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秋生给长葛市的领导干部作了一次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乔秋生结合自身所见所闻和黄河集团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谈感受,说发展。
他说到黄河集团如何从3000元的资金起家,发展为拥有总资产154亿元、厂区面积6.1平方公里、员工2.07万人、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261亿元的全球超硬材料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集团的光辉历程;说到黄河集团已拥有“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金刚石标准化工作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闪光的命名和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辉煌业绩!
现在,让我们回望过去,来追溯“黄河”奔腾中的每一朵耀眼的浪花。
1979年初春,乍暖还寒。黄河集团公司的创始人、前董事长乔金岭,一个曾做过生产队队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的农民,在“改革开放”精神鼓舞下,决心创建一家工厂,为自己致富,为长葛农民,为中原农民,甚至为中国农民走出一条致富的路子!他在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人才、四无项目、五无设备、六无技术的情况下,以自有的3000元钱,租用原和尚桥公社坡岳大队第五生产队的一块农田,开始了艰巨的筹建工作。
一年后的1980年3月1日,黄河集团的前身——长葛县第二化工厂挂牌开业。当时的“长葛县第二化工厂”,全部设备仅有三口大锅、一口大缸及借来做石棉瓦的“瓦模”。办公桌椅、炊具也是由坡岳大队借来的。仅有的3000元资金周转不开,于是陆续借得15550元,这才开始了露天的石棉瓦生产。
1980年3月25日把第一单货发往兰州!接着,利用兰州毛纺厂房产科的关系,又与西宁毛纺厂、西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等谈成合同,获毛利近10万元!
有了销售收入,便开始了最基础的基建工作,到年终,共建成车间、库房、宿舍等2105平方米,销售收入更是达到350万元!12月份职工总人数160人,发放工资总额7966.94元,平均工资49.79元!49.79元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是当时一个国企职工的工资水平。想想看,刚创建不到一年的民营小厂月工资接近国企职工的工资,这是怎样一个奇迹?
1980年六月份,乔金岭开始筹划生产塑料编织袋,八月份陆续购回相关的设备、原材料,同时派人到浙江学习生产技术,从试生产到小批量,再到1981年的2月10日,第一个批次就生产了14250条,产值11977.50元,这标志着塑料编织袋的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8月1日,正式更名“长葛县塑料制品厂”。但是,一个新的也很棘手的问题出现了——原材料!生产塑料编织袋的一种主要原料叫聚丙烯,并不短缺,只是价格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因为规格、型号和质量,完全是供应渠道的不同所致。
为了节省成本,乔金岭把厂子的隶属关系改到了县上成立不久的第二工业局。但“老掌柜”社队企业局不乐意了,社队企业局很快派出工作组,直接把厂子接管了,乔金岭也被“调”走了。
1982年的10月,由社队企业局任命的厂长、书记很快到任,这个厂子鲜活的生命力也很快枯萎。1983年,企业经济效益一路狂泻,全年完成产值仅7万元。到1984年8月,这个小厂已经亏损47.2万元,银行贷款72.848万元,内亏外贷合计120.048万元之巨了。120多万元,这在那时,可是天文数字呀!
18个月没有领到过一分钱工资的职工们到县委反映情况,他们要工作,要生存,还要老乔回来!
领导者的头脑清醒了,随着长葛县社队企业局更名为乡镇企业管理局和该局领导班子的调整,新班子下令撤走了这个局的“留守人员”。留下的烂摊子,只好“调”回乔金岭“从头收拾旧山河”了!
1984年8月24日,黄河集团迎来了她的第二次生命。一个涅磐后的厂子庄严地把“为国、为民、为厂、为家、为中国农民走出一条新型致富路子”做为了她的宗旨!
正是在这一“宗旨”的激励下,黄河集团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灵活的经营终于渡过难关,但也从经营中深刻认识到,靠廉简型的产品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因此决心开发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新产品。
乔金岭经多方走访在郑州市找到了理想项目、理想产品——人造金刚石磨块。但这项产品尚在研究中。就是这样一项研究中的还不知最终能否成功的产品的生产技术,转让费就要价10万元!10万元,在1985年初,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还要求产品投产后年销售额的10%作为报酬。
是否接受这苛刻的条件?这就需要过人的胆识,需要对风险的承受力。乔金岭和他的“班子”冷静而果决,干!于是,1985年3月1日在郑州国际饭店郑重地签订了这项协议。也就从这一天起,“长葛县塑料制品厂”这个名字完成历史使命,黄河公司发展史上的第三个名字——“河南技术经济研究所附属厂”应运而生。
那时,许多人为黄河集团捏了一把汗,社会上还有人等着看她将因失败而导致的灭顶之灾!
