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毛予锋
一、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及进出口统计情况
(一)国统局数据
1、1-8月工业总产值4487.9亿元,同比增长10.5%;
其中:磨料磨具1328.1亿,同比增长16.7%;
2、1-8月产品销售产值4356.7亿,同比增长10.2%;
3、1-8月出口交货值260.4亿元,同比增长16.1%;
4、1-8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6.5亿,同比增长20.3%,新增投资820.2亿,同比增长27.2%;
其中:磨料磨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5.6亿,同比降低1.5%,新增投资187.9亿,同比降低3.2%;
5、1-7月产品销售收入3720亿元,同比增长8.7%。
6、1-7月实现利润总额221.8亿元,同比降低2.1%;
7、1-7月应收帐款净额706.6亿元,同比增长22%;
8、7月末产成品存货325.4亿元,同比增长24.9%;
(二)11家机床上市公司半年报情况
1、1-6月实现营业收入78.09亿元,同比下降17.4%;
2、1-6月实现营业利润2.97亿元,同比下降72.58%,净利润减少的企业增加至9家,亏损4家;
(三)重点联系企业1-7月份情况(218家数据)
1、1-7月工业总产值563.5亿元,同比降低14.2%;
2、1-7月工业产品销售产值540亿元,同比降低13.7%;
3、1-7月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59亿元,同比降低15.4%。
4、1-7月实现利润25.1亿,同比降低40.8%;
5、1-7月新增订单219.7亿,同比降低35.5%;
6、7月末在手订单279亿,同比降低29.5%;
7、7月末产成品库存154.9亿,同比增加48.2%;
(四)1-7月进出口情况(海关数据)
1、进口
(1)机床工具进口1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
其中:机床进口76亿美元,同比增长5%;
磨料磨具进口3.6亿美元,同比增长0.5%。
(2)磨料磨具进口来源前三位:
日本1.1亿美元,同比降低11.6%;
韩国44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5%;
德国4300万美元,同比降低4%。
(3)磨料磨具进口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2.6亿美元,同比降低6.6%;
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7300万美元,同比增长34.7%;
进料加工贸易1700万美元,同比增长0.1%;
(4)磨料磨具进口企业性质:
外商独资企业2.1亿美元,同比降低2.8%;
私人企业6700万美元,同比降低6.1%;
中外合资企业5700万美元,同比增长28.41%;
(5)磨料磨具进口企业所在地前三位:
上海1.1亿美元,同比降低2%;
广东省9400万美元,同比增加26%;
江苏省5400万美元,同比降低12%;
2.出口
(1)机床工具出口53.5亿美元,同比增加8.5%;
其中:磨料磨具9.4亿美元,同比降低13.6%;
(2)磨料磨具出口去向前三位:
日本1.3亿美元,同比降低42%;
美国1.1亿美元,同比降低28%;
韩国8400万美元,同比增加8%。.
(3)磨料磨具出口企业性质:
私人企业5亿美元,同比降低10%;
外商独资企业1.6亿美元,同比增加9%;
国有企业1.3亿美元,同比降低42%。
(4)磨料磨具出口企业所在地前三位:
河南省1.9亿美元,同比降低26%;
广东省1.2亿美元,同比增加19%;
江苏省1.1亿美元,同比降低7.8%。
(五)54家企业调研情况
1、产销持续回落
调研企业中约有65%的企业工业产值同比下降,且平均降幅达两位数,其中最大降幅近60%,约有60%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且降幅最大达40%。
2、产成品库存大幅上升
在调研企业中,产成品库存同比上升的约占80%,其中约20%的企业库存同比上升50~100%,其中有约10%的企业库存同比上升超过100%,库存上升是当前企业经营困难的明显征兆。
3、订单显著减少。
在调研企业中,约有80%的企业新增订单同比负增长。约有85%的企业在手订单呈负增长,其中最大下降幅达到85%。从重点联系企业的统计数据看,上半年新增订单同比平均减少36%,在手订单同比平均减少23%。订单的减少预示下半年及明年的经营状况也不乐观。
4、企业资金压力增大。
从各调研企业的现状看,产品积压严重,占用大量资金。同时,应收账款激增,多数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已达70%以上。另一方面承兑汇票泛滥。调研结果显示,行业企业的销售回款有70%以上都是承兑汇票,有的企业竟高达90%。这种状况除增加财务成本外,也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因此,企业流动资金普遍紧张。
5、需求结构升级。
今年上半年普通机床和经济型数控机床销量明显减少,但中高档数控机床未出现明显下滑,有些品种还略有增长。从市场需求来看,航天、航空、军工、IT等行业的个性化需求未减,部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的企业,订单还有所增加。对用于高速、高精、复合加工的高档数控机床需求稳定。
6、中高端市场仍为进口产品主导。
上半年在全行业产销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进口机床工具依然保持3.3%的增长。这说明国产机床进入中高端市场的努力效果尚不明显。在下一阶段如不能尽快占领中高端市场,国产机床的日子将很难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预测机床工具行业下半年将处于低速增长走势。但是金属加工机床,特别是金切机床全年下行已成定局,下滑速度应不会低于10%。
二、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新的发展阶段特征
