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位于华盛顿西南区的ITC(USTR下属机构)内,台下坐着等待出庭作证的,是美国各大企业、家族型中小企业和重磅级行会组织中年龄多在50~60岁的首席执行官、高层领导,甚至还有在美国政治光谱中举足轻重的州议员,他们的两鬓多已斑白。
而在对面听取证词的,则是USTR“301调查”委员会的各位委员,平均年龄在30~40岁左右的技术官员们。
作为中方相关方的代理律师,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蔡开明律师在美国华盛顿参与上述听证,这对比明显的一幕令他印象深刻。
比如,听证人群中甚至出现了阿拉斯加州的参议员萨利文(Dan Sullivan),他是为了保护阿拉斯加州的相关产业而来,“他在庭上说,以前我坐在上面,你们(USTR人员)给我来做报告,今天是你们坐在上面,我来给你们做报告。”蔡开明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了这并不寻常的一幕。
此次萨利文从阿拉斯加州远道而来,出现在了8月23日的听证会上,并在当地时间早上9:30第一个发言,在其中萨利文向USTR“301调查”委员会指明,此次关税对阿拉斯加的渔业将造成近10亿美元的重大打击,且打击的只会是美国人。
截至8月24日第五场听证会结束,第一财经记者根据会议记录统计后发现,在出席听证会的312个代表中,仅有27位表示赞成增加关税,这意味着91%左右出席听证会的美国企业都“求放过”。
不仅如此,根据上述出庭记录,在反对对华加征该2000亿美元关税的同时,美国业界代表也在会议中对美国政府方面的不专业和将贸易问题政治化表达了不满之情,美国化学品协会代表贝莱资瓦(Brzytwa)即不客气地指出:“供应链不是凭空存在的,也不会因为美国贸易政策的利益就能随便再建一个。”
蔡开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00亿美元征税产品,需要美方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分析,这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且通过五天的听证会实况也可以看出,美方(USTR一方)对2000亿美元产品的研究和分析是比较有限的。
一份阿拉斯加样本:伤害的只能是美国人
美国商会按照目前全球对美国的贸易反制金额情况,制作了一张美国全球贸易战各州受影响图,并按照受影响的级别,将美国50州分为了严重、特别严重及超级严重三个受影响级别。
根据这张影响图,目前,采取反制关税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欧盟以及中国。在超级严重的级别中共有美国的14个州,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路易斯安那州、华盛顿州和伊利诺伊州。
阿拉斯加州位于这14个受影响州的前列,美国商会统计显示,其总体受影响额度为9.11亿美元,其中因中国的对等500亿美元关税所造成的影响在9.09亿美元,主要原因就在渔业方面,其主要加征关税的产品为冷冻大西洋鲑鱼、冷冻鳕鱼及比目鱼。
这也是令萨利文坐不住、直接奔赴华盛顿参与听证会的主要原因:若2000亿美元关税开征,阿拉斯加的渔业将遭受更大打击。
获得了萨利文的证词,通过记录可以看到,萨利文的证词是一份出席听证会的完美范本,在理性、强势的基础之上,每句话都直指USTR“301调查”委员会的调查靶心。
萨利文表示,阿拉斯加州是美国最棒的渔业州之一,当地渔业雇佣了60000名渔业员工,是阿拉斯加州的最佳雇主,阿拉斯加生产的海鲜产品占美国整体海鲜产品(24亿美元)总量的60%,且海鲜均是由美国人、美国船只在美国海域捕捞的,使用的还是美国自身的资源,最终产品也运回美国,唯独涉及中国的产品是送往中国进行加工。
“若对该类产品进行征税,只会损害美方利益而非中方,美方要为此付出10亿美元的代价。”萨利文表示。
美国国家渔业研究所的德哈恩(Robert DeHaan)则进一步指出:“切鱼这种活儿也不是什么国际商业秘密。”