但是,在黄河集团不惜血本和满腔热忱提供的试验条件下,研制者在6月中旬终于合成了第一组人造金刚石磨块,并按照公司的意愿进而在7月份开发出了第一台人造金刚石水磨石机!可以这样说,在这台水磨石机诞生之前,全世界所使用的磨削机械的磨块都是由日本所垄断的碳化硅,同这一创新型的磨块相比,效率低,不耐磨,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技术革命!
这个产品被命名为“旋风”。之所以命名为“旋风”,是因为在做水磨石机测试时旋转起的水雾像拔地而起的旋风一样。于是“旋风”这个后来叫响全国、闻名世界的品牌就这样在不经意中诞生了。这一品牌的名称不仅形象地体现了它工作时飞速旋转状态,同时也含有对这一产品能像旋风一样席卷全国的美好愿望。
人造金刚石水磨石机自1985年7月投产,到年底产值120万元,盈利4万元;1988年猛增到2621万元,税利307万元;而到1992年,更—举突破亿元大关,税利达到1800万元!而产值破亿元大关更是河南省民营企业的第一家!
从中原长葛拔地旋起的人造金刚石水磨石机的强劲“旋风”旋遍全国,旋向世界,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到1989年底,职工人数已达到827人,销售收入3142万元,税利超过500万元,当时全县最高的大楼——公司的六层办公楼业已动工。职工的平均月工资184元,远远高于当时平均86.16元的长葛县的几个国营大厂的工资,也高于当时闻名遐迩的属“大集体”的奔马机器制造厂的160元的平均工资。
乔金岭并没有为此而松口气,他从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着眼,以战略眼光明确提出:“金刚石水磨石机不能十年一贯制!现在就必须着手大力开发金刚石锯、切、钻,抛光系列产品,还要自己生产金刚石!”并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响亮地提出“要走出国门,去挣洋人的钱!”
这需要大的投入,需要在原厂区之外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新厂——占地一平方公里的金刚石城!这个构想后来叫做“‘八五’金刚石及金刚石机具系列产品易地技术改造”,仅第一期就需要征地600亩,投资9800万元!
对这一构想,由于当时国家正在对“过热”的经济进行“调整”,上级领导并不热心,甚至还泼点冷水;厂子决策层中来自郑州技术经济研究所的一位已经成为厂子二把手的技术权威也不赞成。不得已,乔金岭和其他成员决定与河南技术经济研究所脱钩,不再叫“附属厂”,更名为“黄河磨具厂”。之所以叫“黄河磨具厂”,一是因为当时武汉有一家全国著名机械厂叫“长江机械总厂”,公司领导希望自己的工厂能像长江机械总厂一样有名,形成“南有长江,北有黄河”的局面;二是因为黄河流经河南省,公司离黄河也就几十公里,从一定意义上“黄河”可以指代“河南”,这样也就有了地标的意义。
1989年的7月1日,“河南省黄河磨具厂”横空出世。伴随河南省黄河磨具厂的成立,一个更大胆的构想《关于金刚石机具系列及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同时诞生。建议书的计划投资规模为1884万元,其效益则将由1990年的预计产值4500万元达到1995年的1.8亿元;实现税利1800-2000万元;年出口创汇达400万美元!乔金岭和已走上公司部门领导岗位的他的长子乔秋生带着这份建议书从当时的长葛县乡镇企业局、经委、计委、科委,到许昌市的这些部门,又到省里的对口部门,直至建设部。
终于,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1991年3月19日;这一天,建设部建综(1991)174号《关于河南省黄河磨具厂(八五)技术改造、专项规划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签发了!这个项目终于列入建设部机械行业“八五”技改规划,所需的1884万元的项目资金,国家贷款950万元,地方及企业筹措934万元。
政策的绿灯打开了,最大的障碍扫除了。有了这个批文,1991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黄河磨具厂分别征用104.32亩、30亩土地的两份报告同时获得原长葛县人民政府的批准。至此,这一在公司发展历程中极具意义的重大决策,终于付诸实施。
1992年4月1日,是黄河集团公司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日子,这一天,黄河磨具厂与日本大阪金刚石工业株式会社(ODK)、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简称三磨所)达成“合资共识”。
黄河集团向日方表示:只要能让黄河集团共享ODK同样的技术,日方的其它条件都可考虑。于是三方很快达成“合资共识”并初步商定合资条件。事后大浦社长说:“黄河公司只关心技术引进,不斤斤计较细节,胸怀宽阔,这正是我们合作的首要条件。”
合同的基本内容是投资总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黄河集团占股份的70%,3500万元;日方25%,1250万元;三磨研究所5%,250万元。合资期限30年。合同里所说的日方25%,1250万元,基本是计价了的日方设备,也就是“设备投资”。于是11月18日三方在合同书上正式签字并于即日生效。
合同签订后立即提到日程上的就有两件大事,一是急需派人到日本大阪ODK公司学习技术和经营管理,决定选派公司主抓技术和经营的两位副总和4位工程师赴日,时间半年。二是打报告向长葛县土地管理局申请征地80亩,以保证中日合资项目的顺利实施。
1993年2月10日,第一批赴日学习的乔秋生等6人从上海出发了;80亩地的征用在3月初手续办妥了;4月初,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全框架现浇结构的公司第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厂房——磨具楼动工了。在磨具楼开建的同时,又开足马力做设备从日本的发运、到公司后的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准备工作。
