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本报记者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11月19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将审理美国、欧盟、墨西哥“就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问题提出成立争端解决小组“的要求。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莫斯勒(Debbie Mesloh)称,“我们仍然希望与中国一起,找到各方满意的解决方式。”美国曾尝试与欧盟、墨西哥一起,通过磋商解决这一问题,但未能获得成功。“因此,美国、欧盟和墨西哥迈出了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第二步”。
6月23日,美国、欧盟正式在WTO框架内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咨询要求,称中国对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共九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和其他价、量控制,违反了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的承诺,造成世界其他国家在钢材、铝材及其他化学制品的生产和出口中处于劣势地位。8月21日,墨西哥也以类似的理由,提出了贸易争端咨询。
美国方面公开表示,中国正在不公平地限制出口的原材料,这样的行为正在伤害那些需要这些原材料生产产品的美国钢铁、铝和化学品制造商以及其他行业,该行为还损害了美国工人在这些部门就业的机会。
“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继续令市场竞争状态被扭曲,且令全球价格上升,令我们的企业在当前的经济气候下经营的环境更艰难。”欧盟贸易执委阿斯顿(Catherine Ashton)在一则公开声明中表示。
阿斯顿还表示,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让中国企业取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因中国下游企业可较中国以外竞争对手得到更便宜的原材料。
对此,中国商务部曾多次表态,认为对部分出口产品,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加征出口关税,既是为了改善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也是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措施,总体上反映了全球共同利益和诉求。中方认为,相关政策是符合WTO规则的。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信息中心主任张军生表示,中国限制这些产品的出口不违反世贸的规定。他指出,根据《1994年关贸总协定》的规定,有六大类商品出口国可以通过数量限制调节出口,其中就包括可枯竭的矿产资源。
事实是,美、欧国家也曾以保护国内环境和资源为理由,对出口实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