“如果美国政府想要同中方博弈,请换一种形式。”德哈恩在听证会上指出,美国渔民通常采取家族运营方式,且中国还一直在降低关税以促进这项业务,以满足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层的需求。
在面对USTR“301调查”委员会“中国进口有多重要”这一问题时,德哈恩答道,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中国已发展成为多个国家级渔业中心,如果美国将该鱼类加工工作转移回阿拉斯加州,这将产生不少问题:一方面中国在开发国内需求方面做得很好,另一方面美国的竞争者也都在享受中国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方面的便利。
与此同时,小企业很难向其他国家转移产业,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德哈恩指出,更别提那些海量认证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才能申请下来。
美国商会制作的美国全球贸易战各州受影响图,将美国50个州分为了严重、特别严重及超级严重三个受影响级别,颜色越深影响越大。
求放过:美国企业的怒气和无奈
虽然此次USTR以不直播的方式进行听证会,造成该听证会无法录音或录像,但第一财经记者仍辗转拿到了目前为止一周以来(8月20~24日)所有的听证记录。
翻看这份记录便可得知,如同来自阿拉斯加州的代表一样,此次出席听证会的美国企业无奈地表达着自己“求放过”的诉求,并直指此次美国出台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的各种荒谬之处。
此次,美方拟加征关税的价值200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商品共计6031个税号,在清单上看到的是冰冷的税则号,在企业眼中这些却代表着罔顾基本的行业经济常识。
譬如,美国新娘舞会行业协会代表兰格(Stephen Lang)在听证会上反问USTR官员,婚纱这种时尚和季节性如此敏感的产品,难道要让我们为了应对关税而提前囤货吗?谁会穿过时的婚纱?
食品业的企业代表则提醒USTR官员,中国的苹果和其他国家的苹果尝起来口感不一样,这不能简单用替代国这件事儿来衡量的。
在第一日的听证中,美国果汁产品协会负责人泰勒(Andrew Taylor)就为USTR的官员们普及了一次有关果汁业的常识。
泰勒指出,大部分果汁生产商都购买海外的浓缩果汁原料,美国本土在苹果和梨方面是没有充足供给的,实际上73%的苹果汁浓缩物和76%的梨汁浓缩物都来自中国。
在回答USTR官员有关“中国产品是否能够被替代”的问题时,泰勒指出,中国是苹果和梨方面最大的供给商,虽然欧洲和阿根廷也有供给,但是它们生产的苹果和梨的口感,尝起来区别很大,不能作为替代方。
前述提到的贝莱资瓦此次是再次出席听证会,他表示,对于本届美国政府拒绝了上一次其移除出征税范围的要求,“感到失望”。
“我们的要求是把所有的化学品和塑料制品都移除出此次征税范围。”贝莱资瓦表示,即便是对华征税,考虑到中国在东南亚的产业,对中方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对美方的影响,则是潜在有2.4万人将失业。
蔡开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听证会期间,有一次美政府方问企业是否有可替代的渠道,作证代表随即反问,产品范围这么广,你问的是哪个产品?
该化学类产品代表要求的是排除一大类产品。蔡开明解释,因此可以看出发问的官员,本身对于证词就不是很熟悉,也没有深入去想到底要去排除的范围,而仅仅是根据常规思维来提出问题,这也说明官员本身对这些作证公司和提交的材料,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分析。
实际上,据记者查阅出庭记录发现,与贝莱资瓦20日处于同一小组的8个出席听证会代表,均来自各类型的化工类产品企业,全部对2000亿美元征税表示反对且态度尤为强硬。
比如,其同组的一家制作泡沫类产品的企业代表克斯可(Todd Keske)直接表示,“要对关税说不!”
