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出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两大风险:一是经济增速回落的风险,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比去年四季度下滑0.1%;出口、消费、投资增速同比均呈下滑趋势,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6.5%,同比降低2.2个百分点,而且一季度出现贸易逆差10亿美元,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低。剔除价格因素后,投资和消费增速同比分别降低5.88个和4.6个百分点。同时,全国各地一季度GDP增速也普遍放缓。
二是通胀水平持续走高的风险,一季度CPI同比上涨5.0%,高于去年的4.6%。3月份CPI同比上涨5.4%,大大超出市场预期。两种风险一重合,短期看,宏观经济似乎出现“滞胀”的部分特征和先兆,市场中有关我国经济是否存在滞胀风险、紧缩政策是否继续施行的争议也逐渐多起来。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过往历史经验看,还是从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国内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看,我国经济短期内陷入“滞胀”的可能性非常小,经济增速回落更多的是经济结构转型和政府主动调整所致,当前不必担心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风险,而更应关注通胀持续升高的风险。
首先,由于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因此需要将中国式的“滞胀”定义清楚。
传统经济学对滞胀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滞胀是指经济增速非常低,如1%—2%的水平,通胀则比较高。这种滞胀的典型特征是经济至少连续4个季度负增长或者环比大幅下降,同期通胀出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而广义的滞胀则泛指经济开始回落、通胀往上走的局面,是一种趋势。对于我国这种处于成长期的新兴市场来说,过去10年的均衡增长速度是9.7%,平均通胀率是2.2%,经济增速远高于通胀率,不能跟狭义的滞胀比较,也就是说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滞胀。
其次,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出现“滞”的基础。
鉴于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持续回落的前提之一是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从当前的国际情况看,全球经济已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进入全面复苏和扩张阶段。所以,我国经济的外围环境可以说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从国内情况看,经济增速回落是经济结构转型和政府主动调整所致,也是市场乐意接受的。特别是就经济增长的动力——“三驾马车”而言,虽受政策因素影响呈小幅减速的格局,但回落幅度都不大。
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不会改变,而且“十二五”规划中政府明确提出将通过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减轻家庭税负来刺激消费,这种预期将支撑居民消费维持较快增长。因此,消费短期增速下行不会改变长期平稳增长的态势。
至于外需,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仍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加上人民币升值可能给我国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今年我国贸易条件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出口增速低于进口增速的概率较大,贸易顺差收窄趋势将持续。但这种现象对减少外汇储备、降低市场流动性、抑制通胀有一定的好处,反过来会刺激消费的增加。因此,外贸即使出现逆差也并不可怕。
但尽管如此,我们也要注意在实施抗通胀政策时,正确处理与保增长的关系,避免货币紧缩政策过快、过重和过于密集出台。在调控政策上能做出有效安排,既有效抑制通胀,又促进经济增长,对可能发生的经济滞胀要保持足够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