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方啸虎:五十年曲折人生路 四十载超硬奋斗史

关键词 方啸虎 , 超硬材料|2014-11-14 11:26:54|来源 中国超硬材料网
摘要 1963年合肥工大毕业,我被分配到冶金部北京地质研究所。那个时代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五十年来,工作地点从北京→桂林→杭州,工作性质从科研→生产&rarr...
  1963年合肥工大毕业,我被分配到冶金部北京地质研究所。那个时代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五十年来,工作地点从北京→桂林→杭州,工作性质从科研→生产→推广→育人。我一生的路既艰难又曲折,但还是挺过来了。正如老室主任李振潜在别人面前说的:“他是打不倒的老虎”。

  一、改变了我一生的工作变动

  1970年遇到分管地质科研的资深老专家康永孚老所长,他说:“啸虎,你工作有变动,室里会找你谈”。果然室主任、支部书记找我了:“你这几年干得不错,在新来的几百人中间我们选择后,让你来承担一项‘保密课题’!”,“是一个矿物相变工作,交待一下手上工作,立即到勘探室报到。”一席话说得我莫名其妙。我想矿物相变应该是岩矿工作,勘探室是搞钻探设备的,要我去干什么?

  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到勘探室主任李振潜、张智远,他们很热情,握住我双手:“欢迎你到我们室工作,是搞粗颗粒高品质金刚石”,“你马上准备出差去郑州、北京考察金刚石科研与工艺,回来自己研究”,室领导的话诚恳、亲切。

  正如后来李振潜说的:“他是搞岩矿的,最初来的任务是研究如何提高金刚石的质量和产量,以满足制作地质钻头的需要,而这一“转”竟然调转了他终身的科研方向。”

  二、痴迷的七十年代

  进入金刚石行业后,当在郑州磨料所参观学习时,听得最多的是:这是一门高压技术,我们探索十年才到现在的程度,很多东西不能变。

  我知道身上的担子极重,没有外援,只有靠自己。用了一周时间读会了油路、电路,并且边读边讲,培训了当时在磨料所学习的我所几位学员,让他们上了压机。当时磨料所卢飞雄、赵云良要去“洛拖”做试验,问我是否去?我讲希望能让我开压机,他们说没问题,我们就同行到了“洛拖”,上去开机,特别过瘾!没想到上午很正常,下午一开机就是一“炮”,吓得我手忙脚乱。刚学会的紧急停机“按扭”一下子找不到它在哪里,后来到电器商店看到一个很显眼的大盖帽红色开关,买回来一试,很好!再放炮就轻手一拍,准是它,后来推广到行业。以后我们下定决心,不得迷信,凡是都还要动脑子,还是要大胆的、科学的改!

  回到桂林第一个任务是自己安装压机,新车间哪里有行车?当时正赶上要“七•一”献礼,时间短、人手生、任务重!支两个三角架加两个千斤顶就是最好的“武装”!那时能列上献礼项目就从心眼里高兴。所、室领导还经常来送“温暖”—督战!想了不少土办法,不到一周压机装好,甚至调来所里最好的焊工焊油路系统,那种会战的场景总是历历在目。终于在1971年“七•一”前拿出金刚石,拿着一小瓶样品,由所领导左原带我到桂林市委、市政府献礼,是我们所从北京搬迁桂林的第一个报喜项目!同时发电报分别向冶金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报喜!因为这毕竟是冶金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颗闪闪发光的“人造金刚石”!

