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四川大学在制定的《四川大学(理工医)科技跨越行动计划》中,将“社会服务工程”列为重点工程,确立了“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重点布局,辐射全国”的产学研合作战略...
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四川大学在制定的《四川大学(理工医)科技跨越行动计划》中,将“社会服务工程”列为重点工程,确立了“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重点布局,辐射全国”的产学研合作战略思路。
2012年6月,创办于1888年的戴·比尔斯公司派出一支技术团队前往成都。为了目睹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博导贺端威领衔的超硬复合材料研发,这家诞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主宰了全球近4成钻石开采与贸易的跨国公司,付出的“代价”是10天里每天支付5000美元,而且还有极为苛刻的附加条件!
根据贺端威的预算,这项生长于成都本土、在国内还属“年轻”的技术,未来10年,将形成年产值逾100亿元的产业链。
高性能复合钻齿 目前主要依靠进口
吸引戴·比尔斯公司前来“取经”的贺端威,今年45岁。1995年从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获得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学位。此后的数年间,他穿梭于世界各国从事科学研究。2006年,贺端威作为四川大学引进人才,担任该校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教授,继续从事他数年来一直不曾放手的超硬复合材料研发。
贺端威关注的“超硬复合材料”到底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开采地下石油的钻齿的制作材料。目前,我国的高性能复合钻齿主要依靠进口。“硬质合金的钻齿虽然便宜,但是探测能力只有几十到几百米”,然而被贺端威称为“工业牙齿”的多晶金刚石(pdc)复合钻齿,探测能力却可深入到地下3000米!据他透露,目前这种材质的钻齿,进口每个需2000元,而40至50个同样的钻齿,才得以组成一个完整的钻头,进行地下掘进工作。
建联合研发中心 带动蓉企快速发展
根据贺端威的了解,成都及周边石油钻头厂约30个,每年对于pdc钻齿的需求就超过10亿个,全球则超过200亿个。针对国内外市场的迫切需要,近5年来,川大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高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投入近2000万元,建立了一个到达国际先进水平的、油气钻探用高性能pdc复合钻齿的研发平台与性能测试平台。
2010年,贺端威所在的实验室与成都比拓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建立联合研发中心,为其提供高标准的技术支撑,“目前,这家公司的年产值达到了千万元。”贺端威说。根据他的估算,这项技术的研发,可带动成都及周边油气钻头企业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油气钻探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10年形成年产值逾100亿元的产业链。
目前,已有国内上市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与贺端威合作,展开pdc钻齿的批量化试生产,在耐磨性、抗冲击性、热稳定性等关键性指标上,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同类高端产品,并在川东、青海等地区进行了油气深井钻探试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跨国公司测试 学生被高薪聘用
2008年,贺端威的研究技术受到了美国斯伦贝谢公司的关注。据了解,这家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拥有百年的发展历史。
有趣的是,2004年至2006年,贺端威也曾在该公司研发部担任过研究员,主要从事钻探用pdc复合钻齿研发。后来,受母校的邀请,他还是选择了回国。“我们有技术实力,有人才和研究环境,当然也能研究出与国际水平媲美的超硬复合材料。”贺端威说,pdc复合钻齿的原材料虽是金刚石和粘结剂,但成败却完全取决于核心技术。
斯伦贝谢公司当年来蓉找他,证明了他回国后的成功。最终,由他的实验室研制的pdc复合钻齿,通过了这家公司的测试。他指导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也被该公司聘用,年薪9.5万美元。近五年来,他已承担各类项目20余项,合计经费近2000万元,拥有国内外专利10项,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开发的超硬复合材料产品年产值已过亿元。