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大部分人在其思想的深处是崇拜大自然的,所以大自然的产物,都似乎带有某种特殊的“魔力” —— 这是罗博报告(Robb Report)在昨天发布的文章中体现的观点之一。
在这篇题为《培育钻石价格下跌,为何这并非坏事》的文章中,作者 Nick Scott 谈到了好几个话题,其中就有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在思想层面上的碰撞。在美丽、耐用、稀缺这三个“珍贵宝石的标准”中,唯有“稀缺”是培育钻石不具备的,这也是传统从业者对其颇有微词的缘由之一。
数年来,培育钻石的价格不断下降,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加上戴比尔斯在今年5月下调Lightbox的零售价格,以及在6月宣布停产用于珠宝的培育钻石,导致业界对这类产品的未来产生了怀疑。
尽管戴比尔斯并不是培育钻石行业的巨头,但它在传统(天然)钻石行业的强悍地位不容置疑,因此它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引发一连串的思考和讨论。
与此同时,不利的经济环境导致了天然钻石市场的崩溃,这也是近一年半以来众人目睹的现实。由此,在如何看待“搅局者”培育钻石的问题上,两类思想之间产生了更加激烈的碰撞。
支持派坚持认为,人类凭借自己的能力,用技术解决了稀缺性的问题,将美丽的产品带给更广的受众,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而反对派却觉得,正是由于人造产品的出现,才搅浑了市场认知,使人们的“钻石梦”破碎(详见Pranay Narvekar的观点,此处不赘述),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钻石市场的格局。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对于培育钻石产业的高度重视。这让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深受犹太资本影响的天然钻石行业,应该怎样更好地融入当代东方世界呢?
培育钻石行业,注定在一片争议声中成长,这是它作为人造产品的“宿命” —— 尽管很多争议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伦敦Victoria and Albert博物馆高级珠宝负责人Helen Molesworth写过一本书,叫《珍贵:宝石的历史与神秘》(Precious: The History and Mystery of Gems Across Time)。她认为,天然产品和人造产品在经济和情感上分道扬镳,这是一种自然的趋势。
“为什么我们不顺应这种趋势?为什么不把人造宝石产品融入家具、汽车、游艇这样的行业中呢?”
Molesworth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因为培育钻石带给人类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可以在一种原本传统的材料上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单从消费领域来看,泰格豪雅的腕表、TFR的钻石戒指环,以及钥匙链、手机壳,门把手、发卡、文具等等,都是各种已经实现或可能实现的应用领域。
在周生生集团前几天刚刚发布的中期财报里,旗下培育钻石板块(TFR品牌)已经将产品线从培育钻石扩展到了人造蓝宝石,并在2024上半年带来了427万港元的销售收入,比2023年同期的268万港元上升了59%。虽然相比全集团的收入而言,427万港元显得微不足道,但在集团半年营收下降13%的负面环境下,培育钻石板块的进步依然令人印象深刻。
这或许是“创造型产品”带给我们的惊喜。“就像人工智能一样”,培育钻石让我们能以更大的创造力,对未来进行更加丰富的规划。也许对于传统市场而言,它的“非稀缺性”是一种遭人诟病的弱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创造力或许比稀缺性更重要。
因为只有不断地创造,才是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