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专门制造了高温高压设备,得到世界上第一批工业用人造金刚石小晶体,从而开创了工业规模生产人造金刚石的先河。
在工业领域中,由于金刚石硬度高、耐磨性好;导热率高、电绝缘性好;有优良的透光性和耐腐蚀性等,在建材、化工、轻工、电子工业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进入21世纪,以金刚石等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加工与应用水平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非金属矿物材料产业也被当今世界视为21世纪的“朝阳工业”之一。
在我国,承担重点研发超硬材料、人工晶体材料、环保矿物材料和改性复合材料的特种矿物材料及制品的高新技术和实用性技术等重担就落在了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身上。
时间:2006年8月11日上午10点地点:桂林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心办公大楼向导: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卫宁
很难想象,广西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既不是在工业城市柳州,也不是在首府南宁,而是坐落在美丽的风景历史文化名城桂林。
车子穿行在绿树成荫的桂林市区,很快来到了位于辅星路的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副主任周卫宁如约在门口等着我们。
“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部和广西区人民政府依托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组建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副主任周卫宁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说,“工程中心”跟踪国际上特种矿物材料发展前沿和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特种矿物材料产业体系源源不断地提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装备,成为我国特种矿物材料行业的技术聚集地和辐射源,成为我国特种矿物材料研发成果的工程化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成为我国特种矿物材料行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服务中心,2004年被批准为广西首批人才小高地。
“提到人才小高地建设,这可是‘工程中心’工作的一大亮点。”黄伯云、蒋民华、邹广田、陈毓川……这些在材料学界大名鼎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经常成为“工程中心”的“座上客”。2005年,“工程中心”就柔性引进两院院士4人,正高级职称6人,形成了强有力的人才团队。引进的人才在研发项目的申报立项、对“中心”研发人员的指导、承担“中心”的研发项目方面发挥了很好效益。
时间:2006年8月11日上午10点多地点:桂林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展厅向导: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卫宁
通明剔透,散发着清冷高贵的光辉,有黄色的、蓝色的、红色的……五颜六色的彩色刚玉宝石让人很是惊叹。
“这个项目荣获广西区政府200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周副主任介绍说。
彩色刚玉宝石包括红宝石、蓝宝石,属五大名贵宝石之列,历来备受人们喜爱。但天然产品稀少,尤其是质优粒大者更为罕见,且价格昂贵,供不应求。
而“工程中心”以水热法生长的彩色刚玉宝石在宝石学特征上与天然产品极为相似,因而在珠宝首饰消费观念已产生重大变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畅销,市场容量大,销售价格高。“彩色刚玉宝石晶体工程化研究”项目的完成,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澳大利亚之后能批量生产水热法彩色刚玉宝石的国家。
金刚石产品开发和应用一直是“工程中心”研发项目的“重头戏”。周副主任指着一个个高新技术产品说:“‘工程中心’开发应用国产金刚石制作高档金刚石工具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发展我国超硬材料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了我国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
一一细数“工程中心”的产业化情况,周副主任很是自豪。 “工程中心下一步的主要目标是把科研成果解放出去,加快实施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通过技术转让、产品孵化、对外参股等方式,向区内外辐射,到2010年外围企业产值须达10亿元,使工程中心真正成为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
中心档案
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一家依托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组建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广西特种新材料研发人才小高地。2000年5月中心获批准组建,2004年11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超硬材料和人工晶体材料研发方面处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绳锯、刀头等拳头产品还远销印度、东南亚和中东等地,产业链总产值已近100亿元,成为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