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戴红军:产业转移是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 戴红军 , 产业转移 , 原创|2013-07-31 09:09:29|来源 中国超硬材料网
摘要 腾笼换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举措,就是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西方很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会实...
  腾笼换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举措,就是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西方很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会实行这种政策,以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广东的“腾笼换鸟”,即“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政策。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腾笼换鸟,就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

专家委员会主任 戴红军教授 

       为什么产业要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

       阶梯转移理论把工业的生命循环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开发中。认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处在高梯度的地区向处于低梯度的地区,一级一级地传递下去。

       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国际产业转移 

       第一次产业转移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 

       第二次产业转移 上世纪五十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联邦德国转移。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第三次产业转移  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域在东亚地区。这次国际产业转移是由日本主导的,日本成为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主要的产业输出国,而东亚“四小龙”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持续时间大约20年。 

       第四次产业转移  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输出地,不仅有日本,而且有东亚“四小龙”,还有美国。产业承接地既有东盟四国,但主要是中国内地地区

       产业转移是历史发展地必然,不是权宜之计。在地球变成平地之前都存在产业转移。我们只要做工业产品,只要做企业就要想产业转移;只要你做的不是现在最先进的,符合先进制造、绿色制造的你就必须或者被要求转移到下一个梯次。

       产业转移的方式

       原工厂整体搬迁、劳动密集部分搬迁、收购式+扩大生产式转移、升级式转移、淘汰式转移、直接投资式转移、合资合作式转移、寻找合作伙伴代工等。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区接受能力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甚至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导致地区首长对工业的理解和领导方式也都不尽相同。所以,产业转移是逐渐的,有梯度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本文根据原作者PPT整理而来)

       原PPT下载:   点击下载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