  1972年,金刚石组发展到20多人。我们把这种大胆探索的思维贯穿到整个团队中去。团队明确一点:要肯定成功的,否定失败的!要实践,更要学习,不懂就摸索着干,边干边学。这样我们就有了10个、20个,甚至更多的课题:腔体究竟多大压力?多少温度?究竟为什么要放炮?叶蜡石块什么样的好,能否攺进?触媒哪种好,如何优选?碳素哪种好,如何优选?腔体能否扩大,要做哪些攺进?合成金刚石强度如何才能提高?与天然金刚石有什么不同?我们团队一年就要完成很多课题,但是主要课题还是“粗颗粒-高强度”!当时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实测了腔体温度,标定了腔体压力;与长沙矿冶院合作了做了几十种触媒试验,优选了NiMnCo, 2#触媒、8#触媒等,NiMnCo成为当时市场主导产品;与自贡东新电碳厂合作,做了几十种碳素试验,选择了SK-2,后来发展了T64P,成为当时市场主导产品;为了解决合成不稳定问题,亲自到赵家台进行地质勘查,了解了天然叶蜡石不稳定的真实原因,提出了叶蜡石要粉压成型,与郑州磨料所合作,充分利用“矿产资源”还是“稳定工艺”都应该搞粉末块,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和方案。其大多数项目后来都得到行业的肯定并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

  这些工作对年轻人的自我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国内大多数金刚石厂都还在起步阶段,主要是以砂轮为主研发,而我们是搞钻探用的,当时1.8kgf的金刚石肯定不能推广!李振潜给我们的第一个指标性任务是:尽快把60-80#金刚石从1.8kgf提高到4-5kgf(当时称20,000kgf/cm2),以满足地质钻探发展金刚石钻进所急需。这时我们经常听到李振潜等传达上级直到中央领导周恩来、李先念、袁宝华等关于大力发展人造金刚石方面的指示、批复,这在当时就是给我们最大的动力。工人工程师杨春发经常对我讲“人定胜天”,这理念我认准了一辈子,我明白了金刚石质量是决定我们金刚石钻探成功与否的核心,是自我加压的原动力!

  在做了一些基础工作后,也已经有些体会了。经过一年的日日夜夜,终于完成了成熟的工艺,实现了4-5kgf毎年20,000ct的任务!初步满足了钻头试验所需。

  当时对行业影响较大的技术进步还有:

  1.在Φ230mm缸径小压机上扩大合成腔体

  在70年代初,国内曾括起一股‘大压机’风,磨料所6×5,000T、上砂6×3,500T、桂林所6×1,500T压机,均因顶锤质量不过关或因压机精度不够先后失败,这不是哪个人,哪个单位的事,是整个国力达不到。试图用更大压机来获得大腔体似乎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了,金刚石技术似乎停顿状态!桂林所的一批年轻人也同样受到了考验,多少个日日夜夜,在研究室进行计算,结果有了一丝构思。当时我们的合成压力都是在100Mpa左右,但铸锻所的说明书清楚的标定为150Mpa。为了了解他们的设计思路及安全系数,我带着一名好动脑子的成员开始了济南之行。陆乃琨、温效康等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他们亲自带我们去正在自动计数的压缸疲劳试验机房,我亲眼看到压缸压已经计到13万余次,工作压力是150Mpa,准备计数到15万次停下来。我是带着问题来的,看到他们的试压压力,我明白了压力还可以继续上!我们回到桂林,又重新计算压机各部位的安全系数,就是压到150Mpa时最小的安全系数还有1.7倍,所以拟将压机工作油压提高到140Mpa。决定加大顶锤端面尺寸、叶蜡石块尺寸、腔体尺寸、改变合成工艺参数等九项数值的设计,大胆进行了试验!

  正式开机那天,我突然高烧39.5℃,万事俱备,不能等!拿着棉被裹在身上。因为考虑到万一顶锤碎裂放炮,计算内能比小腔体大2-3倍,现在放炮像手榴弹,新的放炮将是个“小炸弹”!为了安全,进行了分工,出现万一,停电的、关水的,还从医务室借来担架,一一作好“战时”准备,压力逐步上升,到一定压力缷下观察,最后上到135Mpa,成功了!当很好的金刚石呈现面前,我们大家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第一次Φ15mm腔体获得成功!这样连续试验近半年,进行了多次攺进,在本所做的试验腔体达到Φ20mm腔体,向冶金部报喜!后来在国内推广到Φ15-18mm,这项成果发表在磨料所《人造金刚石》杂志上。

