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商:CIMT2009首次移师新馆 参展效果更好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09)在业界的热切祈盼中盛大开幕。令业界关注的是,展会开幕当天就吸引了上万名观众到场,馆内热烈的气氛与馆外27℃高温交相辉映,令与会者感受到了CIMT2009带来的热度与激情。
这是CIMT首次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展出,其规模达到了10万平方米,创下了历届之最,展商普遍反映本次展会空间大、期望值高。
美国哈挺公司的市场部陈经理说:“我们从1993年起连续参加CIMT,可以说哈挺一直是与CIMT相伴随成长的。但是,之前在老馆举办,由于参展商多,空间有限,哈挺还经常与其它竞争对手如DMG等争订座位。CIMT2007哈挺遗憾缺席,原因就是申请的展位面积不够。本届展会,哈挺申请了 216平方米的展览面积,比之以前减少了一半,只是想测试一下市场的反应。
据陈经理介绍,与历届CIMT不同的是,在本届展会开幕前三天,哈挺就与山西的一家国企签订3台展机,成交额达200万元人民币。陈经理表示,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据其介绍,在展会开幕的第一天,他们还举行一个签约仪式。”沈阳机床集团白部长介绍说:“由于本届展馆空间的扩展,让很多企业有机会参加CIMT,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他表示,就本届展会而言,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展品的多样化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这次展出的TK6926机床还有一部分没有安装,虽然展位达到800平方米,但仍显得拥挤,希望空间能够再扩大一些。”
而同样来自沈阳数控技术有限公司郭先生则对本次展位面积比较满意,他说:“与以前30-40平方米的展位相比,现在展位达到90平方米,是有了很大的改进。”
在调查采访中,多数参展商表示,金融危机对机床行业也产生了影响,目前的影响不大,但会有滞后效应。HURCO公司的董经理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2月机床市场出现疲软,但是到3月又开始回升,相信制造业应该会有更乐观的发展。
还有一些参展商认为,展会是一个联络老客户结识新客户的平台,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新客户。沈阳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的郭先生表示,上届展会接触的新客户约为30%,今年希望能接触更多新客户。
观众:CIMT2009规模空前 观展收获更大
尽管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背景上举办,CIMT2009依然精彩纷呈,亮点频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采购商和参观者,也有慕名而来寻找就业机会的年轻人,还有一直关注行业发展的老一辈机床人。
专业观众:冲着最先进的技术成果而来
来自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的尚卫锋先生谈到参加展会的心得时赞不绝口,连说:“感觉很好,开了眼界。”据他介绍,武汉重型不仅积极参展,还组团20多人前来观摩学习,了解当今全球机床行业的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他认为,今年参展的国际著名企业都各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其产品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如 DMG的各种高水平立、卧式加工中心,哈挺的数控车床、格里森的数据弧齿锥齿铣齿机、阿奇夏米尔的数控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等展品都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另外,他也很关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展品,认为国内机床工具企业用自主技术创新拉近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听说展会为了能让观众有针对性地学到自己急需的知识,主办方还组织了几十场有代表性企业的“技术讲座”,尚先生一行表示充满期待,因为他们就是“冲着最先进的技术成果而来。”
年轻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工作机会。”一家民营企业的5个小伙子风尘仆仆结伴而来。由于金融危机的蔓延,许多企业都在裁人。令他们也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决定乘着CIMT2009的东风,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听说展会云集了1200多家国内外制造企业,还有世界制造业排名前20名的知名企业悉数到场,他们很有些跃跃欲试。
同是年轻人,北京化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张金剑的心态就轻松多了,他是跟着叔叔一块来看展会的,因为学校配套开设了精工实习课程,他对现代数控技术很感兴趣,得知此次会展荟萃了千余台当今世界最新最先进的高速、精密、复合、高效、环保型现代数控装备,他抱着加深了解、增长见识的目的而来。
老一辈:改革开放30年,机床业发展日新月异
“发展速度太快了,日新月异。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机床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脱胎换骨,进入了高精尖时代。”在E1(东1馆)美国展馆前,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孙姓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一边参观一边赞叹。回忆计划经济时期全国一盘棋的机床业,老人不无感慨,当时我国机床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品种和规模都有严格规定和分工。如北京一机床只生产铣床、上海机床只生产磨床。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传统被打破,分工被取消,我国机床厂家已经远远跨越出原来专业厂的范畴,逐步改制成立股份公司。新世纪,随着我国大型机床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壮大,2003年大连机床集团首次进入世界机床生产企业排名,位列第23;2006年,大连机床集团晋升到第9位,沈阳机床排到第10位。关于我国机床业的历史与新貌,老人如数家珍。“我明天还要来,一次看不完,看不细致。”老人余兴未尽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