如果开征关税,将对该行业所有下游行业和客户产生影响,克斯可表示,美国目前是相关产品的净进口,且相关产品在全球和美国国内都出现短缺现象,在过去20年中,美国一家新的相关工厂也没建成,而建设新设施可能需要5~10年的时间,与此同时由于价格会上涨,可能会造成产品彻底短缺,下游企业关闭。
如前所述,截至24日,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在出席听证会的312个代表中,仅有27位表示赞成增加关税。
具体而言,在首日的61个发言人中,仅有3位表达了赞同征税的看法。“在首日听证会上,空调、食品包装和纺织品三个行业的企业或者协会,在陈述中表示支持全部或者部分征税。”正在参加上述听证会的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之所以说部分支持征税,是因为其中的美国纺织品协会虽完全支持对终端产品征税,但反对对原材料征税。”
第二日,共有58位发言人。孙磊说,第二天支持加征关税的代表有所增加,来自美国钢铁、林产、劳保、机电、重卡及电动汽车、瓷砖、地板、建材、石材、轻工等10个企业或者协会的发言人支持完全或部分加征关税。
第三日,有3家钢铁企业、3家五金产品企业和一家汽车底盘生产企业支持征税。
第四日,只有涉及蜂蜜和大蒜行业的两个企业支持征税。
第五日,橡胶、皮革、五金、垃圾食品处理、新能源、纺织行业以及玻璃器皿协会共7个代表提出支持征税,其中,名为Insinkerator垃圾食品处理设备公司有在华投资经营。
孙磊表示,如概括下支持征税的企业,其特点是越处于供应链低端的美国企业,就越支持征税。而越处于供应链高端的美国企业,则越不支持,这意味着这类企业用中国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比较多。
学习美国企业的听证发言逻辑
记者梳理后发现,此次参加听证会的不少代表均为第三次参加该类“301调查”听证会的业界代表,比如半导体产业方面的美国企业代表。而在经历了三次听证会之后,各位抗辩代表和USTR“301调查”委员会的套路也较为固定。
听证会首日,委员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一,是否可以从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进口涉案税则号产品?第二,中方在该税则号产品方面是否有侵权和假冒行为?第三,加税是否会对美国经济和消费者造成损害?第四,能不能找到替代生产国?
各位抗辩代表也主要表达五层含义:第一,中国具有优秀的技术工人和强大的产业链,在生产能力方面没有替代者,也没有竞争国家可以望其项背,无法把工厂搬出中国;第二,包括军方在内的美国消费者无法承受加征关税后的价格上涨,低端和中端美国消费者将深受其害,军方消费者也不能幸免;第三,此次征税的产品大部分都不具有高科技含量,与“301调查”初衷无关;第四,在特定税则号下,中国是唯一的供应商或原料生产商;第五,美国没人愿意做抗辩企业所在领域的工作。
蔡开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美国企业在做证词时,有一个大致的逻辑。其重点在其产品的产值,涉及美国就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以及该产品同“301调查”中所指责的技术转移是没有关系的。
而反观此次出席的中方企业和代表,蔡开明表示,此次美国企业对出席听证非常重视,但会后同许多美国协会和企业沟通中得知,没有特别多的中国供应商同他们联系,即仍是美方企业的主动性行为。
“有一个美国企业对我说,‘我派了一个人去中国联系中国供应商,他们还派出来一个比较低阶的人跟我们说产品排除的事情’。”蔡开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希望中方企业能更多地来使用法律的途径。
比如,在接下来9月6日之前还有提交补充评论意见的时间。蔡开明表示,想回国之后,尽快和商会和企业沟通,联系美国的进口商协会或客户,来提交补充评论意见,合理使用程序利益,来争取申请将产品排除在清单之外的这种可能性。
这五天听下来,孙磊的感受则是,中方出席的行业协会,表达了声音和观点,这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若要争取自己权益,首先要识别美方逻辑。
“美方企业的逻辑是,征税损害了美国经济或消费者利益,把这个说清楚,就有希望被排除在外。”孙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据记者根据USTR提供的日程统计,目前本次听证会总计有11位中方代表参加,其中包括中国相关商会的负责人、装饰材料、医药产品、律所和中国学者代表。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曾在担任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时,多次率队赴美打钢铁“双反”案件。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十几次的钢铁“双反”听证会中,他们所摸索出的经验是,让美国用户去跟美国政府对话,特别是发动美国的大型跨国企业在听证会上发言,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