  2)聚晶合成“一把抓”

  单晶的起飞,给我们带来更多思考和遐想!聚晶怎么办?李振潜、吴棣华拿着天然黑金刚石要物理所、磨料所搞聚晶。于鸿昌搞了Ni-Si系列;沈主同搞了一次生长。我们去磨料所看时,单腔单粒;去物理所看时,有Ni丝、Ni管的。这些我们都试过,我们不能走老路,我们分析了其优缺点,把Ni-Si系列的Ni、Si比例调低,做了不少对比试验以提高磨耗比,还发展了Ni-Si-B、Ni-Si-Ti产品以提高耐热性,这些配方后来全国各家虽比例不同,但大同小异广泛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单腔多粒聚晶,我们在扩大腔体后还做单粒,总觉得腔体利用率太低。我们开始想多粒,但不知行不行?先做了2粒、3粒/单层试验,发现磨耗比几乎差不多。这时大家胆子就大了,先搞了个单层多粒,后来就搞单腔双层、三层,在毎单层又搞了同径聚晶和异径聚晶等不同形式的紧密排列形式。当时对外公布文章中有:单腔2.5×4mm×57粒;单腔4×4mm×21粒;单腔6×6mm×6粒等不同工艺。这项成果后发表在磨料所《人造金刚石》杂志上!

  为了把聚晶磨耗比由7-8万提到10万以上,1975年我们经所长批准动用了研究所同位素研究室的高温真空处理装置,这是国内首次采用真空处理合成聚晶粉料!

  当时国内还没有测试磨耗比的专用设备,1978年在本人提议下,磨料所与桂林金刚石总厂合作试制,磨料所派汪华荣、黄祥芬来桂林,试制成功型号为“JS71-A型磨耗比测定仪”。后列入1983年机械部标准JB3235-83中,填补了我国的空白。

  3)金刚石单晶突破10kgf

  1975年底,长沙矿冶院陈启武经过分析研究,确定了新的成分,派边平等两人带着新触媒到桂林所开展2#触媒的试验。开始在小腔体进行,效果不明显。那时我对大腔体合成能提高金刚石品质已经有了充分的认知,认为2#触媒是以提高强度为主的,要取得效果必须到大腔体中进行。边平马上打电话向启武汇报,启武一口答应用新方案试验,他们又回长沙作了新触媒准备,三天赶回桂林开始上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梳理后,又经过一次又一次艰辛的试验,在Φ15-16mm腔体中,第一次就报出10kgf强度的高品质金刚石的喜讯,后来的试验,平均抗压强度都在10kgf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2.5kgf。当时这样高的强度是非常振奋人心的!该项目1978年作为长沙矿冶院和桂林矿产院子项目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4)代表机械部宣讲金刚石工具优越性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全国金刚石总产量不足50万ct,但就这50万ct低品质金刚石居然就用不完,甚至出现过剩现象,实在无奈。这消息竟然传到了中央领导!当时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的李先念副总理对国务院信访办《简报》61期“关于上砂提出人造金刚石生产积压问题”批示:“为什么金刚石没有用途?是否没有推广?建议调查研讨,扩大使用范围”。

  1972年4月,机械部积极组织各部一起加强了推广应用工作,按六大行政区分为三大组:有东北/华北组,华东/中南组,西北/西南组。刘国定、崔雨及我等五人到了最艰苦的第三组。当时我的学历最高,又是北京来的一致要求我主讲。听课的都是各省3-5万人的大型企业总工或分管副厂长,这次宣讲作用很大,当时西部很多大厂领导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国产金刚石砂轮。那时金刚石砂轮比磨床还贵,所以大家不敢轻易用,而且保管很严,结果效果一般,宣讲帮大家找到了不少问题,解决思想顾虑。我们在西南/西北地区花了三个月,然后到磨料所三组汇总,上报机械部和国务院。

