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外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内有转型升级的紧迫压力。在此情况下,工信部适时提出了加强工业技术改造,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近日,就原材料工业的技术改造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接受了记者专访。
《中国工业报》: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原材料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生产规模巨大,产业关联度高,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这次技术改造对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陈燕海:开展原材料工业的技术改造工作,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的长远之策,对帮助原材料工业走出当前困境、实现由大变强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原材料工业大国,2008年粗钢、电解铝、水泥产量分别为5亿吨、0.13亿吨和13.9亿吨,分别占世界产量的37.6%、33.5%和 50%,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我国还不是一个原材料工业强国,原材料工业结构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多数原材料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等的深加工能力不足,落后工艺技术装备仍占相当比重,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指标偏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许多关键技术和设备仍然依靠进口等。所以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决定了需要对原材料工业进行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是原材料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在多数产品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原材料工业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我国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方式从过去的粗放型、规模扩张型为主,转变为集约型、结构优化型为主的发展模式。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大力促进技术改造,是一条投资省、见效快、效益好、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技术改造是原材料工业保持平稳增长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原材料工业的品种质量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部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通过技术改造,完善生产工艺流程,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可以不断提高原材料工业产品的品种质量,提高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拓展企业生存空间。
技术改造是原材料工业节能减排的需要。众所周知,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行业都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据统计,2007年原材料工业消费能源12.9亿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67.9%;排放废水76亿吨、二氧化硫641万吨、烟尘296万吨、粉尘604万吨、固体废物9.9亿吨,分别占全部工业排放量的34%、32%、42.5%、95%和60.5%。因此,原材料工业实施节能减排是整个工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实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技术改造项目,完善环保配套设施,开展余热余能利用,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工艺装备,将大大降低原材料工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技术改造是提高原材料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技术进步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阶段。只有通过技术改造,才能实现自主创新技术的产业化的推广应用,才能为技术创新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反过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中国工业报》:原材料技术改造工作总体的思路和原则是什么?在具体工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另外,原材料技术改造要达到什么样目标?
陈燕海: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重点,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保护和发展原材料工业先进生产力,积极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原材料工业尽快走出困境;加快转变原材料工业发展方式,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认真落实“两化融合”,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原材料工业由大变强。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企业在技术改造投资决策中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展技术改造工作。二是推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工作要与企业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工作紧密结合,优先支持跨地区兼并重组的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三是突出改造重点。按照原材料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方向,突出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更新装备、安全生产、优化布局等重点。四是严禁扩大产能。技术改造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管理规定,严禁借技术改造之名扩大产能,防止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领域出现新一轮的重复建设。
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技术改造,为原材料工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实现由原材料工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基本实现落后产能淘汰的指标,工艺技术装备结构明显优化;品种质量要进一步改善,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节能减排要取得积极进展,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钢铁行业: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60%以上产品的质量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钢材品种自给率要达到90%以上,400MPa级以上热轧带肋钢筋使用比例要达60%以上。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620千克标准煤,二次能源基本实现100%回收利用,冶金渣近100%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有色金属行业:采用富氧底吹等先进技术的铅冶炼能力达70%,框架材料、无氧铜材、中厚板等高档铜、铝深加工产品基本要能够满足国内需求。重点骨干电解铝厂吨铝直流电耗下降到12500千瓦时以下,粗铅冶炼综合能耗低于每吨380千克标准煤、硫利用率达到97%以上,余热基本100%回收利用,废渣要100%无害化处理。
石化行业:农资保障能力得到增强。高浓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在原料产地生产化肥比重提高到60%,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重显著高。产品结构显著改善。2009年车用汽油全部达到国Ⅲ标准,2010年车用柴油全部达到国Ⅲ标准,2011年轻质油品收率达到75%。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丁基橡胶等产业化技术取得突破,千万吨级以上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大型粉煤制合成氨等成套技术装备实现本地化,煤制油、烯烃、乙二醇等示范工程建成投产。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到2011年,石化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以上,污水、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减少6%以上,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
建材行业:水泥工业新型干法工艺比重提高到70%以上,纯低温余热发电比例达到40%以上。通过节能粉磨、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能耗进一步降低,环保和废弃物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玻璃行业加快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更好地满足信息产业、光伏发电和建筑节能的需要;新型建材行业淘汰低品质的墙体材料产品,鼓励地方和企业建设大型节能墙体材料生产基地,基本满足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发展的需要。
黄金行业:实现黄金工业以开发浅部和易选金矿资源开发为主,向深部和难处理金矿资源开发为主转变,促进我国低品位难选冶及深部金矿资源开发的产业化和升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5%~10%,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缩小我国同世界矿业先进国家矿业技术差距。每年新增黄金产能20吨,保持我国黄金工业5%左右的增长速度。稀土行业: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通过支持稀土新材料产业化和技术改造专项建设,使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储氢材料等领域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较大提升,稀土科技和新材料生产整体实力有明显提高。
《中国工业报》:原材料工业涉及多个行业,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各个行业技术改造的重点领域有哪些?
