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发布虽然来得比预想中早,比预想中猛烈残酷。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新政中“暂停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发放”、“分布式光伏规模受限”、“调低上网电价”等严苛的内容,让此前依赖补贴的光伏“一夜长大成人”。
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靠拢“断奶”后光伏如何强势反弹
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因落款时间为5月31日,又被业内称为“531新政”)以来,因降补贴、限规模力度超出预期,这一史上最严光伏新政持续发酵。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政的出台是光伏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对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严厉调控的背后,是光伏产业的高速无序发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规模超过51.7GW,同比增长接近54%,占据全球装机总量的半壁江山,累计装机达到130GW。随着近年来光伏建设规模持续超预期,尤其是2017年以来不受限的分布式光伏实现爆发式增长,对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造成了空前的压力。据财政部估算,截至2017年底,光伏发电补贴缺口达1000亿元,新疆、甘肃省区弃光率仍在17%以上。
“531新政”对控制光伏新建规模、降低补贴强度、资源配置市场化进行了安排。规模受限,普通地面电站指标首当其冲。目前来看,2018年国家能源局暂停下发地面光伏电站指标,今后将把领跑基地建设作为普通电站建设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方式。从“今后将把领跑基地建设作为普通电站建设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方式”可以发现,未来的普通光伏电站项目或许都会按照目前领跑者项目为蓝本来投资建设,简而言之,即普通电站项目领跑者化。
“531新政”下发后,光伏行业高速扩张将戛然而止。普通电站今年不再安排指标,而分布式光伏在一季度就已经完成装机量768.5万千瓦,余留的“带补贴”分布式指标已非常少。考虑今年分布式光伏已建情况,各地5月31日(含)前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纳入国家认可的规模管理范围,未纳入国家认可规模管理范围的项目,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
这也就意味着,新增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收益水平和建设规模,将极大程度的受到不同地方政策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河北、山东、江苏、河南在内的近10余个地方发布了类似通知。但业界分析普遍指出,“‘5.31新政’将会给光伏企业带来较大影响,预计2018年新增装机容量将下降一半。”控规模、降补贴俨然已成为2018年最关键的行业主题。
本次光伏政策重大调整的核心出发点还在于严控光伏补贴,并将新投运项目上网电价统一降低0.05元/千瓦时。I类、II类、III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5元、0.6元、0.7元(含税)。而时隔5个月再度下调标杆上网电价,打破了此前一年一调的惯例,意味着今后电价调整频次会加快。考虑到目前光伏度电成本、组件成本的下降速度,加之光伏业进入以“平价上网”为目标的冲刺阶段,电价下调和补贴退坡是存在空间的。
有业内专家分析,“531”新政后,中国光伏业将真正由政策回归市场,走向“成年”。从中期来看,新政的推出,意味着行业洗牌进程的加快和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平价上网到来的时间点有望超预期。其中技术先进、发展质量高、控成本能力强的企业,有望觅得发展机遇,专业分工“剩者为王”。而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在市场化交易后盈利将进一步提升,看好运营端,户用光伏系统蕴藏数千亿市场,终端渠道资源是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