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加快制造业大省建设

关键词 河南 , 制造业|2015-06-10 10:16:14|来源 河南日报
摘要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对制造业产生巨大冲击,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我国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把《中国制造2025》计划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大省,抓紧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河南制造由大变强,对于提升河南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意义重大。

       紧紧把握河南制造业发展的黄金10年

       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深度应用和跨界融合,未来10年既是河南制造业发展的机遇期,也是河南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黄金时期。

       河南制造业进入黄金10年战略机遇期。目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加速推进和以发展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阶段,推动河南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智能制造技术、“互联网+”创新制造业发展新路径。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以及“互联网+”对产业的深度渗透形成的新产业,掀起跨界竞争,冲击甚至颠覆传统制造业的行业地位。这为河南借助“互联网+”大力培育制造业业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提供了新路径。二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实施阶段,将极大地提升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地位,河南作为内陆重要的战略腹地和路桥通道的核心区域,通过强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技术和市场合作,将极大拓展河南制造业发展空间。三是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创新创业战略构建制造业发展新环境。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提出培育打造创业创新和改造升级传统“双引擎”,构筑了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的系统性、普惠性政策体系,为河南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河南制造业有能力抓住黄金10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努力,河南制造业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从轨道交通、智能电气、风电等高端装备,到汽车、手机、冰箱,再到女裤、火腿肠、速冻水饺等日常消费品,许多行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为河南制造转型升级奠定了重要支撑。一是基础雄厚。目前,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其中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2014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5096亿元,同比增长10%,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2.6%。二是创新能力较强。目前“河南制造”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在输变电设备、大型矿山设备、大型农机、轴承、轨道交通部件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许多高科技产品进入航空航天、航海、能源、大型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领域。三是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3D打印、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改变了河南传统制造业赢利模式。如中信重工利用物联网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设备、人员联系在一起,“核心制造+成套服务”的模式形成了中信重工在产业链当中新的增值点。

       但也应看到,河南多数制造业规模虽大,但产业档次仍然不高,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以低成本换取规模的扩张,还处在产业链中低端,一些企业仍然使用相对落后的生产设备,缺少数字化、智能化的高端技术支撑。因此,河南需要紧紧抓住制造业发展黄金机遇期,强化互联网思维,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制定《河南制造2025》行动计划,提升河南制造业发展水平,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变。

       突出重点,尽快在优势领域取得新突破

       根据新形势下国内外制造业发展趋势,按照“产业共生、协同创新、智能制造、品牌升级、服务增值”发展思路,重点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促进河南制造业的转型提升。

       提升制造业集群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围绕河南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大力发展高成长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向产业中高端、定制化规模生产转型,迈向先进制造业。一是打造一批“百千万”亿级制造业集群。重点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汽车、服装服饰等领域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围绕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等前沿领域,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超千亿级产业集群。围绕物联网、3D打印、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超百亿级产业集群。二是实施“智能工厂”建设工程。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依托物联网或工业互联网,将工业化产品、工厂机器设备,通过无线宽带和移动网络联系在一起,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三是实施发展载体升级工程。河南位于“一带一路”互通互联的交会地带,也是新丝绸之路横轴、京广纵轴的交会地带,这两个带状区域也是河南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等先进制造业布局最为集中区域,可以作为引领全省制造业升级的先导区,率先实现产业提升。

       把创新驱动作为制造业升级的动力之源。通过“政、产、学、研、金”等多部门协同创新,建设公共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开发标志性重大产品,重塑河南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一是推动技术创新。目前,河南制造业的当务之急,在一些具有技术优势的领域,如超特高压电气、煤矿装备、中高档客车等产业,通过原始创新、材料创新、集成创新,保持持续的领先能力;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如肉制品、面制品、服装等产业,逐步改变过去依靠低成本的竞争战略,通过品牌和营销创新,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化;在锂电池、超硬材料、多晶硅、生物疫苗等一些新兴产业领域,紧跟国内外前沿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新优势。二是推动服务和品牌创新。河南汽车、服装、食品、冶金等产业多数仍是中间的制造环节规模大,而两端能力较弱,一方面是大多数企业长期重生产而轻服务,另一方面也是河南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不发达所造成的。因此,加快向价值链前后两端延伸,注重品牌建设,这是河南制造业实现由大向强的必然路径。三是推动管理和流程创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深度应用,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虚拟网络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和售后服务高效连接,彻底改变或颠覆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流程。传统产业也好,新兴产业也罢,未来制造业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行业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积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一是扶持行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加快行业整合;鼓励龙头企业以“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扩张重组、产业(产品)升级、技术扩散”为重点,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扶持龙头企业改制上市或到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挂牌交易,依托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培育精益型小巨人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领域,选择一批不同行业的“专精特”中小企业予以重点培育,使其成为“小巨人”。三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支持龙头企业或中小企业抱团开拓国外市场,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打造国际型企业。鼓励企业赴海外参加专业性会展,设立境外营销网点,开展国际商标注册和国际品牌并购。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向境外拓展,做大做强E贸易,将河南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四是加快省属控股、参股制造业企业改革,组建行业集团,提升国有经济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河南制造业升级发展

       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河南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核心,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推动河南制造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技术创新。河南是制造业大省而不是制造业强省,究其原因就是创新水平和产业化能力不足。针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问题,河南应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和基础性研究,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二是推动绿色、智能制造发展。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积极发展绿色园区,推进产业集聚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同时,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制造、经营、销售等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

       三是加快向服务型制造延伸。针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河南应以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文化创意和软件园区、电子商务园区等为主要载体,着力引导商务、金融、研发、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促进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形成一批服务型制造业企业,鼓励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推动企业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助推“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变。(作者系省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