陈燕海:针对我国原材料工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的技术改造要突出以下重点领域:
钢铁行业:发展关键短缺钢材品种,如高速铁路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度机械用钢、耐高温高压腐蚀电站用钢、各种抗腐蚀介质油井管;推广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技术,如干熄焦、烧结余热利用、烧结脱硫、高炉炉顶余压发电、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及回收技术,钢渣、尾矿等综合利用技术;开发菱铁矿、褐铁矿等低品位、难处理矿石;发展Ⅲ级以上高强度钢筋;支持非高炉炼铁、纯净钢生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焦化、铁合金、炭素和耐火材料等产品生产先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支持自主开发钢铁生产工艺自动化控制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高端深加工产品,如高精度高性能铜铝板带箔材、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合金型材、镁合金材;采用先进冶炼工艺技术,如闪速炉铜冶炼工艺,选矿-拜耳法、串联法氧化铝生产工艺,富氧底吹强化熔炼或者富氧顶吹强化熔炼炼铅工艺,直接浸出法炼锌工艺;开发低品位难选冶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推广冶炼尾气、余热、伴生资源利用技术,支持红土型镍矿高效利用技术;支持稀有金属延伸产品和深加工;支持自主开发生产工艺自动化控制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
石化行业:推进高性能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体、特种膜材料、专用精细化学品、航空轮胎等产品的前沿技术自主化、关键技术产业化、工程技术本地化,发展高端石化产品产能,实现千万吨级以上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大型粉煤制合成氨等成套技术装备本地化。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推动园区化发展和清洁生产。炼油乙烯行业重点推广液化气制高辛烷值汽油、渣油加氢处理、资源梯级使用等技术,开展炼油企业油品质量升级、乙烯装置节能降耗的改扩建。氮肥行业重点推广废水闭路循环等技术,开展氮肥企业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调整。磷肥行业重点推广硫酸生产余热回收等技术,磷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农药行业重点发展高效低毒残留农药产品生产能力等。
建材行业: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鼓励水泥生产处理和利用废弃物、纯低温余热发电、粉磨系统改造等节能降耗减排技术应用;支持石灰石矿山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保护环境为目的技术改造;改造现有普通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原料、熔化、锡退、切裁等系统,在线安装深加工设备,生产国际先进的太阳能发电和电子信息、建筑节能用超白、超薄玻璃、ITO(氧化铟锡)导电膜玻璃、Low—E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等。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高性能新型建筑材料。
黄金行业:支持低品位难处理金矿开发技术改造,对现有选冶生产系统进行调整完善,新建处理难处理金矿资源的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支持深部金矿资源开采技术改造,开采深度从目前的600米向1000米以下延伸,建设竖井、通风井,完善深部开拓、排水等系统,配套高效节能采矿设备,综合利用深部金矿资源。
稀土行业:支持高性能稀土储氢材料产业化、稀土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化、高效稀土发光材料产业化、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产业化,以及稀土纳米新材料和高性能稀土结构陶瓷、汽车尾气催化器件、稀土合金镀层镀件和稀土永磁核磁共振成像议等产业化。
《中国工业报》:技术改造工作已进行了一段时间,您认为效果如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陈燕海:作为原材料工业的主管司局,原材料工业司高度重视技术改造工作。自去年11月份以来,在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围绕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组织行业协会、研究院所专家研究提出了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行业的技术改造项目。目前,国务院颁布的钢铁、有色金属、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将这些专项列为技术改造的支持重点。二是多次召集中央和地方企业就原材料工业的技术改造召开工作座谈会,解读了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行业的技术改造内容,指导了中央和地方企业做好技术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和项目申报工作,还听取了地方、企业对做好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的意见和建议。三是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对中央和地方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审核。
从前一阶段的工作实践来看,技术改造工作已经深入人心,形成社会共识。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地推进技术改造,相继出台一些配套措施,技术改造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其中也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对技术改造的认识仍需深化。要不断提高对技术改造工作重要性、长期性的认识,坚持常抓不懈。二是对技术改造的方向把握不够准确。一些项目技术水平一般,一些地区存在着产业结构和产品品种雷同的现象。三是一些地方盲目铺新摊子,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布局要求,也有一些企业以实施技术改造的名义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四是技术改造资金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原材料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亏损,自有资金不足。五是商业银行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减少了对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原材料生产企业的贷款支持。
《中国工业报》:针对前段时间暴露出来的问题,接下来原材料工业司将在哪些方面做好技术改造工作?
陈燕海:下一步,原材料工业司将在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工作的具体措施。初步考虑,拟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进一步学习领会国务院颁布的钢铁、有色、石化等原材料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实质内容。细化技术改造投资目录,进一步突出改造重点。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在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在促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方面的作用,对产能过剩的产品,按规划要求,三年内不批新项目。
加强对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工作的行业指导。开展原材料工业“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明确行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快产品标准制订和修订,充分发挥产品标准在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调整投资结构,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加快转型和升级步伐。
组织开展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宣传培训工作。宣传国家关于技术改造的有关政策,解读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的重点方向,交流各地、各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工作的典型经验,提高企业对技术改造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开展技术改造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有效性。
抓好技术改造项目的督促检查。跟踪了解技术改造项目的环保、土地等前期条件落实情况、银行贷款等各项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情况、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情况及项目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发改委、环保、国土资源、金融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提出政策建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加强技术改造项目管理。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和备案技术改造项目,继续做好需要国家支持项目的审核工作。加强与地方原材料工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建立完善原材料技术改造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按照“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工作。
帮助企业拓宽技术改造投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对优势企业的技术改造贷款,鼓励企业采取合资、重组、上市等多种方式扩大融资渠道,增加技术改造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