  三、拼搏的八十年代

  1)重新组建桂林金刚石总厂

  我在冶金部桂林地质研究所刚把一个机构组建得能科研,能生产时。1977年4月三部一局再次在桂林召开现场会,我组在这次会议上报告了“七个课题”的研究成果。这时我接到上级调令,要到桂林鲁山去筹建一个一点条件都没有的新厂。当时调令就是命令,不像现在可双向选择。一个几百人的厂当时年均利润只有0.5万元, 800亩地,一批自制陈旧设备,几栋参差不齐的破旧厂房,门前一条石子马路,车子一开,尘土飞扬,全厂仅一条水泥路通到炼钢车间。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交给我的是从各野外队调来的优秀高中生。厂长(离休干部)亲自任筹备组组长,我任副组长,那时没有一个技术上的助手,从金刚石、钻头、扩孔器生产的原材料→设备调试→使用→配方→工艺→产品检测→包装→出厂,哪个环节不到位,哪个地方就出问题。忙啊、累啊,一天下来,回家等饭吃的时候,就是我抓紧休息的时候。因为工人要倒班,晚上还必须抽时间到现场,检查工作,解决生产技术问题。

  搞金刚石和钻头、扩孔器这一大摊子,我到厂第一次就花了12,000元左右买烧杯、试剂、酸碱等,老书记找我去谈话,我们小厂花不起这个钱!我告诉他,这已经省得没法再省了!的确如果在研究所,每年有30多万可花,最后考核就是20000ct高品质金刚石,两者真正是天壤之别。我硬是扛着困难,一分钱当作两分钱用,克服重重困难,第一年的利润就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2)重担上肩,担任一把手

  在以后的几年里,我们的利润总能以20-30%的速度递增!1983年上级给我厂下达的利润指标是70万元,但到6月才完成27万元,眼看不可能完成全年任务,这时上级决定提前换厂班子。当时我正在北京出差,经进行民意测试,我以97%支持率让我从北京提前返桂。我本不想接厂长的任务,经工作组再三工作,并以党员‘必须服从组织决定’接下任务,进入到厂级领导班子,并且直接任一把手。压力之大超乎想象,在简单安排新的人事后,新班子认真分析形势,主要是市场没有控制好,我亲自带队走南闯北开拓市场,到10月大局已定,全年超额10%完成任务,上级给新班子颁发了“嘉奖令”。

  3)以法治厂 党政工“三加强”

  我担任厂长不到半年,单位由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攺为厂长负责制,这下厂长似乎权利大了很多。这时倪志福领导的全国总工会,提出“党、政、工”三加强,我就抓紧贯彻,一个班子人人有担子。我反复与大家统一思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我们坚持以集体领导使效益不断攀升,连续多年实现利润过百万!并且从一个吃“地质事业费”的单位,变成每年上交利润30%的“地质事业企业管理”的新型国企。由于利润的积累,增加压机等使生产能力逐年递增,成为当时全国十大金刚石生产厂,又是全国七大钻头生产厂!

  我们集体连续多年受到上级表彰, 1985年我被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部级)“先进工作者”!后来也两度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党政领导支持工会工作”先进个人。

  1986年本人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学科带头人”;1989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兴桂先进工作者”。1989年我厂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强企业”。自治区副主席李振潜握住我的手,亲自给我发奖状,并勉励我继续努力!也就在这年我厂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企业”。

  4)以优取胜 打出国威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到北京去探望中国地质学会探工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耿瑞伦得知中国地质大学长江金刚石钻头公司李大佛教授获美国某机构邀请,将赴美用国产金刚石制作的金刚石钻头进行台架试验。实际上就是验证(比赛)我国金刚石和电镀钻头是否能与他们的钻头嫓美。教授耿瑞伦所长告诉我:现在愁的是没有高品质的人造金刚石,时间很紧!我们当时已有批量的10kgf金刚石进入市场,“中国地大”又是我们的老客户。我答应可提供10kgf以上金刚石,回桂林后立即拿10,000ct金刚石选出1,000ct更优质金刚石在两天内派人送到地大李大佛教授手上。他们非常感谢,表示一定要把这次比赛打赢。果然一个多月后从彼岸传来好消息,我国钻头成功了。这次是我国以国产金刚石第一次在国外钻研比赛中打出了国威!