磨具楼日夜24个小时不停施工,九月中旬就基本竣工,日方投入的设备打包启运,9月28日ODK公司设备安装团宫胁技师长等一行四人抵达公司,将对运抵后的设备开箱验收并安装调试。
11月底,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并顺利试车。
12月8日,中日合资黄河金刚石有限公司举行投产剪彩仪式。副省长李成玉、国家建设部有关领导等各级领导及ODK社长原昭夫、原社长大浦桂一、郑州三磨研究所所长贺以权参加了剪彩仪式。
由于实现了合资所引进的国际规范的管理,公司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建立起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体系、以资金调控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要为中心的营销管理体系、以质量为企业生命线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末位淘汰为中心的人才资源动态管理体系和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科技管理体系。
此时,公司既有一家“中日合资黄河金刚石有限公司”,又有在合资时未归入其中的原黄河磨具厂下辖的企业,加之合资后又扩展的实体,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充分发挥企业群体优势和综合功能,促进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在黄河磨具厂的基础上组建“集团公司”已成为加强管理的迫切要求,1994年1月20日,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河南黄河实业(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1995年2月,乔金岭拜访了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合成者王光祖教授、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院长陈启武教授等30多位这方面的高级专家,并把他们请到“黄河”,开始了大吨位六面顶压机的研发。中国的六面顶压机,从1966年第一台6×600吨压机,直到21年后才由太原重工于1991年研制成功6×1000吨压机,“黄河”却要一下子跃升到6×1500吨!1997年3月26日真的生产出第一台6×1500吨的样机,10月28日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而到1998年底已有100台这种被正式命名为“UDS-6×1500吨-I型”压机投入金刚石的规模生产。UDS-6×1500吨-I型压机的研制,在技术上取得11项专利,得到省、部级4项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
由于UDS-Ⅰ型压机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效益提高2/3,单位成本比美国两面顶压机生产出来的同等级产品低1/3,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接着,黄河集团又组织专家、投入资金相继开发出UDS-Ⅱ型、Ⅲ型压机,压力由6000吨达到2.2万吨;单次产量由40克拉达到140克拉;因其品质的提高,每克拉的售价在当时则由0.12元达到0.48元!
北京矿业大学超硬材料刀具研究所邓福铭教授在其《陈启武——情系金刚石半世纪》(见河南人民出版社《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书)中说:“黄河实业集团公司UDS-1型大型高压合成装备的大规模上马及Φ30mm腔体金刚石合成工艺成功推广应用,创造了明显的经效益,促成了该公司1998年一举上市成功,成为亚洲最大的金刚石生产企业,特别是黄河集团公司用这种设备生产HHD30产品经过日本ODK公司检测,性能接近国外高档产品,树立了国产六面顶设备大型化新的里程碑。”
“黄河旋风”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不仅声动中华,而且已经名播世界超硬材料行业!
2001年6月12日,公司副总王春林一行六人赴奥地利TYROLIT公司考察,考察回来后王春林向乔金岭汇报说:他们受到该公司执行总裁西格瓦特的热情接待,更让他们感动的是,该公司升起中国国旗以表示对我国和我们公司的敬重和友谊!
乔金岭听到这里,激动地从座椅上站立起来,在美国GE公司的那一幕倏地闪过眼前,而今在奥地利TYROLIT公司升起的五星红旗,令他禁不住热泪长流……
新时代的强劲东风催生了“黄河工业园”的兴建,黄河集团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构建自己的“绿色发展”战略,通过实施“资源整合、产业提升、结构调整、科学发展”的经营策略,强化风险防控,提高产能效益,降低经营成本,加强资本运营,助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进入以智能制造、3D打印、石墨烯和锂电池为代表的高端制造的全新时期。
2003年,军人出身的乔秋生接替父亲乔金岭挑起黄河集团这副重担。乔秋生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学习,时常挤出时间到高校进修。2014年到李嘉诚创建的“长江商学院”的CEO·12期班、DBA·5短期班学习,2016年进入“科技X商业”专业脱产学习。尤其是在硅谷参访学习时,触动极大。在硅谷的每一个晚上,乔秋生都进行着深刻的思索,他回想了黄河公司的过去、思考了现在,更多地是谋划着未来。这为他此后关于黄河公司发展的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构想打下了基础,决心乘国家政策“金融创新”“经营创新”“高端制造”的东风把黄河实业集团做成“中国制造2025”的示范企业!
