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作为山沟里的国贫县,由于长期受传统林农思维束缚,汪清县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班子经反复研讨认为,在汪清发展上,早转变,早发展;快转变,快发展;不转变,没发展。打破传统的林农思维定势,在县十三次党代会上形成了现状定位、特有潜力、发展主体、服务保障四大共识,确定了矿产业、木制加工业、水电风能资源开发、特产品基地化建设和旅游休闲等5大产业发展方向。
以油页岩、石灰石、石材为主的能源矿产业勘探开发,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辽宁信德石头纸、德全金刚水泥、林源木业密度板、石材产业等一大批支柱项目,相继上马或竣工投产,构建了“一区九园”的经济发展新布局,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县向新兴工业县的历史性转变。
汪清县高度重视民生,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成立低保申报集中办理大厅,全县3.9万城乡低保人员全部集中申报办理、阳光操作,城镇低保覆盖面和农村低保覆盖面,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7个和2.3个百分点。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将全县12188名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全部落实给县领导和部门包保。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创建“百姓议事厅”,成立县委常委值班室和群众工作部,56件历史积案全部清仓见底。抓住汪清镇、天桥岭镇列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镇的契机,启动城镇化建设,累计争取资金近8000万元,城市路桥框架不断完善,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综合执法、综合救助、综合服务”三位一体。成立8个社区党委和工作委员会,将县政府行政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并选派534名业务能力强的公务员和执法人员进驻社区开展工作,把基层政权的触角延伸。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影响发展的机制性障碍。先后对全县65个涉民涉企部门逐一规范整顿,将33个行政审批窗口全部搬进政务大厅,42名重点股级单位领导收归县管,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健全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网络,设置乡镇、街道专职纪检书记和村纪检委员,并将村级财务公章全部交由乡镇经管站代管,有效扭转了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的治理整顿,实施5万元以上大项目招投标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加大反腐案件查处力度,全面启动行政问责制,先后对158名违纪干部给予党纪处分。压缩办公经费支出,全县各部门办公经费全部压缩20%,仅此一项年节支7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