  5)承办会议 扩大企业影响

  在我们取得好的企业效益后,为了企业长期发展,除了狠抓内部管理、技术开发外,树立企业形象也极为重要。在88年和89年我们分别承办了中国硅酸盐学会晶体生长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晶体生长学术研讨会”,中国物理学会高压专业委员会“第五届高压物理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探矿工程研讨会”等高级别的学术会议。这些会议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晶体会有370人,国外专家近30人,厂里配备了英、俄、日翻译,扩大了影响,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同时也锻炼了人才。高压会开后,我还有幸被中国物理学会评为:“学会工作先进工作者”。

  在我鼎盛时期,上级曾数度让我到局里去,意即去任局级干部,为了心爱的金刚石事业,屡被我婉言谢绝!当桂林厂正在腾飞而起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人间风波改变了一切,我的事业生涯受到命运的再次作弄而发生了逆转……,在强大的世俗面前我只能选择离开,离开由我一手创建、倾注我又一个14年心血的桂林金刚石总厂。我离厂去杭州时有上百人在家门口为我送行!高兴的是时隔十年、廿年回到我老厂去,大家还没有忘记我,还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热情!

  四、创新的九十年代

  1)卧虎休整 蓄力待发

  真没想到我离任时,说让我搞技术当总工。结果近两年让我每天一张报纸、一杯茶,几乎无事可做。这时我与袁公昱合写的一本书就是此时完成的,定名为《人造金刚石合成与金刚石工具制造》,该书印刷了近万册,销售非常好,应是当时业内最畅销的书了。

  2)逢机东行 落户杭州

  1991年秋季,我为某单位提供的一份可行性分析报告落到了浙江省工艺品进出口集团公司领导层的手中,由董事长/总经理为首的五人到桂林找到我,介绍了集团公司的基本情况,那时他的胃口很大,问全国哪家金刚石厂最大,我告知:当时38台压机的厂家最大。他就告诉我:我们搞50台!正因为这样的承诺,我同意东行,到了杭州。根据集团公司发展的需要,我马上着手编写后来在行业流传的《金刚石合成工艺基础知识》,做到每个员工及领导人手一册,既起到宣传作用,又能很好的培训职工。职工培训工作迅速展开,当年投产,轰轰烈烈,很快取得优异成绩!

  来杭之后,马上让我把计划改为100台,在发展到31台后停下了。所以好景不长,只坚持生产了一年左右。由于四个项目投资方股东之间有矛盾,闹分家,90年代初全国最大的100台压机计划在我面前又泡汤了,我的美好愿景再次夭折。我真是想不通,人生之路为什么对我来说竟然如此之难,如此不公平!但是我已为金刚石已经奋斗二十多年,任何力量也无法扭转我为超硬行业继续奋斗的轨迹了!