就行业总体来看,仍然没有摆脱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产业规模虽然很大,但产品结构水平偏低,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现阶段行业的基本特征是“大而不强”,现阶段行业的主要矛盾是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加速升级与行业供给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近一年来行业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证明了上述判断是正确的。
(一)在现阶段,产能结构失衡、同质化特征明显和中高档产品竞争力薄弱是阻碍行业发展的三个突出问题。
1、产能结构失衡
(1)中低端产品产能迅速扩张
(2)供给能力与需求结构不对称
(3)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与主机配套需求结构失衡
2、产品同质化特征明显
(1)从机床的功能看,行业企业生产的绝大部分为通用机床,专用机床、特种用途机床比例低,往往是同一种机型广泛应于装备制造业各个领域。
(2)从机床的技术水平、性能和质量看,2011年全行业生产数控机床约27万台,高档机床比例不足5%。
(3)从营销服务方式上看,多数企业还处于单纯卖设备的阶段,对用户工艺研究不深入,缺乏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
同质化的后果是使企业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价格的恶性竞争上,形成低端产品混战局面。价格战给行业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中高档产品竞争力薄弱
(1)高端产品深层次技术掌握不透
(2)创新成果产业化是突出薄弱环节
(二)当前形势的变化标志着行业发展新阶段的开始,新的发展阶段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产业规模进入平稳增长期;
2、结构调整日益突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主题;
3、行业内部结构的分化重组和优化升级;4、产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升级。
在形势发生本质变化的关键节点上,希望行业企业对形势要有明确的认识,丢掉幻想,痛下决心,彻底转变过时的经营观念,调整企业发展战略,避免惯性延续过去的做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错失发展良机。
三、应关注的几个宏观经济问题
(一)欧、美、日开启全球货币宽松潮
美联储9月13日宣布推出QE3,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并且当天宣布联邦基准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历史低位至2015年;
12日,德国宪法法院裁定欧洲稳定机制不违宪。1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支持欧洲央行债券购买计划,为解决欧债危机提供了操作空间;
19日,日本央行决定进一步追加货币宽松措施,将用于购入资产的基金规模扩大10万亿日元(约合1264亿美元)至80万亿日元(约合1.0114万亿美元),同时决定,将作为基准利率的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继续维持在零至0.1%的实质零利率水平。
(二)中国GDP增速连续6个季度走低
从2011年一季度9.7%、二季度9.6%、三季度9.4%、四季度9.2%,至2012年一季度8.1%、二季度7.6%,中国经济增速趋稳还是继续探底,众说不一。7.5%是“不能承受之重”?
(三)为什么一定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过去三十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元素主要有三个:外需、成本优势和投资。
外需不足:美国高失业率,提出再实业化,回归制造业;欧盟欧债危机缠身,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
成本优势减弱:融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转移渠道有三个,一是产品涨价,但产能过剩;二是政府减税,但没有出台政策;三是技术创新,但短时间不能实现。
投资:一是货币多投放,二是财政多借债。但是2008年后国家的货币投放和国家的债务已经很大,因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动用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出口导向型为出口、内需并重的增长方式;转成本优势为特征为技术优势为特征;转投资拉动型为消费支撑型。
(四)调结构,调什么?
四个方面:分配结构(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劳动收入)、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
产业结构方面:短期看主要是调控房地产,发展服务业 ;中长期看主要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化制造强国转变。如高档机床和高档零部件几乎全部进口,石化设备75%左右进口,飞机需求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等等。
(五)“调结构、转方式”关键是深化改革。改什么:
1、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如重要生产资料和公用服务的价格管制,劳动、资本和土地要素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等。
2、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开放市场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改善商业环境等。
3、解决二元经济的问题。如城乡一体化等。
四、政策建议
1、对国产高档机床工具实施税收优惠;
2、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3、取消高档机床工具产品进口免税政策;
4、建立进口审查机制,鼓励采用国产高档机床工具产品;
5、进一步落实首台(套)政策;
6、鼓励企业进行“两化融合”的技术改造;
7、进一步发挥科技重大专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