能力建设;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文章强调,应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在线支持服务。
       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科技咨询、第三方物流等第三方服务,增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文章还表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五大工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工业等战略性领域及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人才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方面,加快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实施,以重点突破带动制造业总体竞争力的提升。
       以下为全文: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苗 圩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是党中央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十分艰巨。《建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并且明确要求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制造业战略定位的新认识和重视实体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动力的坚定决心。
       建设制造强国,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调整,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谋求新一轮竞争中的有利位置。面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新调整和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新挑战,我们必须前瞻部署、主动应对,在新一轮全球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权。
       建设制造强国,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提质增效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实现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稳步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但也应看到,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不动摇,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以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保证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推动国家竞争力整体提升。
       建设制造强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支撑。制造业是实现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和保障国防安全的基础所在。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成为经济大国和强国,制造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保障。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制造业这一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十三五”时期建设制造强国的重点任务
       《建议》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基本要求。制造业发展必须以创新为基点,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构建产业新体系,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十三五”时期要重点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体系。《建议》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这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方向,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继续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以实现重大产品和成套装备的智能化为突破口,以推广普及智能工厂为切入点,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构建新型制造体系。
       着力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工业基础包括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技术基础四个方面,其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一直是我国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工业强基工程。要按照《建议》要求,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应用牵引、平台支撑、重点突破,攻克一批先进基础工艺,解决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推动企业协同创新,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产品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备水平,提高重点行业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强制造业质量品牌能力建设。《建议》提出,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这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塑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内容。应针对重点行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装备等的推广应用,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改进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提升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塑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
       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这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着力点,是培育新产业新动力的重要方向。《建议》前瞻部署了“十三五”时期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提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要按照《建议》要求,引导集聚社会各类资源,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实现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明显提升、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基本实现自主研制及产业应用,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议》指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这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领域,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应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在线支持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科技咨询、第三方物流等第三方服务,增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建设制造强国需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认真落实《建议》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完善政策措施,营造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十三五”时期,尤需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国家战略,需要动员整合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资源,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又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业管理方式,完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形成共同推进的合力。为此,应进一步创新和改进宏观调控,抑制股市、房地产等领域的投机泡沫,引导社会资本向制造业汇聚,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做优做强。推动产业政策由倾斜型向功能型转变,重点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创新创业、加强公共服务。创新和改进政策支持方式,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等模式,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创新和技术改造,更好发挥国家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实现淘汰落后产能法治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既要针对当前发展的薄弱环节,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布局和系统谋划,梯次推进、分步实施。“十三五”时期的重点是,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增强优势领域竞争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瞄准未来10年乃至30年的发展目标,扎扎实实打基础,认认真真抓创新,努力占据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力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又要整合资源,加强分类指导,明确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关键共性领域和重点行业率先突破。应明确创新发展方向和区域发展重点,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引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差异化和梯次发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五大工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工业等战略性领域及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人才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方面,加快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实施,以重点突破带动制造业总体竞争力的提升。
       坚持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制造业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焦点,建设制造强国既要坚持开放合作,又要坚持自力更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发展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更好地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经验,倒逼国内改革创新。应把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提高利用外资和国际合作水平,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