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回潮。近年来,主要经济体之间掀起商签自贸协定潮流,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措施有所增多。同时记者也了解到,...
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回潮。近年来,主要经济体之间掀起商签自贸协定潮流,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措施有所增多。
同时,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制造业发展陷入困境,在全球经济脆弱复苏、国际贸易总体低迷的背景下,各国倾向于通过保护本土企业、促进就业的做法重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依然严峻。
遭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
尽管二十国集团峰会数次延长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但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和企业困难,继续想方设法限制进口,将国内市场留给本土产业。
据英国智库 “全球贸易预警(GlobalTradeAlert)”近期统计,金融危机5年来,二十国集团成员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中,近90%仍在实施;截至2013年8月19日,世界各国新出台了近300项以邻为壑的贸易措施。
据世贸组织发布的第九次贸易限制措施监督报告,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各成员共采取109项贸易限制措施,覆盖全球进口商品的0.5%,其中新贸易限制措施数量达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值,以反倾销调查为主的贸易救济调查仍是贸易限制措施的主要手段。
自2008年10月以来,二十国集团成员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影响全球货物贸易的3.6%。制造业依然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其中电气机械及零件、机械设备、化学产品、光学及精密仪器四大类产品在全部限制措施中的比重达58%,旨在刺激本国产业复兴的贸易保护主义仍在上升。
在此情况下,最大的发展经济体中国也不能幸免。2012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遇72起贸易救济调查。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涉案金额上看,均超越2011年。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出口产品共遭受6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59亿美元。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55起,涉案金额243亿美元,增长近8倍。
从调查发起国家或地区来看,2012年贸易救济调查主要由美国、欧盟、巴西、印度、加拿大、阿根廷以及泰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发起。涉案产品也从传统的农产品、低附加值工业品拓展到大型企业及高附加值产品。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已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今后出口结构向重工倾斜
中国遭遇如此多的反倾销调查,与中国外贸产品结构紧密相关。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多为茶叶、猪鬃、矿产品、土畜产品等初级产品以及“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产品,不像日韩,产品一开始从本土市场做起,然后慢慢向海外扩张延伸。这使得中国外贸与其他国家不一样。
也由此,中国的外贸产品数量多,但品牌少。在《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有60多家企业入围。但在每年公布100强制造品牌的Interbrands杂志中,尚未见中国企业身影。
2013年,中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上作进一步的转变,即把先在本土发展起来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向外推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多次扮演“超级推销员”的角色。
11月4日,在“总理公开课”上,李克强说,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仅要卖鞋帽和一般加工品,也要卖制成品特别是中高端制成品。
这些高端制成品大多数是重工产品。
11月30日,李克强总理结束欧亚之行,在出访的120小时里,安排了53场外交活动,推荐中国产品,这些产品包括高铁、4G技术、核电、水电、风电、光电等,并收获多笔大单。
2013年10月9日~15日,李克强出访东南亚时,推广了公路铁路、通讯能源、油气开发和泛亚铁路建设合作;10月23日在印度时,讨论产业园区和铁路建设;10月25日会见蒙古国总理时,提出连通两国铁路公路以及天然气和电力输送。
中国在这些基建和重工产品上具备了多年国内发展优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入世必将促进轻工业品出口,重工业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国不具备比较优势。但过去数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其中,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成套设备尤为突出,如轨道交通设备出口订单逐年增加;发电机组、水泥生产线、大型油轮等装备制造业出口也取得快速增长。
经过10多年的 “再工业化”,“中国重器”开始走出国门。根据龙洲经讯的研究,中国重工业产品出口从2001年的29%上升到2011年的38%,超过了轻工业产品和电子产品。
中国下一步的出口结构,在向重工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