  3)全面向社会 服务全行业

  自从杭州江南贸工集团不再上金刚石后,我重点抓了两项工作:

  a.为行业服务:广泛开展技术咨询。这段时间我北至吉林省长春市,南到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珠海市,东至山东省东营市、西至甘肃兰州市。在广大区间内为约几十个企业服务,这些年我基本放弃了制品,制品有原来的基础加上经常关注就可知道动向。重点是优质金刚石产品的开发,金刚石不同晶形、不同粒度的开发,顶锤节约措施,小压机挖潜,压机大型化的开发,有时也推广些立方氮化硼新工艺等。反正我想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社会,由于那时国内整体水平比较低,所以我做的工作比较得心应手,且能很快解决问题。

  举几个例子:如安徽全椒长江超硬材料集团公司,当时发展很快,我第一次去不到20台,再次去就是80台,已经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厂之一,但合成工艺相当落后,后来他们告诉我,再不去三个月内准倒闭。因为是救急,采取些强制措施,全厂几百人停工停产,留下40个骨干,先讲三天课,然后开机。当时他们的工艺水平是选完型最好的13kgf,我讲课时工艺要求把温度,特别是压力降下来。由于他们原来也接受过一些培训,所以我讲着讲着,一个骨干学员举手发言:方老师,按你说的我们今后压不出金刚石!我说:请坐下,这次我是带技术转让性质的,搞好了,公司要给钱;搞不好,分文不取,三天后开机看。第三天,同时开动两台,白天合成,晚上提纯,第一个样品出来结果,40/45、45/50、及50/60,三个粒度单颗粒平均抗压强度在筛选,但不选型的情况下,全部达17kgf以上,最高达17.8kgf。一个星期后全面恢复生产!

  中南厂邀请我去主要是搞优质产品工艺,到了之后贾厂长却让我给班子讲了三天课。之后要与我签约,我说你们起个草,我原则上没意见。于是一面指导工艺,一面设法降耗,连续几周轮换全员培训,并进行录像,因为他们的认真,我也不敢怠慢,每天都精心的备课,带去一个小梁,让他负责工艺与顶锤调整。这样我们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为中南厂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我非常肯定的一点是他们严格的管理坚持得相当好,能够按我的严要求去做,后来的精细化组装和工艺把他们推向特大型金刚石企业有直接关系!
在唐震年的积极推荐下,我来到昌北南昌森福金刚石有限公司,推广了相对平衡和相对低温低压新工艺,第一次出的结果是:40/45、45/50、50/60三个粒度号在保量的情况下保了质,筛后未选形,强度都在19-20kgf。昌北区熊书记高兴极了,开了个职工大会并聚餐,并亲自给我送上两万元现金!这时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正在为出版《超硬材料科学与技术》一书缺钱而发愁呢!

  b.举办高级培训班:我在山东办一期“超硬材料高级培训班”,参加人员为中小企业厂长(经理)或总工,每人学费仅1000元,食宿自理,我自己分文未取。在中国石油大学(东营)和山东超协院士蒋民华主任支持下,在王德新秘书长协助下,经“工业金刚石信息网”报名,很快有20多单位参加。讲课连实习半个月,经过严格考核,合格的由中国石油大学(东营)发给“结业证书”。跟踪随访,参加培训的单位当年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工业金刚石》杂志曾作报导。

  五、历史让我别停步

  1)宏晶返聘 坚持发展

  1998年末,单位通知我办退休手续,心里一阵“砰”跳,六十岁了?真没想到时间过得如此快,一眨眼六十个春秋就这样过去了!

  好的是离开了单位,很快能找到工作适应点。一年年总是有单位找上门。一次从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路过,知道我退休了,就盛情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工作。①他们的确缺乏人才,急需一个能给他们把关的人;②老伴也总说,都六十岁了,应该找个安定的地方。就这样同意了。他们专门装修了一套新房,把我们俩老接去,一住6-7年。

  在“宏晶”最主要的是做了三件事:①坚持了小压机挖潜:那时在Φ280-320mm压机上,我已经在不少地方推广Φ25mm腔体(国内当时多数为Φ23mm腔体),后来我们在Φ280-320mm压机上推广到Φ28mm腔体,进行了省级鉴定,获得好评,使小压机延长寿命5-8年。②坚持了压机大型化:在小压机挖潜的同时,我们并没有忘记跟上形势,同样也开展了Φ500mm压机的试验工作,开始预计要三年才能稳定,后来实际上一年多就稳定了,“宏晶”发展到了现在250台以上的大压机规模。③坚持粉末触媒新工艺:我在宏晶时,接受了“晶鑫磊”的邀请,免费担任了他们的高级顾问,经过几年的磨合,终于粉末触媒合成工艺己成为主流产品,确保“宏晶”在大浪淘沙中站住脚,至今长盛不衰!

