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石材发展历史进程,多少品种在价格恶战中被贬值,又有多少石材品种无辜牺牲?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表象。产业链从上到下,弥漫着一股因价格乱象而起的悒郁情绪。
下游:消费者口碑之殇
近年来,石材行业根据转型升级需求,向家装市场靠拢的趋势愈加明显。
在营销模式上,石材人多数以瓷砖行业为参照,但在价格上却不自觉的向同属天然,至今仍是鱼龙混杂的珠宝市场对标。品质分级固然能体现商品的价值属性,可对于缺乏经验的“装修小白”们而言,又该如何趟石材家装这滩水?
消费者口碑相传,舆论的力量在熟人圈子里迅速扩散,被视为天生尤物的大理石正在终端市场遭遇“品质差”、“大板脆”、“护理难”、“石材辐射论”等负面诋毁,而它的操控者们却依旧沦陷于迷茫之中。
老话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连价格机制都不成熟的产业又该如何沉淀到终端市场?
中游:不按规矩出牌,因为没有规矩
2017年,众多在外石材人回流水头,相较于需要重资产投入的加工厂而言,这些“新人”们更青睐于点料即走的大板批发模式,也使得一度消沉的国外矿山再次迎来繁荣期。
▲一度消沉的国外矿山再次迎来繁荣期。
这一趋势,却让本已硝烟弥漫的石材价格战进入更为胶着的阶段。
以索菲特金为例,其因入门门槛和品种风险较低,成为许多大板批发新人的首选。此前,该品种的价格区间都在150-180元/平之间,近半年却频繁出现100-120元/平低价处理的信息,闻风而动的索菲特金持有者们也相继陷入是否要降价竞争的焦虑当中。
昊天石材总经理江志荣认为,100-120元的处理价格基本上处于亏本状态,“石材从国外矿山点料再运回国内需要一定的周期,真正做生意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份到12月份,期间需要占用一定的资金,成本摆在那里,低价处理的话只能是亏本。”
但不甩卖的话,等待这些大板批发商的只能是资金持续被耗损。“尽管这些刚回流的石材人只是选择索菲特金这个品种小试牛刀,但当他点回100万的货,过段时间还是没有销路,扣除成本之后,这单产品就开始贬值了。”华瑞石业总经理薛安德分析,清仓止损是造成石材人低价竞争的主要原因。
▲石材加工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
也有人选择“另辟蹊径”的将大板切薄,欧美国家对于石材1.8公分的厚度标准到了国内,在市场不良风气影响下,逐渐降为1.3-1.5,甚至1.2公分。
从价格到品质,缺乏行业规范的逐利者打了一手乱牌,将市场搅动得乌烟瘴气,更让部分终端消费者深受其扰。而它的上游,又是如何雾里看花?
上游:鹬蚌相争,渔翁发愁
作为索菲特金矿主,尽管该石材品种因价格战而营造出一种看似火爆的场面,但江志荣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更深的担忧:“索菲特金矿山很大,我不知道这个矿还可以开采多久,但我希望它的价格能够持续性的稳定下来,使索菲特金回到自己原有的地位。”
江志荣更希望能够以引导者的身份规范索菲特金的市场价格。与此同时,他感受更多的却是深深的乏力。
目前为止,大多数矿山都缺乏对客户的选择标准,蜂拥而上的石材人素质良莠不齐,竞争手段五花八门,矿主缺乏有效手段,无法完整控制产业链条,最终只能听之任之。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品种的成熟度。”从索菲特金面世之初,薛安德便持续关注着这个品种,并将其作为华瑞的主打单品,仅2017年便拥有48000吨的进口量。虽然看好索菲特金的油性、亮度和前景,但他还是认为“这个品种不够成熟。”
“像索菲特金、古典米黄、白玉兰这些门槛较低,颜色相近,可替代性强的品种,越多批发商涌入价格就越乱,反观西班牙米黄,尽管被巨头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但它的价格一直都是相对稳定的,原因不仅在于这个品种已经做了二十几年,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沉淀出核心批发商,在设计圈内的知名度也比较高,走向了成熟阶段。”此外,矿主需要知道怎么保护石材,理性选择经销商,“这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问题。”薛安德补充道。
▲从矿山源头严格控制石材价格和开采量。
鹬蚌相争,看似悠哉的矿主却不是最终获利的渔翁,反而长期被这胶着的价格战所扰。缺乏信用背书的石材产品,消费者并不知道该从何选择,普及率成了问题。而夹在中间的批发商和经销商们,成了价格战最大的始作俑者。
编后语
行业思维不固化,方能在创新中迎着潮水的方向前进,可一旦产品价格持续呈无序竞争趋势发展,那么市场的审判终将来临。采访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产业链上中下游对于石材价格规范的强烈需求,作为专业媒体,自知有责任与义务将他们的心声传播出去,毕竟:市场经济中,人人都是参与者。唯有行业健康发展,方能休戚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