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现绿色发展战略

关键词 节能减排|2009-12-22 00:00:00|来源 中国工业报
摘要 国际经济仍存不确定性明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明朗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在去年四季度出现大幅下滑。中央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

  国际经济仍存不确定性明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明朗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在去年四季度出现大幅下滑。中央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由于应对措施坚决得力、逐步见效,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
  国际经济走势仍充满不确定性
  从国内经济走势看,经济企稳回升趋势已基本确立。今年经济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增速基本一个季度上一个台阶。目前,国内多项经济指标均出现好转,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稳定,净出口对增长的负作用减弱,预计下半年GDP同比增长9.3%,全年增速在8.2%左右。
  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经济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但仍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继德、法、日等国家经济在二季度走出衰退后,美国经济三季度将出现正增长,但明年可能出现二次探底,总体呈现W形走势。未来一两年,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期(3%左右),全球贸易恢复至历史峰值还需3年左右,主要原因有: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依然较大,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政策财政状况趋于恶化,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保增长关键期
  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因此我国明年的经济发展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
  在宏观政策保持稳定的条件下,经济继续回升的可能性较大,基本可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预计明年GDP增长区间为9%,需求拉动结构将趋于平衡,原因主要在于四个方面:
  尽管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的缓慢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使我国外需好转的形势还不明朗,前景还不稳定,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市场竞争加剧,未来一两年扩大出口仍面临着较大的外部压力。但是,我国促进外贸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明年出口、贸易顺差将在今年的低基数上出现一定幅度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正向拉动作用,预计明年出口将增长10%左右。
  投资增速可能在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有所回落,但出口、制造业回升将带动民间投资增长。
  改善民生政策力度加大、农民工收入增长、汽车需求及世博会等因素,将带动明年消费的稳定较快增长。
  明年还不会出现明显通胀。物价上涨的总体压力不大,预计明年的CPI涨幅超过3%的可能性较小,宏观调控重点还不必转向控制通胀。
  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八大取向
  一是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提法和基本取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具体操作中应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注重防范潜在风险。
  二是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主线,以调结构带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增长质量,抓住关键,加大力度,推动内需和外需、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是把大力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点。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四是充分发挥改善外需格局对保增长、调结构的拉动作用。从今年的“稳外需”转为“抢机遇”,制订实施针对不同国别、地区的综合性对外经贸开拓战略;推进出口退税改革,完善支持外经贸金融体制,改革对外投资体制;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五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要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强规划和政策导向,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六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既有外部影响也有内在原因,在扩内需、保增长形势下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这将增加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大治理力度。
  七是加快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应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创造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别是把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投资与发展积极性调动起来。
  八是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改革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盘活存量土地,规范地方政府土地收益行为,完善市场调控手段,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完善房地产信贷、税收等政策,引导规范开发商和购房者行为,加强市场交易监管。
  绿色发展成必然趋势国家地方与企业合力实施绿色战略
  绿色发展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做到节能、节材和环境友好,二是生产出节能环保型的产品。
  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三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是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经济发展与环保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二是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要继续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实现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环境保护的关系。为此,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念,把发展理念从又快又好发展转为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实现高效低耗的节约型发展、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护的安全型发展、发展成果惠及全社会成员的普惠型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环境友好型发展、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创新型发展。国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包括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建设和谐社会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要将上述战略落到实处就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
  第二大原因,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要求我国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
  目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关系全球环境安全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在减排问题上的观点也渐趋一致。我国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近年来与气候变暖相关的异常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给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尽管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能因为减排贻误发展机遇,但也绝不能走高碳发展的路子。
  另外,促进经济发展尽快步入低碳发展轨道,是我国应对减排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大原因,走绿色发展道路也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节能和环保本身也是减少原材料消耗的根本措施,可以大幅度减少成本,显著提高竞争力,这与企业谋求自身利益并不矛盾。同时,生产出的绿色产品得到社会认可,会带来很大的市场空间,企业发展就有了广阔前景。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绿色产品充分体现了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这是市场需求发展的方向。因此,谁把握住这一方向,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
  实现绿色发展的四条道路
  一是国家要制订和实施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各行业都应当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制订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注重培育和扶植行业绿色龙头企业,鼓励产业积聚,以产业集群思路打造绿色产业基地,形成以绿色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国际化市场体系、专业化设计公司、技术专精生产企业为基础的绿色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企业要制订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企业都要制订绿色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快绿色技术改造,努力打造绿色品牌,抢占同行业绿色产品生产的制高点。企业要找准自身的位置,主动向全国知名绿色品牌企业靠拢,成为配套企业或生产基地,以产业集群思路共同打造国家级绿色品牌航空母舰。