  2)理论总结 出版专著

  为了把我的知识更多的传给别人,我努力出书。我出的书,最大特点在于:尽量把我成功的先进经验写进去,并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把我成熟的实践经验理论化,变成行业的共同财富。

  第一本书《人造金刚石合成与金刚石工具制造》。第二本是《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基础与标准》,化学工业出版社在1993出版。这本书是我到杭州后赶写的《人造金刚石基本知识》讲义基础上完稿的。后来重新审改讲义,并增加了烧结体、复合片微粉、CVD、立方氮化硼等新内容。同时增加了当时主要标准,脱稿付印。因为此时正好是金刚石企业大发展时,新书销量也挺好。

  1995年,当初60-70年代参加超硬材料与制品工作的老同志一一退休,应该说这批人手上都有不少的经验。不少友人建议我把大家组织起来,我发了近百封信件,得到近90%同仁的支持,这些人都列入编委会。我就结合各人特点,分别给定章节,没想到短短数月,来了一大箱稿件。结果自己原来稿件容不下,只得把自己那部分就基本以论文集形式先行出版,这就是《合成金刚石的研究与应用》,由地质出版社在1996年出版。

  “丛书”得到一批老专家、老院士给予的鼓励,他们提出的“实用为主,以我为主;总结经验、兼容并包;反映水平、倡导发展”,始终是我编撰的宗旨。开始我整整花了三个月,但因为工作量实在太大,才完成全稿不足1/5,不得不背着几十斤重的文字纸稿到了燕郊!找两个编辑部商量,如何把这沉甸甸的书稿变成专著,好在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一个编辑部负责一册,即《超硬材料科学与技术》(上册)、(下册),《超硬材料基础与标准》仍由我修订,全书140余万字由我一一定稿。时值1997年盛夏,气温总在41-42℃,我躲在燕郊“小招”的一间小屋里。此时得到冶金部探工所和燕郊金刚石厂的大力支持,整整住了四十多天,每天只能休息几小时。为了书稿,杭州—北京往返十二次。在两个杂志编辑部通力支持下终于完稿,1998年4月出版。

  最后两本((套))书是2003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超硬材料新技术与进展》(80万字)和2011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超硬材料与制品》(上册、下册)(共143万字)。两本书花去了我约十年的岁月,后者还得到我的学生博士后、博士和不少同仁的大力支持。

  近20年来以本人为主已完成人造金刚石、超硬材料及制品方面的专著共八部,约500万字。我想强调的是:我绝不是为写书而写书,一方面要有试验的支持,一方面要有理论的提升;同时,基本不搞从书本到书本。更愿意把自己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提出如“相对低温低压理论”、“相对平衡理论”、“碳与超硬材料”、“粉末触媒工艺新认识”、“燕尾式合成工艺”、“七大要素作用”、“组装设计十一要点”、“双峰值合成”、“压力台阶式合成工艺”、“优质高产统一观”“小机小锤小块大腔体”、“表面理论镀衣”、“大三角与小三角法”调整压机、“压机大型化瓶颈与展望”、“犂头式钻头”、“全断面钻灌钻头”、“附极电镀法”等等在我的专著中都有较详细的论述,不一一列举。它们都是本人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概括。这些书中还传达我认为先进的技术要领,我希望书中的观点、理论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也是我一生最大的快慰!

  我今年已七十五岁,曲折一生,奋斗一生。几次想停步,但总又停不下来!伴随超硬材料四十多年,感谢行业,感恩同仁!(本文节选自《中国超硬材料工业五十年》)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