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7月9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的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近百位院士、2.5万余名材料科技工作者参加本次会议。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7月9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欧洲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主办、广东工业大学协办的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近百位院士、2.5万余名材料科技工作者参加本次会议。开幕式同步设置视频分会场、并通过多个平台线上直播,共计350万余人线上观看。本届大会是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背景下举办的新材料领域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学术交流大会,是中国新材料界学术水平高、涉及领域广、前沿动态新的品牌大会。
大会现场
高瑞平在致辞中说,本届大会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盛会,不仅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材料研究和技术应用上的进展,也将极大推动学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融合。新材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继续加大对新材料领域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技术的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是我国新材料领域研究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在促进学科发展、培养青年人才以及推广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所作出了努力和贡献。希望学会能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学术界与产业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材料科技事业实现更大发展。
肖亚非表示,广东省将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中国材料大会是中国新材料领域有影响力的品牌大会,今年再次落地广东,既为产学研各界提供了交流机会,也推动了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颁奖仪式
活动现场还颁发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际合作奖、2023年度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旨在表彰在材料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以此推动材料科学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下设五大类奖项,包括基础研究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博士生创新奖和青年科学技术奖,涵盖了材料科学研究的多个层面和阶段,2023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基础研究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共评出31项,博士生创新奖、青年科学技术奖共评出32人。
在全球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中,中国正在从一名追赶者逐渐转型为自主创新的领跑者。报告从新材料产业战略与发展,新材料产业问题、挑战与进展,新材料产业需求与机遇,新材料产业未来展望等四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尽管存在挑战,中国新材料产业的未来也充满机遇。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推动,新材料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全球超硬材料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生物医用新材料领域实现技术创新,智能仿生材料和石墨烯新材料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引领能力。未来,中国新材料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值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达到10万亿元,同时有望在10-15年内实现关键战略材料自主保障能力的重大突破。
报告人: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 高铭 报告题目:空间材料科学的发展与思考
报告对国际空间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对我国空间材料科学发展的启示。系统介绍了我国空间材料科学在载人航天前期和空间站阶段的发展思路和历程,以及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果,结合国际前沿发展态势和我国现有基础和优势,分析提出我国未来空间材料科学的发展目标、重点及发展路径。相关展望包括推动材料研究范式变革、支撑未来深空探索、带动地面产业升级等。
报告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江雷 报告题目: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未来技术新进展
从1998年开始,江雷研究员通过学习自然,总结了超浸润现象的三条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64个组合方案的超浸润界面材料体系,并拓展到不同压力和温度范围的各种液体体系,引领并推动了该领域在全球的发展。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是我国主导并引领世界发展的“顶天立地”式研究领域,从原创基础科研到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报告通过对从静态到动态等多种拓展应用体系案例的逐一解析,阐述了科学研究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发明三者之间的闭环渐进历程。
大会报告(Ⅰ)结束后,下午,各分会场同步开展。据介绍,大会为期三天,涵盖能源材料、环境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设计制备与评价五大领域设立92个分会论坛、3个前沿热点青年论坛、8个特色新材料论坛、2个前沿闪报区、1个中国材料教育大会2024、1个材料期刊论坛、4个培训班等,并设置了国际新材料科研仪器与设备展览会,为参会人员提供多样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