黄河集团的高端制造的动力源于十八大;她的底气源于乔秋生!
构成黄河实业集团高端制造的四大领域的创建、发展和现状恰是“黄河”激流的又一波巨浪。
“巨浪”之一:智能制造
2015年,黄河集团以4000万元全资并购了原“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拉开黄河集团进军智能制造的序幕。
“上海明匠”成立于2010年,现有员工1487人,其中中高级科技人员即有453人!“明匠智能”拥有发明、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专利等140余项,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工信部命名的“中国‘工业4.0’智能制造领军企业”。
2015年以来,黄河集团公司在做好碳系材料的基础上,依托上海名匠智能在“工业4.0”的优势,实现了向自动化智能化工厂的迈进。新能源动力锂电池项目也通过上海名匠智能产线融入“工业4.0”理念,打造出了行业内第一条智能工厂生产线,实现了生产智能化,传统一条线需要300多人,公司通过名匠智能的技术,一条线只用不到60人。叶腊石压块生产线,以前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现在利用机器人通过两只机械手操作,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生产效率提高了几倍,产值和利润也相比人工提高了30%。2017年底的销售收入已达2.4亿元。
黄河集团的智能制造将以每年不低于1万台的产量、不低于10亿的销售收入为目标,在我国“工业4.0”的大潮中勇立潮头。
“巨浪”之二:3D打印
2016年6月24日,总投资5.6亿元的黄河集团的3D打印事业部创立。
事业部依托其3名博士、4名硕士和13名学士组成的强大科研团队,2017年12月,3D打印硬面涂层项目技术克服材料成分设计、逆向三维建模、工艺开发、性能验证等多个难题,终于孵化出一颗“金蛋”——“激光熔覆工程旋挖刀具”。这一激光熔覆旋挖刀具,其性价比超越市场常规产品至少两倍,快速获得多个区域标杆客户的现场订单。黄河集团的3D打印在行业内名声大振,定单纷至沓来,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的成功突破,使与此相关的其它3D打印技术相继取得进展,2018年的销售收入将达2.14亿元,员工人均销售收入将以710万元,打破全集团公司以往的记录!
“巨浪”之三:石墨烯
2016年12月4日,黄河集团创建了石墨烯事业部,投资1500万元设立了石墨烯材料及应用开发试验中心;投资1600万元从日本、美国和法国采购了最先进的专用设备。
石墨烯事业部先后聘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成并曾较长时间效力GE公司的宋建民博士及另一位知名博士、3名硕士和8名学士,这一以宋博士为首的团队,利用金刚石生产后的石墨废料,采用物理拆分技术生产出大面积单层石墨烯 ,成为国内唯一不用天然石墨生产石墨烯的企业,生产出的石墨烯应用到锂电池中,提高电池比能量30%以上,使充电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这一成果已经在公司的锂金属电池开发和生产中得到应用。截至2018年6月30日,石墨净化车间已处理废石墨283.5吨,收集石墨尾料4.5164吨,产出干料132吨,有12.8吨鳞片石墨396成品入库。
“巨浪”之四:锂电池
2016年4月18日,黄河集团总体规划150亿元的石墨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力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有着巨大市场前景的“锂电池”产品成为黄河集团高端制造的重中之重。其研发团队拥有博士5人,硕士15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55人。
2017年12月8日,河南境内遭遇20年来的一场特大暴雪,温度骤降,安装了力旋科技锂电池包的周口太康公交公司的车辆以15分钟的预热便已启动并正常运营,安装其它公司锂电池包的车辆却趴了窝。当天该公交公司的凌老板打来电话,要求用黄河集团的电池包更换那些不能在严寒天气条件下工作的其它公司的车辆。
2018年,力旋科技已与东风汽车、九龙汽车、申龙客车等国内知名车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产品应用已遍布安徽、河南、河北、海南等地区。未来五年“力旋科技”汽车用锂电池总产能要达到300亿Wh(瓦/小时),即每年可为1.5万辆中排量家用轿车提供此清洁能源装备,加之电网UPS电源、太阳能以及风能发电储能电源装备等年销售收入要达100亿元!
近年来,公司先后完成研发项目173项(其中国家项目56项,河南省项目117项),取得省级鉴定成果56项,实施成果转化47项。取得的成果1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0项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完成新产品开发209项,拥有专利586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储备了一大批企业核心专用技术。先后实施了国家产业链、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河南省双百计划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项目。
这一切,将使黄河集团如虎添翼,到国家“两步走”战略的2035年,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黄河实业集团的销售收入将达1000亿元!
目标已经设定,战鼓又一次擂响,乘长风,破巨浪,“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