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国家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之际,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进入这一领域“掘金”。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9月11日,林洋新能源副总经理王伟向《第一财经日...
在国家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之际,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进入这一领域“掘金”。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9月11日,林洋新能源副总经理王伟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近几个月里,林洋新能源不断寻求屋顶资源,并找了一些具备条件进行分布式电站投资的地方。“我们在三个月开工了一批分布式电站,大概6个项目,同时开工,另外经过几个月准备,还有大量电站储备,还要陆续开工。”他说。
林洋新能源成立于2004年,并于2006年12月2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10年被韩华集团收购,之后,公司更名为韩华新能源。今年5月前后,该公司决定,进入分布式电站投资领域,并立志成为中国东部最大的分布式发电站的运营商。
不过,在寻求电站开发及开工过程中,林洋新能源也遇到了“麻烦”。“想要进行分布式电站投资,就要找很多企业,还有商业屋顶,在它的屋顶上建立电站,问题就来了。”王伟说,有大屋顶的企业都是大企业,不在乎一年几十万元的租金,会不会漏水、下雨问题等都是对方关心的问题。
不仅如此,建电站遇到的“路条”问题、融资难问题等,都在考验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执行效果和前景。
不止一位企业高层认为,这些遇到的问题,可以说都是与政策有关。
“政策并非无懈可击”
如果从2004年算起,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历经三次波峰、两次波谷,目前在逐步回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装了3.3GW,预计今年将要达到13GW。
“前几年光伏存在大量过剩、恶性竞争、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企业资金链非常紧张的这些状况,现在正在逐步地好转,行业也逐步地恢复了信心。”航天机电总经理徐杰说。
这背后,离不开各项政策的强刺激。
去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管理办法,继续在光伏发电并网、补贴、金融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持,使光伏产业呈现着强势的复苏。就在最近,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光伏分布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分布式发电市场迎来了大好发展机遇。
在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司的新能源处处长董秀芬看来,包括中央、地方、企业和我们这些实体上游和下游企业,都围绕设计的政策在走,基本上还是比较稳定的。
数据显示,2013中国累计装机15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也得到增长,去年是整个分布式光伏在500万千瓦左右,前十位的省区市装机量为312万千瓦,占全部装机62%。
“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之后,光伏产业在去年开始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主要企业开始扭亏,经营状况得到改善,特别是去年中国光伏纠纷也实现了缓解。”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说。
任东明同时表示,从政策本身设计来说,不是无懈可击的。“不得不提的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现在尽管出台那么多的政策,但也有很多的问题。”
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在五六月份,国家能源局曾到各地调研,也约部分企业进行了座谈,基本摸清了主要问题,比如合适的场地难找、融资难,电网接入仍然有障碍等。
