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在明年经济工作中,我们要以构建河北现代产业体系为方向和目标,围绕研发、制造(生产)、经营比较普遍的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强力推进结构调整的各项工作。作为省会城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必须立足于发展现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冲破惯性思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紧紧抓住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惯性思维,树立新的经济发展理念
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一是把提升创新能力和推动技术进步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就不能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就不能实现跨越发展。生物医药作为石家庄市的主导产业,近年来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科技部门的牵头和组织下,以华药、石药为骨干,组建了国家级“抗生素、维生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拥有了代表国家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人才团队,研发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产业联盟聚集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尖端人才和技术,提升了省会乃至全省的医药科技创新水平。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力引擎,必须把科技创新当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
二是把提升创新能力和推动技术进步作为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现代产业体系的特点是产品科技含量高、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污染小,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检验一个地区能否在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其关键要看是否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否具有称为“王牌”的高附加值的产品或品牌。因此,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既要注重产业的规模和数量,更要注重产业的优化升级,努力向产业链高端迈进;既要注重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更要注重培养行业主导技术品牌。实践表明,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科技进步与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过程。要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技术升级,进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是把提升创新能力和推动技术进步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近年来,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现了递减趋势,而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从根本上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石家庄市作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战略目标不断推进。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技术进步,大力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石家庄加快“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要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步伐。
一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支持优势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现代服务四个主导产业,纺织和电子信息两个优势产业,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充分依托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产业基地的技术人才优势,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
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要突出重点,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成熟技术的推广及规模化应用示范,增强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来调优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以煤矿机械设备、金刚石工具为重点,实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和产业优化;加快石油、煤炭、精细化工等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重点支持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优化纺织产业结构,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提升纺织服装业的技术含量;加快半导体照明等重点技术的示范和应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是搭建服务平台,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联合体,根据主导产业的技术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共享知识产权。按照“面向产业、创新机制、政府引导、协同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面向主导产业的行业性科技创新平台,发挥“科技资源共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转移机制的建立,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是坚持“人才为本”,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的思路,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基地,加大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力度,构建“人才—团队—项目—基地”四位一体的培养、使用、激励模式。
五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打造创新型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要按照“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要求,着力促进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公共服务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有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建立国家、省、市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在谋划重大新产品、技改项目的过程中,把项目的科技水平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营造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社会环境
推动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一是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政策环境。积极推进国家自主创新配套政策的有效落实,加大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的工作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起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增强企业追求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动力。
二是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投资环境。要严格按照《科技进步法》的要求,不折不扣地确保本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增长幅度高于本级财政增长的幅度,其中应用于技术研发资金当年拨付的比例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要引导企业自觉加大科技投入;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年销售额的比例,一般工业企业不低于1.5%,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不低于2%-3%,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5%。要把科技投入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县(市)、区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依据。要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社会融资和引进外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三是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服务环境。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在科技合作协议框架的基础上,用足用好“省会科技合作基金”,支持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企业、院所、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技术的有效转移。要尽快落实“省市科技会商工作机制”,制订目标,明确任务,抓出成效。各级各部门要站在科教兴市的战略高度,按照职责分工,优化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