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工信部联合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史上首次将原材料工业整合起来编制规划。
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也包括新材料产业。原材料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据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介绍,我国是材料产业体系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产品种类丰富,钢材、铝材、光伏玻璃等材料自给率超过98%。“十三五”时期原材料产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5年的0.76%提高到2020年的0.9%左右。重点企业主体装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了17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
为明确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方向,《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的总体发展方向和15年远景目标,即到2025年,原材料工业保障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在制造业中比重基本稳定;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占原材料工业比重明显提高;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规划》同时提出供给高端化水平不断提高、结构合理化水平持续改善、发展绿色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效应凸显、体系安全化基础更加扎实等五项具体目标。具体如突破一批重点战略领域关键基础材料,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掌握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形成5至10家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在原材料领域形成5个以上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总量实现双下降;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3级及以上企业达到2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0%以上,建设1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行业关键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高,产业链断点堵点显著减少,等等。
“原材料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任务紧迫、艰巨。”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冯猛表示,“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置换政策,严控新增产能,不断巩固去产能成果。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常国武表示,“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适度有序投放稀土探矿权和采矿权,加大勘查力度,摸清储量家底。优化稀土总量控制指标管理机制,科学调控开采、冶炼分离规模。
陈克龙表示,“十四五”期间要开展稀土矿绿色高效开采、绿色高效选冶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稀土行业的融合应用,提升工艺控制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20%,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超硬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百余种材料产量居世界首位。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新材料处处长谢彬介绍,“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强化创新平台载体支撑,优化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新材料数据中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围绕矿山工艺、组织均匀性控制工艺装备、智能制造等方面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