任东明认为,表现在政策层面上,是政策规划出台比较滞后,与相关规划协调性不足,主要是中央与地方规划、可再生能源规划和专业规划之间协调性不足;再就是补偿资金不足,虽然电价征收标准提高到1.5分,暂时缓解了补贴量不足,但这种不足状况,还可能继续困扰整个产业发展。“因为装机量还要扩大,补贴量还要扩大,所以如果不涨电费附加的话,还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也是政策本身面临的问题。”
目前,上海、江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市已经出台了在中央补贴的基础上又加价补贴分布式太阳能的政策,这对分布式光伏下一步发展,也是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这些政策,现在有些还没有到位。
路条乱象
来自光伏企业层面的感受,可能更加真切。
“我们是民营企业,不能跟央企、国企来抢西部大型电站的‘路条’,想要大规模建设,现在确实有难度。”王伟说。
据介绍,林洋新能源资金比较充裕,不仅负债率低,还有充分的各大银行授信,但并没有“路条”。 “有很多民企不断地在找我们进行合作。打比方说,你手上有路条,我有资金,看看双方怎么建设。”
在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看来,让拿“路条”的企业跟有技术有钱的企业合作,就像二道贩子倒买倒卖,无形中项目成本肯定要增加,“的确现在有些政策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调整、细化”。
王伟表示,以前政府发“路条”是两年有效期,在这两年里,倒卖几道都可以倒卖出来。他建议,路条要在有效的时间之内发放和有序发放,“不要说两年建设,必须三个月之内开工,半年之内、六个月之内做不完,这个路条就取消了”。
“像100兆瓦的电站,现在5个月就能干完了,给6个月时间开工建设应该没有问题。但很多人把路条囤积在手上,想做的人做不了,国家以为电站建设好了,指标已经完成了,其实路条在口袋里,不一定能建设出来。”王伟说。
按照中节能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华斌所述,实际情形可能更加严峻。
他表示,现在买卖电站的事情很多,不仅拿到路条的可以卖,拿到核准的也可以卖,建了一半可以卖,建完了也可以卖,这些都导致很多电站不负责任地建设,建完以后就卖了。“去年我一个朋友买了电站,后来弄得发电效益上不来,其他的老得去检修,对企业造成很多困难。”他说。
在他看来,国家的政策出得比较快、比较好,市场也活跃起来,很多之前没有进入太阳能电站投资领域的,现在进来了,“大家可能都看这碗饭比较好端,都去抢,市场上争路条的多了,这样肯定会有他不去投资,而仅仅找批文这种现象,肯定会有”。
曹华斌建议,今年能不能完成国家下达的指标,不管批给哪个公司,可以限定多长时间必须建完,建不完收回给别的企业去做,各个省份都可以考虑这样操作方式。
中国水利水电顾问集团公司咨询师谢宏文的担心是,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分布式光伏促进政策,分布式光伏可能会出现一个小高潮,“这里面有没有为了完成指标,为了上项目而上项目的这些现象存在,可能现在都装上了,但后面20年的运行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中国光伏协会提供的一份检测机构统计显示,在现场检测了11个大型地面电站,运行一年期组件当中,考虑一些不确定因素之后,发现51%的组件衰减在5%到10%之间,其中大约30%的组件功率衰减超过10%,8%的衰减超过了20%,质量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资金难题
对于更多企业来说,最大的困扰无疑是资金问题。
近两年来,光伏行业虽然在回升,但整个生态仍然非常艰难,集中的表现就是企业很难收到钱,没钱便不敢发货。
“今年我们做EPC,很多企业希望从事EPC,第一个判断这是风险问题,如果没有融资做好,做EPC压力会非常大。”徐杰说,包括组件销售,整个产业链都是在缺钱。
“钱在哪儿呢?在银行里面,在金融企业里面,问题是,他们是不是愿意把钱拿出来支持这个行业?”一位参会企业人士如是告诉本报记者。
中国光伏协会秘书长王勃华透露,最近,20家左右的光伏企业和部分金融保险系统进行过一次座谈会。其间,金融系统对光伏产业投资提出了若干的疑虑,包括对“双反”问题的未来走向会怎样、作为金融系统怎样去区分单纯性扩产和技术改造升级等问题。
王勃华说,现在银行仍普遍把光伏发电和光伏制造混为一谈,认为2012年发生的光伏制造的困难、贷款还不了,“他们认为光伏发电和这个差不多,都是严格发放贷款、限制贷款,而且提高利率”。
表现在实际操作层面,银行、投资机构、基金等各大机构目前对于分布式融资、收益回报均持一个疑问态度。王伟给出的数据显示,到今年为止,国开行仅给两个企业做过融资,一个企业也就是几十兆瓦的量,而全国各地已经做了将近1GW的分布式电站。“还有将近1GW电站融资从何而来,这是分布式电站推广又一个难题。”
徐杰认为,很多融资,太阳能得不到贷款,不是银行的事,而是政策跟企业的事情。“国家补贴什么时候到位,很多银行都问我们这个问题,现在补贴肯定会给,对于企业来说什么时候给更关键,可能晚了就撑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