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遍地,恶臭阵阵,危险废物露天堆放,一个原本旨在消纳废旧物资,变废为宝的循环产业园,实则不过一个“垃圾”产业园,还非法侵占了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上千亩……6月19日,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在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的“回头看”督察还原了保护区内企业假整改的真面目:白天故意制造停产假象,实际晚上在偷偷摸摸生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然而,从十省市区的督察结果汇总看,保护区内存在环境问题的不止是宁夏武灵。多地保护区因缺少环境保护意识,出现了各类各种的环境违法典型案例。
违法违规开发建设
位于文笔水库南岸的丽江玉龙生态旅游度假区高尔夫球场,多年来,当地不少人都认为该高尔夫球场“手续齐备”。但此次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该球场从规划建设之初,就侵占了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文笔水库的部分用地。长期以来,高尔夫球场因高耗水、高污染经常受到争议。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尽管该项目的补充环评至今未批,也没有完成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但10多年来却一直公开对外经营。实际运行过程中,该高尔夫球场屡次受到环境监管部门的处罚。未进行水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已构成环境违法,对此罚款25万元,并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在处罚后至今,该球场也没有完成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相关手续。
该企业被生态环境部通报后,不少人发出疑问:这是一家什么企业?为何能长期非法侵占自然保护区?
监管严重缺失
黑龙江省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份之一,但第一轮督察发现全省自然保护区问题较为集中,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为其中之一。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指出:2012年以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管理局所属农(牧)场未经有关部门审批,在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实施农业开发、建设旅游设施。对此,黑龙江省督察整改方案明确要求,收回富裕牧场第14作业区西侧14.79公顷耕地并进行退耕还湿,对民族村旅游开发项目全面拆除。
可是,本次“回头看”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保护区脏、乱、差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而且,整改方案中的退耕还湿没有到位,生态恢复也没有及时完成;民族村旅游开发项目虽已关闭,但旁边又新开垦出农田;对通南沟有关工程项目仅做关停处理,未进行有效拆除。就是这样并没有整改到位的问题,根据黑龙江省提供的材料,省农垦总局作为责任单位已于2017年底前报告完成整改任务。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批准设立,重点保护黄河湿地特有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众多珍稀濒危野生水禽等动植物。让督察人员十分震惊的是,虽然多次被群众举报,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依然存在着规模较大的养殖场群。
对于这些现象,生态环境部在通报中强调,从督察情况看,有关部门和地方环保不作为、乱作为、敷衍整改问题突出。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对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失职失责的,将依法依规督察处理。
随意调整“瘦身”
如果说,保护区内存在违法违规企业,而地方监管部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监管态度,从而导致保护区环境被严重污染,让人愤怒,那么名为整改实为“瘦身” 保护区并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只能让大家觉得是不是小说中的情节了。然而,这一现象确实存在。
长江南岸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水磨溪湿地自然保护区,近1/4面积被工业园区侵占,湿地生态被严重破坏。2011年,在没有拿到征地批准等文件的情况下,石柱启动工业园征地拆迁、场地平整等工作,“筑巢引凤”。在2013年,水磨溪湿地已经纳入重庆市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名录的情况下,石柱县不仅没有采取实质性措施整改,反而继续工业园建设,与13家企业签约,有3家在没有环评手续的情况下,陆续开始入驻。然而,面对中央环保督察和2017年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切实加大督察整改力度的要求,石柱县并没有落实整改,企业的建设也没有叫停。同时还计划重新规划水磨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想利用将保护区“瘦身”的办法,把工业园划出保护区的范围。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搞大保护,不要搞大开发。可是这样一块长江边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却被破坏得面目全非。类似问题全国不少地方都存在,为了一时经济增长而不顾长久的生态环境保护,为此付出巨大的生态代价,实在是得不偿失。
类似“瘦身”保护区的现象不止石柱县一家。广西玉林市为给博白县云飞嶂风电场项目和人工经济林建设让路,在对那林自然保护区确界时,擅自将大面积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调出保护范围,拟使该自然保护区面积削减87.7%。甚至在广西自治区有关部门要求重新修改确界方案的情况下,仍于2018年3月再次提出确界方案,拟削减86%的保护区面积,消极应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性质恶劣。
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风险突出
6月20日,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对梧州市城区5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风险整改落实情况现场督察发现,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仍有废水直排、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违法堆存等突出问题,环境风险十分突出。而且,督察发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还建有大量民房,很多民房出租给废品回收、纸箱生产等散乱污企业,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此外,保护区内沿江仍有多个小码头,现场督察时,位于一级保护区内的火山油库趸船码头仍在装卸油品,环境风险突出。
尖岗水库位于淮河流域贾鲁河干流上游郑州市二七区尖岗村,是一座以防洪、城市应急供水为主要功能的中型水库。然而,如此重要的水源地保护区内竟然存在着非法建筑、工业企业,且存在种植和养殖现象。
根据《水污染防治》第五十八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水库内的企业明显属于违法企业。
各类保护区对环境保护到底有多重要?从多年来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保护政策可见。然而,在国家对保护区进行高压严管严查的情况下,保护区环境违法事件依然层出不穷,说到底,是有些地方政府仍未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只算“经济账”, 未算“生态账”。眼下,保护区被“毁容”,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地政府没有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各级政府实在应该好好贯彻落实环保法和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加大各类保护区建设管理、治理修复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等方面做出努力和成效,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