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关键词 胡锦涛 , 讲话|2010-06-08 00:00:00|来源 新华社
摘要 6月7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新华网...

  6月7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新华网北京6月7日电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6月7日)
  
   胡锦涛
  


  各位院士,同志们: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国科技界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七大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国科技界肩负着重大使命。这次大会,对动员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讲几点意见,同大家一起讨论。
  
  一、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并出现复苏,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各种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投入,着力推进。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化挑战为机遇,迅速采取一系列重大应对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总体上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气力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从国际国内经济、科技发展大势来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未来几十年,世界上包括我国13亿人口在内的20亿至30亿人将逐步进入现代化行列,能源资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将大幅上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地球有限承载能力的矛盾将日益尖锐。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尤为突出,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全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从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的角度看,世界范围经济发展方式正呈现出以下一些重要特点。
  
  第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将加速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转变,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第二,知识是发展永恒的重要资源,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生产和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知识增长越快、普及越广、应用面越宽,就越能为人类发展进步不断提供智力保障。
  
  第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正在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人依靠机器生产产品变成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成为可能,个性化制造和规模化协同创新有机结合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
  
  第四,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充满发展活力的重要前提。科技创新将不断创造新的知识资源和知识需求,创造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工艺、新服务、新产业、新市场,推动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为促进社会和谐充实物质基础。科技创新将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认知,将不断丰富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全民的创新兴趣,推动形成科学理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推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决定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永不停息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使人类认识、利用、适应自然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当前,人和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复杂,寻求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审时度势,科学谋划,顺势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科学技术体系的内在演进,都在孕育重大科技突破。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智能发展,就是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市场、新的就业形态,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智能处理、协同工作。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约束,有效保证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仅要造福当代人,而且要使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不断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不断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现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富裕幸福。
  
  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我们必须准确判断并牢牢把握,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切实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任务,在组织实施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重大科技专项的基础上,前瞻部署,持续攻关,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刻认识和正确运用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我们必须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站到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选择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进行部署,推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有效结合,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效结合,推动科学前沿高新技术融合创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重点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着力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按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
  
  当前,要重点在推动以下科技发展上作出努力,争取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一,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要坚持系统谋划、节能优先、创新替代、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安全持续,加强对我国能源资源问题的研究,制定我国可持续发展路线图。要发展资源勘探开发和高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大陆架和地球深部能源资源勘查和开发,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安全、清洁替代能源,形成可持续的能源资源体系,切实保障我国能源资源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使我国能源资源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要发展节能建筑、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技术,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煤转天然气、煤制重要化学品技术研发,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电网体系。
  
  第二,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要重视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可再生循环性、制备使役全过程的节能减排特性,加快推进材料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器件和系统技术。要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战略调整,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实现制造系统智能运行,形成先进材料和绿色、智能、网络制造和服务体系,保障先进材料和先进装备有效供给和高效清洁循环利用,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重视网络计算和信息存储技术开发,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促进信息共享,保障信息安全。要积极发展智能宽带无线网络、先进传感和显示、先进可靠软件技术,建设由传感网络、通信设施、网络超算、智能软件构成的智能基础设施,按照可靠、低成本信息化的要求,构建泛在的信息网络体系,使基于数据和知识的产业成为重要新兴支柱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相关生物产业,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推进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构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建成农业高值转化的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要发展先进育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和抗逆性,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提高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五,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要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的科技保障系统,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生物防范网络和系统,构建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规模化医药研发产业链,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水平,为基本公共卫生保健普惠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先进可靠并可共同分享的技术支持,提高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康复能力,提高健康科学和健康服务水平。要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工程、国民健康工程等,不断提升消费品和公共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让广大群众吃得更放心、住得更舒适、出行更便捷、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第六,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要系统认知环境演变规律,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发展相关技术、方法、手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育发展体系,实现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污染环境修复,有效遏制我国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实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要注重源头治理,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
  
  第七,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要提高空间探测能力、对地观测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在空间科学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方面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保证我国有效和平利用空间。要提高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使我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增强我国海洋能力拓展,支撑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保护和利用海洋。
  
  第八,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要加快发展空间安全、海洋安全、生物安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提高对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应对、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构建先进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体系,有效防范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生物威胁,维护信息和网络空间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保障社会稳定。
  
  三、切实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
  
  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
  
  第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为加快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坚持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积极营造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认真听取科技专家意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的重大科技问题。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注重推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重视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科技方向,重视交叉综合性科技领域和新兴前沿方向的前瞻布局,积极推动主流学科走到世界前列、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加快实现前沿跟踪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加强人才工作,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强大人才支持。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人才,加强全球范围拔尖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培养造就具有世界科研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要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鼓励自主探索,保护知识产权,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第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体制保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促进科研布局和结构调整。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加快构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创新团队。要加快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形成军民高技术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要加快构建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快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效率,促进知识成果传播、转化、应用。
  
  各位院士、同志们!
  
  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在探索自然、改造世界的长期实践中,人类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从物质层面改变了世界,而且在精神层面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都伴随着科学精神的发扬光大,科学精神又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着我国科学和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水平,肩负着党和人民重托,享有崇高荣誉,受到全社会广泛尊重。长期以来,两院院士作为全国科技战线的领军人物,孜孜以求,敬业奉献,为党和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希望同志们自觉弘扬科学精神,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事业抱负、科技专长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持作为重要目标,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悉心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