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入2016年,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如同两颗耀眼的“双子星”,双双踏入了珠宝圈的舞台中央。在今年3月份的巴塞尔展上,俄罗斯合成钻石生产商NewDiamondTechnology(ND...
进入2016年,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如同两颗耀眼的“双子星”,双双踏入了珠宝圈的舞台中央。在今年3月份的巴塞尔展上,俄罗斯合成钻石生产商New Diamond Technology(NDT)展示的一颗5.03克拉、VS1净度、祖母绿切工的IIb型高温高压(HPHT)合成蓝钻,受到钻石界广泛关注。
4月5日,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颗10.1克拉、IF净度、号称拍卖史上最大的椭圆形鲜彩蓝钻,以2.4828亿港元(约3180万美元)成交,同样在珠宝圈引起巨大反响。
你方唱罢我登场。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先后在舆论上激起波澜,也意味着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的擂台戏在2016年悄然打响。
如何看待合成钻石的出现对天然钻石市场造成的冲击,天然钻石市场的营销策略是否会因为合成钻石技术的发展而做出改变,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钻石生态体系——是摆在每一个钻石从业者面前的问题。
4月22日,由广州钻石交易中心联合亚洲博闻举办的一场主题为“天然与合成·透视环球钻石行业状况”的研讨会在深圳国际珠宝玉石展览会上举办。在研讨会上,笼罩在合成钻石之上的迷雾被渐次拨开。
“搅局者”
2012年,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率先发现了一批未被披露的合成钻石。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NGTC实验室也陆续在送检的宝石首饰样品中,发现在配镶或群镶的天然钻石中掺杂有小颗粒HPHT合成钻石。
合成钻石目前有两种培育方式:高温高压(HPHT)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其成分、性质等与天然钻石并无差异。
据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首席研究员陆太进介绍,实验室培育钻石的技术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并在过去10年间实现了技术上质的飞跃,合成钻石主要应用于航空和军工上,最近几年才出现了宝石级别的合成钻石,并在品质和成本上达到了可市场化的水平。
随着钻石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合成钻石相较天然钻石的优势愈发明显。据了解,从1985年至1990年的五年间,Ib型合成钻石单晶的生长速率增长了275%,是过去15年的4倍多;从2005年至2015年的10年间,合成钻石的生长周期缩短了5倍,价格则下降了50%~70%。同时,利用二氧化碳以及碳酸镁等物质制造合成钻石的技术已经在学界取得突破,“毛发钻石”或“骨灰钻石”成为现实,合成钻石的生产材料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与合成钻石“如日中天”相比,天然钻石市场目前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戴比尔斯集团大中华区市场顾问副总裁林威雄表示,尽管近两年来受中国宏观经济影响,中国的钻石需求有所下降,但他预计从2019年开始,天然毛坯钻石产出将出现年均1%~2%的下滑,而钻石销量将出现每年3%~4%的上涨,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
“一方面,当前钻石矿越来越少,矿井越挖越深,钻石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以及中国、印度、巴西等国中产阶层的崛起,钻石的需求将有增无减。这些因素都将推动天然钻石价格的上涨。”林威雄说。
除了在价格体系上对天然钻石形成冲击,合成钻石的隐蔽性也给钻石市场增加了风险。按照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刘厚祥的计算,目前全球天然钻石的总重量大约为1.1513亿克拉,而截至2015年底,全球合成钻石的总重量超过70亿克拉,为天然钻石的69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合成钻石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两省,绝大部分出产HPHT(高温高压)合成钻石,每个月可生产单颗粒无色宝石级的合成钻石重量达16万克拉至20万克拉。
据刘厚祥介绍,由于合成钻石和天然钻石的流通渠道基本一致,70%~80%都会在印度进行加工切磨,然后流通至世界各地。但在具体运作中,一些印度大型钻石切磨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多将一些小钻的切磨委托给第三方小作坊进行,导致最终去向难以追踪。“这种从源头开始出现的货源不可靠问题,导致后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合成钻石混入的现象,比如钻石进出口交易、批发、镶嵌加工、零售等环节。”
积极应对
面对合成钻石的冲击,钻石界包括行业协会、质检机构、交易中心、生产商、零售商等虽然态度不尽相同,但都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
2013年11月,世界钻石中心联盟(WFDB)发布了一项官方警告:任何对于合成钻石有隐瞒和故意歪曲事实的行为,WFDB将会采取严肃的行动。而一些世界知名鉴定机构如GIA、IGI、HRD都开始给合成钻石提供分级服务,积极维护市场秩序。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每个业者的义务和责任。”广州钻石交易中心总经理梁伟章认为,由于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的差别无法通过肉眼和简单的设备进行辨别,必须借助专业珠宝鉴定机构的力量。“由于这一特性,我们在销售过程中需要确保渠道商以及消费者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同时还需要充分协助维护现有行业秩序,支持整个钻石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钻石行业领军企业戴比尔斯的代表,林伟雄充分相信钻石行业的自我调节能力。他认为,应该尊重消费者在购买钻石时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他表示,戴比尔斯会利用特有的“看货商”制度,增加与现有配货商的合作,同时向市场提供更多的专业排查设备,以及提供戴比尔斯的专属证书,“多方面来提升消费者信心。”
一个良好的监测机制是维系钻石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一直密切关注高温高压合成钻石的市场发展。刘厚祥表示,NGTC将按照“4D”流程来应对合成钻石冲击,即寻找差异、有效检测、明确标识和证书证签。同时,他希望钻石行业从供应、生产、零售、检验等所有环节形成完整的“保护链”,并建议相关企业在裸钻阶段主动进行产品属性检查。
对于未来钻石市场的展望,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宝玉石研究鉴定(评估)中心主任丘志力认为,未来市场将从当前的“天然钻石一统天下”变为“非常明确的天然钻石、模糊不清的钻石和真正的合成钻石三分天下”的局面。他认为,合成钻石的出现带来了钻石价值的重构。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都是美丽的化身,但功能有差异:前者是自然界的精华,优质而稀有,具有一定的投资属性;后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优异的高科技材料,主打装饰功能。“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会形成相互依存的格局,产业界竞合互动,边界逐渐清晰,最终在某个阶段达到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