  三是各个地方要制订和实施绿色区域发展战略。各地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制订绿色区域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合理布局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以实现资源、能源、物料的闭合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做到工业发展园区化,努力实现园区污染零排放。
  四是政府要制订鼓励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一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制订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价格、技术等优惠政策,鼓励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生产绿色产品。其中,最为现实可行的是实施绿色信贷和黑色信贷战略。二要实施绿色消费战略,因为绿色消费是绿色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三要加快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四要加快培育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五要建立绿色品牌评估、优选和宣传机制,形成有利于优强绿色品牌产品和企业加快发展的氛围。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与相关体系建设
  当前是推进节能工作的好时机,应当集中力量,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咬定节能减排目标不放松
  节能减排两大约束性目标能否实现,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关系到科学发展观能否落到实处,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要强化指标效力,必须强调约束性目标的严肃性和强制性,结合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设,对指标完成情况做到奖惩分明、不走过场,以分解落实和监测考核目标为纲,将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同时,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循环经济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在各行各业和许多地方都不乏成功范例。应当通过实施一系列国家绿色战略,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从根本上讲,节能减排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应当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各级各类行业协会作为企业自律性组织在国家推进节能减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加快发展节能中介服务。各级政府应当加快发展各类节能减排技术与服务机构,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服务公司,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促进节能减排产业化发展。三是鼓励探索和推广节能减排新机制。推广能效电厂模式和节能设备融资租赁模式,解决节能减排项目小、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深入开展,形成用能企业、中介服务公司、金融机构、设备制造商互利共赢的局面。
  扎实推进六大专项行动
  要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必须进一步强化行政作用,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六大专项行动:
  一是组织实施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加快经济结构向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方向转变,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二是组织实施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能效控制专项行动。针对钢铁、化工、电力、建材等主要高耗能行业,分别制订可行的新增产能能效控制行动计划并有效实施。
  三是组织实施淘汰现有工业落后产能专项行动。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补偿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尽快淘汰列入淘汰计划的小钢铁、小水泥、小火电等。
  四是组织实施高新节能技术产业化专项行动。引导企业研发重大节能新技术、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大力支持近期应用前景较好的高新节能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为节能减排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
  五是全国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尽快落实配套支持政策,优先实施政府机构节能工程,重点实施建筑节能工程。
  六是深入推进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要从能耗监控、能源审计、节能效果评估、财政资助等多方位入手,深入推进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确保其成功实施。
  加快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
  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供给结构、布局结构、组织结构和消费结构都不尽合理,是导致高能耗高污染的重要原因。实施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特高压输电的“三大一特”战略,是调整我国能源结构的关键途径,也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三大一特”战略,就是在北方富煤地区大力发展大型煤电基地特别是大型露天煤电基地,在金沙江等西部地区加快开发大型水电,在东部沿海地区等负荷中心大规模建设核电,同时采用特高压输电方式实现大规模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
  发展“三大一特”,当前需要抓紧开展以下工作:研究制订“三大一特”发展规划;尽快推进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进一步明确核电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基地建设;改善能源领域宏观调控,为“三大一特”留出市场空间。
  尽快攻克煤炭清洁发电关键技术
  开发绿色煤电技术,实现煤炭利用洁净化,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长期战略,事关能源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推进。
  借鉴美、欧、日经验,成立国家绿色煤电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和实施国家绿色煤电计划,尽快出台鼓励绿色煤电技术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议科技部将绿色煤电技术纳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组织科技攻关,走自主创新之路,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核心技术设备国产化。
  由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电站的建设是绿色煤电的基础,应当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一两座IGCC示范电站。同时,制订税收优惠政策,利用专项资金及国债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绿色煤电关键技术的研发。另外,建设国家级绿色煤电实验室,加快绿色煤电技术的创新,加快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增强绿色煤电自主研发能力。
  突破资金瓶颈形成政策环境
  节能减排投资需求量大,筹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最大障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主要举措有:建立政府节能减排正常投入渠道,在银行业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黑色信贷和绿色信贷战略,股票市场要为节能减排型企业上市融资建立绿色通道,在节能减排领域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要尽快形成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完善节能减排税收支持政策。目前,应当尽快研究实施对节能产品生产企业实行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优惠政策,对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实行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对节能建筑实行零税率政策等。进一步调整“两高一资”产品进出口税收政策,对部分资源性、高耗能产品出口实行严格配额并征收出口税,对高品位再生铜进口减免进口环节增值税。
  二是改革与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与价格政策。要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电价政策,尽快建立终端电价与全社会价格水平联动机制,对高耗能行业要坚决执行差别电价政策,进一步完善售电侧峰谷分时电价,引导全社会合理用电、节约用电,严格执行鼓励再生能源发展的电价政策。
  三是实行鼓励企业增加节能减排投入的政策。允许企业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费用,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并计入成本,专款专用。鼓励企业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允许其费用计入成本。
  四是抓紧制订和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政策。强化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职能,加强标准制订工作。当前要加快制订和完善分行业分产品的节能环保标准、标识。重点制订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市场准入和限制标准,尽快提高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在轻工、纺织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按照国际先进水平制订行业技术标准,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建立节能减排组织保障体系
  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顺利推进节能减排的关键,应当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工作。研究实施环保监管系统全国垂直管理。针对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环保监管难作为、不作为情况十分突出的状况,必须强化国家环保监察职能,尽快研究建立环保监察执法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体系,形成政策监督、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环保监督机制。健全全国节能监察体系。尽快设立节能中心,要求各地成立节能监察中心,充实节能监管力量。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