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在由江苏省科技情报所、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举办的新材料政产学研贸合作论坛上,专家学者将讨论的焦点聚焦在石墨烯上。东南大学教授倪振华介绍,特殊的性能让石墨烯成为材料领域的“...
近日,在由江苏省科技情报所、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举办的新材料政产学研贸合作论坛上,专家学者将讨论的焦点聚焦在石墨烯上。东南大学教授倪振华介绍,特殊的性能让石墨烯成为材料领域的“新贵”,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触摸屏、电子器件、储能电池、显示器、传感器、半导体、航天、军工、复合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用武之地。业内人士预测,石墨烯一旦量产,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新兴产业。巨大的市场前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石墨烯的研发和投资热潮。在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方面,江苏已在“小试牛刀”。目前,泰州成立了国内首个石墨烯研究与检测平台;常州市成立了石墨烯研究院,是国内首个基于石墨烯材料及应用的产业化基地。
尽管研发和试产有所突破,但大规模制备高质量、大尺寸、低成本的石墨烯,仍是产业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多位专家表示,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技术工艺还不成熟,没有达到一致性的品质,而且成品面积都非常小、成本居高不下,暂不能适应工业化应用。
倪振华认为,江苏高校在石墨烯领域的研究比较领先,可以联合产学研各方尽快取得突破,制定行业标准,掌握话语权。目前,由江苏省内57家企业组成的江苏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成立,正在开展相关工作,不少风险投资机构也正在涉足石墨烯产业。
专家表示,任何一个新兴产业都要避免一哄而上,石墨烯同样如此。随着科技创新,或许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比石墨烯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材料,到时候扎堆投资的企业就会遭受损失。类似的教训并不鲜见,比如,六七年前各地政府力推当时颇为新潮的电子书产业,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电子书功能单一的弊端迅速被暴露出现,整个产业一路下滑。
“当前正处在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活跃期,经常会出现颠覆性的创新成果,一定要警惕‘被替代’的风险。”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田伯平提醒,对待石墨烯,政府不要人为地去“造”一个产业,让企业和科研机构先摸索,适当给予扶持,一旦技术攻关取得实质性突破,市场自然会加快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